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杨子淑

作者:冰糖佐酒
    晚上,宋以安来送饭,看见时东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猪圈旁,脸色憔悴。
    “吃点东西吧,”她轻声说,“老张说了,能保住七头已经是万幸了。”
    时东摇摇头:“怪我,明明知道他什么德行,还让他负责这么重要的事。”
    “你是看在亲戚面子上,”宋以安安慰道,“谁想到他这么不负责任。”
    时东抬起头,眼神坚定:“从今往后,养殖场用人只讲能力,不论亲疏。明天我就去县职介所登广告,招专业饲养员。”
    宋以安点点头:“该这样。咱们的养殖场越办越大,不能再按老一套来了。”
    这次教训让时东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把事业做大,光靠勤劳和亲戚帮衬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知识和严格管理。改革开放给了农民致富的机会,但能不能抓住机会,还得看自己有没有与时俱进的头脑。
    第二天一早,时东在养殖场门口贴了张招工启事,条件写得清清楚楚:有经验者优先,待遇从优,但必须遵守规章制度,试用期不合格一律辞退。
    杨子杰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有人背后议论时东不讲情面,但更多人说他是对的——做生意就得有做生意的样子,不能像过去生产队那样混日子。
    有时路过村口,时东会看见杨子杰跟一群闲汉打牌喝酒,见他过来就低头装没看见。时东也不打招呼,只是默默走过去。亲戚归亲戚,生意归生意,这个道理,他算是彻底明白了。
    虽然对杨子杰感观不太好,但是杨家其他人有难,时东还是乐意伸出援助之手的。
    他母亲去世的早,杨家舅舅们却对他还不错,逢年过节也捎礼物过来看望他。
    当初答应让杨子杰进养殖场工作,未尝没有照顾杨家人的意思。
    这次遇到麻烦的是杨子杰的姐姐,时东的表妹,杨子淑。
    大半夜的,杨子淑浑身是泥站在门口,寒风夹着雪花灌进来,她怀里抱着熟睡的小女儿,身后跟着瑟瑟发抖的大儿子。
    时东大惊:“子淑,出什么事了?”
    杨子淑嘴唇发紫,声音颤抖:“表哥...我能进去说吗?”
    宋以安已经点亮了油灯,见状赶紧把母子三人让进屋,又翻出干净衣服给杨子淑换上。两个孩子被安置在炕上继续睡,杨子淑捧着热茶,手指还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我...我差点死在山沟里...”她突然崩溃大哭,“要不是为了两个孩子,我真想一头栽下去算了!”
    原来,杨子淑的婆婆最近腰疼下不了床,丈夫秦大友在县建筑队干活,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家里五亩地的活、两个孩子的照料、公婆的起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今晚她摸黑去地里挑粪,一脚踩空滚下山坡,幸亏被一棵树拦住。
    “我给大友捎信,让他回来帮几天忙,”淑擦着眼泪,“他倒好,说工地赶工期,回不来!还说我矫情,农村妇女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时东和宋以安对视一眼,眼底闪过一丝愤怒。秦大友他熟,小时候一起长大大,老实巴交的一个人,没想到对妻子这么冷漠。
    “你先在这住下,"时东沉声道,"明天我找大友谈谈。"
    第二天一早,时东骑着自行车去了杨子淑娘家。杨家住在村东头,三间土坯房,院子里堆满了杂物。
    杨子杰正蹲在门口刷牙,看见时东来了,尴尬地别过脸——自从被时东从养猪场赶走,两人还没说过话。
    "舅,舅妈,"时东进门就看见愁眉不展的杨家老两口,"子淑的事你们知道了吧?"
    杨父叹了口气:"知道了。那丫头倔,非要离婚不可。"
    "离了好!"杨母拍着炕沿,"秦家把我闺女当牲口使唤!大友那没良心的,心里只有他爹娘!"
    时东皱眉:"子淑现在在我那儿,但长住不是办法。你们看..."
    "东子啊,"杨父搓着手,"不是我们狠心,你也看见了,家里就这么大地方。子杰马上要结婚了,女方要求单独一间新房..."
    时东明白了。农村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离婚回娘家是件丢人的事,更何况还要挤占弟弟的婚房。
    "行,那就先住我那儿。"时东起身告辞,心里沉甸甸的。
    时东从杨家出来,直接去了秦家沟。秦大友果然回来了,正在院里劈柴,看见时东,讪讪地放下斧头。
    "哥..."
    "别叫我哥!"时东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子淑差点没命了你知不知道?"
    秦大友涨红了脸:"我...我也没办法啊!爹娘年纪大了,地里的活总得有人干...工地上请假要扣钱..."
    "钱重要还是老婆孩子重要?"时东怒不可遏,"你爹娘是亲的,子淑就是外人?两个孩子也不管了?"
    秦大友低着头不吭声。这时,秦父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东子,这事不怪大友。媳妇伺候公婆天经地义,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老叔,"时东强压着火气,"时代不同了。子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还要带两个孩子,铁打的也撑不住啊!"
    "那也不能离婚啊!"秦母在窗户里喊,"多丢人!两个孩子怎么办?"
    时东看着这一家人,突然明白了杨子淑的绝望。在这里,她永远只是个外人,是个劳动力,而不是被珍惜的妻子和母亲。
    "大友,"时东最后问,"你想不想挽回?"
    秦大友搓着手:"离...离就离吧...反正她也生不出儿子了..."
    时东扭头就走。这样的人,不值得再费口舌。
    杨子淑离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四里八乡。时东家的养猪场成了人们指指点点的焦点。
    "听说了吗?时东收留了离婚的表妹..."
    "啧啧,一个屋檐下住着,谁知道会发生啥..."
    "那杨子淑长得不错,又没男人..."
    这些闲言碎语传到宋以安耳朵里,气得她当场跟人吵了一架。时东更干脆,直接在村里放话:谁再乱嚼舌根,别想从他养殖场买便宜猪肉!
    杨子淑知道后,哭着要搬走:"表哥,表嫂,我不能连累你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