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道行境界

作者:依云在青天
    贾琮入清虚观静室落座,直面张清虚。
    静室外,清风与明月两个小道士正收拾供桌,耳朵却竖着。
    “不瞒前辈,晚辈今日到来,并非请教,而是有事相求。”
    贾琮稽首,言语直接。
    张清虚精神微振,看了看门外,示意清风与明月退得更远些。
    明月撇了撇嘴,压低声音对清风道:“师父怎地推脱起来?这贾家三爷难道有什么不妥?”
    清风毕竟年长持重摇了摇头,没说话,顺带示意明月搭手跟自己一起将桌上的供果、香炉撤下,重新布置。
    张清虚见二人退远,这才转向贾琮:“小友但说无妨。”
    “小可一心向道,奈何师门无路,犹如散叶浮萍。”
    贾琮语气恭敬:“今日斗胆,略微得了些进益。恳请道长慈悲援手,代为引荐,晚辈欲行传度受篆之礼,正式引入正一门下!”
    张清虚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带着几分看晚辈不懂事的宽和:
    “小友向道之心可嘉。只是这传度与受篆,却并非一事。
    传度者,乃拜师入门,引入道途之始。
    受篆者,需考察功行,授予法职,乃道门中坚方可承之重任。
    两者天差地别,小友年纪尚轻,怎可混为一谈?
    莫急,莫急,修行之路,一步一个脚印方为正道。”
    他以为贾琮是将两者搞混了。
    贾琮看他神色,将他心中想法猜了个大概,也不辩解。
    只是端坐如山,心念微动,将自己经过祖师赐福一身近乎凝成实质的仙灵之气,极其微弱地向外释放了一缕。
    静室之内,空气似乎滞涩了一瞬。桌上茶杯里的水面,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壁上悬挂的拂尘,无风自动,几根丝绦微微飘起。
    张清虚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他眼中那份长辈看晚辈的宽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体前倾,双目圆睁,失声:“这……这是金丹圆满,仙基成就?!小友你……你这修为?!”
    龙虎山千年传承,他张清虚独当一面,被派来神京城驻守,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眼前这少年......
    那股飘飘乎欲仙,闻之几能延寿的庆灵之气,绝非此世能有。
    即便是自家后山那几位老祖身上,也不过凝练出一丝,就这都是即将位列仙班,祖师跟前有名的存在了。
    这少年......
    震惊过后,张清虚迅速迫使自己冷静。
    他重新坐下,但身体依旧紧绷。
    结合贾琮刚才的请求——传度、受篆,再联想到此界灵气衰微、飞升路断的现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电光火石般闪过:
    莫非此子是天纵奇才,自行修炼到了极高境界,却因无门无派,苦于无法沟通上界祖师,这才想借龙虎山正一教的法脉与威名,为自己寻一条通天之路?
    想到此处,张清虚看向贾琮的眼神彻底变了。
    不再是看一个富贵公子,也不再是看一个普通后辈,而是看一个……身负绝顶资质、却可能被此界天地所困的“同道”。
    “道...道友……恕贫道方才失言。”
    “你……你修的何家经典?持的哪派戒律?皈依的哪座法坛?”
    张清虚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声音都有些变调。
    贾琮面上依旧平静,仿佛刚才显露气息的并非自己。
    “说来惭愧,晚辈并无明确师承。
    起初看了道长所赠那两本经书,不得其门而入。
    后来无法,便将坊间能寻到的正一道《度人经》、《玉枢经》、《黄庭经》、《阴符经》、《道德经》这五大经,以及《正一法文》、《太平经》、《三皇文》、《灵宝经》、《上清经》、《洞神经》等三洞四辅十二部真经,都找来囫囵吞枣般背诵了一遍,依旧不得感应。”
    张清虚眼皮跳了一下,背……背诵了一遍?三洞四辅十二部?那浩如烟海…… “
    “无奈之下”
    贾琮继续“老实”说道:
    “晚辈又寻了些全真教的典籍,如《周易参同契》、《悟真篇》、《金丹四百字》、《云笈七签》之类,想着触类旁通,耗时三年,日夜不敢懈怠带,这才勉强也记下了。
    这才隐约感应到一丝灵气,后面修行起来,倒也顺畅,先是小周天继而大周天,水到渠成一般。”
    张清虚:“……”他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了。
    正一全真,法理南辕北辙,这般混杂修习,寻常人早就走火入魔、神魂崩散了,他居然……水到渠成?
