第43章 聊斋小翠
作者:依云在青天
宁国府,天香楼。
夜色渐深,烛火摇曳。
夜色如墨,红烛摇曳。贾蓉坐在床沿,眼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看着榻上云鬓散乱、面带潮红的秦可卿。
自得了贾琮那三本房中秘术,他便视若珍宝,日夜参悟,今日终是寻了个机会,想要一试究竟。
“夫君~夜深了,怎的还不歇息?”秦可卿柔声问道,语调一如既往的温婉。
贾蓉凑近,握住她的手,眼中带着一丝异样的灼热:“卿卿,今日……我们试试新的花样?”
他按照秘法口诀,暗运气息,试图在敦伦之际引导那丝若有若无的灵机。
秦可卿初时不明所以,只觉丈夫今日格外不同,“叙绸缪”“曝鳃鱼”“蚕缠绵”“玄溟鹏”“吟猿抱树”“猫鼠同穴”“三春驴”“三秋狗”等等高难度动作层出不穷,直让人眼花撩乱,接着便沉迷其中。
然而,随着贾蓉法门的施展,秦可卿体内,那属于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亲妹——兼美仙子的一缕仙魂,却因这凡俗情欲与特殊法门的双重刺激,悄然泛起一丝涟漪。
她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对,分魂与本体之间紧密的联系让她眼前不时闪过种种旖旎的画面。
当即便想接管身体一查究竟,然而当她谨慎地以神念扫过身体周围的情况时,饶是以她千百年的修为也差点破了心境,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贾琮……好个无赖手段!”
兼美心中恼怒,差点咬碎满口银牙!
但随即想到对方如今隐隐透出的正一道统背景,以及那日显露的惊人修为,她又强压下怒火。
直接干预凡间因果,尤其对方又是道门正统,并非明智之举。
只能挥手封闭灵台感应,暂时不再理会分魂那边传来的驳杂信息,眼不见心不烦。
荣国府,贾琮院落。
清晨的静坐修习仍在继续。
“气沉丹田,意守玄关,引气随心,周流不息……”
贾琮的声音清朗平和,在院中回荡。
看着眼前的众姊妹,贾琮心中颇为满意。
或许是因为这些人本就气运不凡,她们在基础的吐纳凝神上,进境远超常人。
黛玉的灵光愈发活跃,宝钗的气息更加沉稳,迎春周身星辉流转,探春已能顺畅引气,便是年纪最小的惜春,也坐得安稳,隐有法度。
“今日,我便为你们讲解周天搬运之法。”
贾琮开始传授更深层次的法门:“此法需心神合一,意到气到,切忌心浮气躁,一步一印,方得始终。”
角落里的平儿、鸳鸯等人也听得认真,因为许久没有感受到真气种子,她们当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选择“走捷径”——忍着女儿家的羞耻,让贾琮手拂自己的下丹田,寻求气感了。
恰在此时,一阵略显张扬的脚步声传来。
“哟,琮兄弟又在这儿讲经呢?”
人未到,声先至,正是在外面的烟花柳巷鬼混了一夜方回来的薛蟠。
他一身锦衣,脸上带着几分宿醉的慵懒,以及胭脂红。
晃晃悠悠地走进来,看到这满院子打坐的景象,撇了撇嘴:
“神神叨叨的,有什么意思?不如跟我去喝两杯!”
“哥哥!”宝钗眉头微蹙,起身走到薛蟠身边,低声道:
“琮兄弟教导妹妹们修身养性、打坐修道,是正经事,休得胡言。”
她不动声色地拉了拉薛蟠的袖子,又给了个凌厉的颜色,示意他噤声。
薛蟠对这个妹妹还是有几分忌惮的,嘟囔了两句,便不再多言,自顾自找地方坐下,眼神却在众姊妹身上滴溜溜地转。
静坐结束后,众人散去。
宝钗却留了下来,走到贾琮近前。
“琮兄弟。”
她轻声道,脸上带着几分忧色。
“小妹有一事请教。”
“宝姐姐但说无妨。”贾琮示意她坐下。
“修行与世俗人情,该如何平衡?”
宝钗秀眉微蹙:
“家兄性情顽劣,此次虽侥幸脱罪,但长此以往,恐再生事端,连累家族。
小妹心中……实难安宁。”
看自己哥哥这个样子,日后恐怕很难挑起薛家复兴的重担。
若自己未踏入修行,还能嫁个权贵人家设法扶持,可自己既已踏入道途,总不能日后闭关入定之前还得留着三份心思,防止家族覆灭吧?