    还不小心都记下了?
    “至于护身法门,”贾琮补充,“不过是些九字真言、金光神咒、净心神咒之类的基础符咒,用以清心定神。另外,晚辈对雷法颇感兴趣,曾于《神霄雷法玉枢宝经》、《太上洞渊酆都秘法》中自行揣摩了些皮毛,不成体系,让道长见笑了。”
    张清虚彻底麻木了。
    这算什么?
    全真入门,正一背书,还兼修神霄雷火、北帝酆都的法门吗?
    光是这几派混修,就足以让各派祖师降下神罚清理门户了!
    可偏偏眼前这个小子,不仅修了,还修成了这般几乎前无来者的境地!
    张清虚脑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
    要么,此子来历惊天,乃上界某个大能转世,与各派祖师都有交情,故而网开一面。
    要么,这家伙的前世,是个类似于“九世善人”这样的天道宠儿,福缘逆天,如此便可以解释,为何诸天神祇都乐意卖他这个面子。
    短暂的麻木之后,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涌上张清虚心头!
    无论是以上哪种,这都是个宝贝疙瘩!
    妖孽!真正的妖孽!如此人物,年纪轻轻便有此等近乎“陆地神仙”的境界,来日飞升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之事!
    尤其是在如今北方正一势微,全真独大的格局下,若得此麒麟儿入门,何愁将来北方正一不兴?
    此事若报与总坛知晓,怕是当代天师都要亲自下龙虎山来迎!
    弄不好眼前这位,就是龙虎山日后的中兴之祖!
    “咳咳”
    张清虚强压下激动,恢复了几分道貌岸然:
    “小友天资绝世,实乃我道门之幸!贫道方才失态了。”
    他定了定神,决定按规矩来,至少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嘛,别回头让人家觉得我正一道统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平白的轻视了几分:
    “虽说小友修为已然极高,但传度受篆乃祖师规矩,贫道还需考校一番经义。”
    他随口问了几个《度人经》、《道德经》中的精要,贾琮自然对答如流,甚至还能引申出几分独到见解。
    张清虚满意点头,随即问道:“以小友如今的修为,不知已至何等境界?”
    贾琮略显疑惑:
    “小子从典籍之中得来,世间修行无不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三境,最终丹成圆满,破碎虚空而已。
    难道此间另有划分?”
    张清虚眼角又抽搐了一下,这都是哪门子的老黄历了。
    耐着性子给他解释:
    “小友所言乃是大道至理。
    然此方世界灵气衰微,前人为了便于我等修士按部就班,衡量进境,故将修行之路细分为: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返虚、渡劫七境。
    以贫道观之,小友神魂凝练,内息渊深,怕是已站在‘渡劫飞升’的顶峰,距离那传说中的登天之境,亦只是一步之遥了!”
    贾琮这才恍然,对自身实力和此界修行体系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原来自己已是此界顶尖战力之一。
    “至于受篆”
    张清虚继续道:
    “除修为外,还需考察功德。
    小友年纪尚轻,想来平日也无暇积累。
    日后还需多行善举,济世度人,积累人道功德。
    此为阴德,于修行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随口提了一句:“当然,若能有助益天地圆满、造福苍生之举,获得那天道功德,自是更好,只是此等大功德,非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轻易企及。”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贾琮心中猛地一动。
    天道功德! 警幻仙姑她们所谋划的,不正是借金钗灵慧、宝玉气运为引,行“补天”之事,以图获取天道功德,重开天路吗?
    若是自己……能抢先一步,或者另辟蹊径,获取足够的天道功德呢?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生根。
    张清虚郑重道:
    “小友,以你如今的修为境界,加之荣国府的家世背景,这传度、受篆之事,已远非贫道所能做主。
    此事体大,贫道必须即刻修书,以千里符音上报龙虎山祖坛,将详情禀明当代天师,由天师他老人家亲自定夺!”
    贾琮点头:“理应如此,有劳道长。”
    “若祖坛允准”
    张清虚掐指估算了两下:
    “依贫道看,最合适的日期,莫过于今岁冬至。
    那日乃元始天尊圣诞,正宜举办大法会。
    届时,贫道当广邀京中同道观礼,昭告天下,正式将小友这般‘准仙人’引入我正一门墙!
    小友且先回府,安心等待,沐浴斋戒,静候佳音便是。算来,大约月余时间。”
    “如此,便有劳道长了。”
    贾琮起身,再次稽首。
    一方有求,一方更是恨不得把这事当场定下,事情很快谈妥,两人又在这静室聊了些跟修行法门有关的话题。
    大多是贾琮在说,张道人在听,互有印证。
    约摸到了午间饭点,清风明月两位道童过来请示是否留客。
    二人这才收了谈性,贾琮主动起身,拒绝对方留饭,推脱自己年幼,家中长辈不放心自己长时间外出。
    又把老张闹了个无语,心说你都这般修为了,这天下何处去不得,谁能为难得了你啊。
    但到底没有强留,硬是拉着贾琮的手把人送到了门外。
    “道友慢走、道友有时间常来啊!”
    那殷切的模样,让一直跟在他身边服侍大的两位道童差点惊掉了下巴。
    送别贾琮,顶着徒弟异样眼光回到静室的张道人,见四下无人。
    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在原地来回踱步,须发微颤,口中喃喃:
    “天佑我正一!天佑我正一啊!清风!清风!速速取我天师符印,备最好的符纸朱砂!贫道要立刻发符!禀告天师!立刻!”
    门外的清风和明月听到师父这般近乎失态的呼喊,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和不解。
    师父今日是怎么了?那位贾家三爷,究竟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回荣国府的马车上,宝儿坐在前头的车架上跟车把式并排,探头看看两边商铺,又看看车内坐如钟摆的贾琮,脸上带着好奇。
    “三爷,此行可算圆满?”
    宝儿问道,自己跟三爷一般年纪,可总也学不来三爷这般沉稳。
    贾琮回过神,看了看宝儿,先是摇头接着点头:“算是成了一半吧。有些事清虚道长本也做不了主,还得等他请示过后再看。”
    旺财趴在车厢上方,炯炯有神的两只眼睛四处观望,自它得了贾琮亲口承诺封它为“门中护法”以来,便时刻帮助贾琮警惕四周,十分尽职尽责。
    闻言也“咕”了一声,好似在说:“人类就是麻烦。成便是成,不成便是不成,这个人能做主,那个人又做不了主的,当真好事多磨。”
    这小东西原本心里想的是,若是自家主子与道门有了联系,说不得它旺财日后也能混个道门护法、玄门道兵的编制。
    “正事有什么好谈的。”
    宝儿撇嘴:“三爷,您看那边的糖葫芦,红红的,真好看!”
    “想吃?”
    贾琮笑着问。
    宝儿忙不迭点头:“想!”
    “那就买些回去。”
    对于自己这个奶兄弟,贾琮向来没有当做下人使唤,十来岁的年纪想着吃点喝点又有什么过错呢?
    就当是替自己珍惜那再也不会有的童真吧。
    宝儿高兴应下,拍了拍车把式的胳膊,让他看着点靠边。
    贾琮看着宝儿活泼的样子,心中那份关于天道功德的思索并未中断。
    警幻她们要集三十六金钗的灵慧,借宝玉气运“补天”,听起来是为了大义,但手段却龌龊卑劣,且牵涉他的亲眷。
    那条路,他绝不可能让她们顺利走下去。
    “天道功德……”贾琮在心中默念。
    他已得祖师赐福,身负道门正统,又有这般修为,难道就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去做些真正利于天地苍生的事情,获取功德,甚至……自己来“补”这个“天”?
    如果能做到,既能保护亲眷,又能行大道之事,积攒功德,何乐而不为?
    宝儿买回糖葫芦,扔给给车顶的旺财一串,又将另一串递给贾琮。
    贾琮接过,并未立刻吃,只是拿在手中。
    马车随着车把式的吆喝声以及手中的鞭花作响,缓缓向荣国府驶去。
    路上遇到一对迎亲的人马,贾琮没有仗着公府的旗帜仪仗横行霸道,而是命车把式避了一避,算是自己对这对新人的祝福。
    对面主家见到荣国府的车马给自己让路,自然也是赚足了面子,赶紧让喜婆送来一堆瓜果饴糖以及一堆好听的话,表示感谢。
    贾琮倒也不以为意,让车夫继续前行。
    两方车马交错而过的时候,隐约传来两旁路人的窃窃私语:“王太常...傻儿子...美娇娘......”
    “有意思......”
    车厢里,贾琮的嘴角微微翘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