贾琮看着她,沉吟片刻:
“修行非是绝情断欲,而是明心见性,看透世情而不为所困。
至于外事,人力有时而穷,尽心尽力,求个无愧于心便好。”
他话锋一转:
“令兄之事,非一朝一夕可改。宝姐姐若有余力,不妨试着在家族中挑选贤才、以为扶持。
待日后薛兄有所长进,再行还政犹未晚也。
彼时只要你道途顺遂,谁能主持薛家,不过是你一言而决之事。”
“一言而决么?”
宝钗若有所思。
二人这般靠近低语,落在不落在不远处的黛玉眼中,那小醋坛子立时便有些不快,轻轻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再看他们。
迎春和探春对视一眼,脸上都带着促狭的笑意,互相使了个眼色。
惜春年纪小,还不懂这些,只是好奇地看着。
院角的平儿、袭人等丫鬟更是忍不住,聚在一起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脸上满是看热闹的神情。
宝钗何等聪慧,察觉到周围的目光,脸上顿时飞起一抹红霞,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头。
贾琮对此倒是浑不在意,他心思通透,自然明白这些小女儿情态,只在心中暗笑一声:这些古代的小丫头,怎的这般早熟,小小年纪就学会拈风吃醋了?
宝钗的忧虑转瞬被他放到一边,转而思索起另一件事——王太常家的那阵妖风。
龙虎山的入门要求“行一善举,显一道行”,这或许就是个现成的机会。
待宝钗略显羞赧地告辞后,旺财无声无息地落在贾琮肩头,“咕咕”两声。
同时,两道模糊的身影在角落显现,正是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
“道友,查到了。”茫茫大士上前一步,压低声音:
“那王太常家中之事,果然有些蹊跷。”
贾琮示意他们到僻静处说话。
“依照道友吩咐,我二人并这鹰儿连日探查”
渺渺真人接口道:
“发现那王太常之子王元丰,确实天生痴傻。
而那新妇小翠,并非凡人,乃是一只修行有成的灵狐之女。
当年王太常曾于山中救下其母,此番是那灵狐遣女儿前来,嫁与王元丰,一为报恩,二为给王家延续香火。”
“果然是她。”
贾琮闻言,摸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灵狐报恩,痴儿娇妻……这不正是《聊斋》中《小翠》那段故事吗?
后面似乎还有个觊觎夜明珠的蛇妖化身皇妃,引来了雷神追讨。
“有意思……”贾琮嘴角微翘:
“看来这善举,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
宁国府,丹房。
经过几日的反复思量,贾敬终于下定决心。
将一摞整理好的医书典籍放到贾琮面前:
“琮哥儿,大伯想了几日,觉得你说的有理。
枯坐炼丹,终是外求,不如将这些先人智慧整理出来,流传后世,既是功德,亦不负我胸中这点墨水。”。”
“大伯能想通此节,实乃贾氏之幸,亦是苍生之福。”贾琮欣慰道。
“只是我那些医卜星相之术,杂而不精。”
贾敬有些犹豫:
“倒是家中藏有不少前人医典,颇有价值。还有你之前给我的那本……叫什么‘赤脚医生手册’?里面许多法子闻所未闻,却似乎颇为实用,不知是何来历?”
贾琮笑道:“那是我偶然得之,其中理念或与传统医理不同,但胜在简便有效,大伯若感兴趣,不妨一并研究,取其精华。”
说做便做,贾敬当即便命人将家藏的各类医书、丹经、杂术典籍尽数搬出,开始着手整理。
尤其是那本“赤脚医生手册”里的许多现代医学急救和卫生知识,更是让这位老翰林惊叹连连,直呼“奇思妙想”。
贾琮见他入迷,便不再打扰,随手一道法力,保证他身体康健的同时,灵台清明。
再次转身前往清虚观。
“张道长。”
贾琮将探查结果告知张清虚:
“城南王太常家之事,已基本明了。乃是灵狐报恩,其子痴傻,新妇小翠确为狐女。此事虽是异类,却系善缘。
然其府邸附近,尚有不明妖气潜伏,恐日后生变。”
张清虚听得面色凝重:“狐女报恩,倒也罢了。只是尚有妖邪窥伺,不得不防。”
“晚辈想,龙虎山祖坛既有‘行一善举,显一道行’之命”
贾琮顺势提出:
“不若就以此事为契机。
晚辈愿往王府一行,探明究竟,若有妖邪作祟,便出手降服,既全了善举,亦可显我道门手段,不知张道长以为如何?”
“道友慈悲心肠,贫道佩服。”
张清虚点头赞同:“斩妖除魔、护生卫道,本就是我辈中人应尽之事。
如此一来,也合了祖坛之意。只是那潜藏妖物底细未明,道友此去,还需万分小心。”
“晚辈省得。”
涉及到贾琮的考功,张道人这个引荐人倒是不好过多参与进去,只能看他自行发挥。
“以小友的道行,当没有什么意外才是!”
望着贾琮远去的背影,张清虚微微点头,抚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