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章波折

作者:一声不甘的夏竹
    夜晚,易传宗依旧雷打不动地运转体内的练体诀,早晨起床后在院子里,练了一遍剑。待他练完,林姨和林叔也已起床,已经做好了早餐。
    在餐桌前,易传宗突然想起林姨昨天说要去老李家为自己和秀芝敲定婚事,便开口问道:“林姨,今天去李叔家定下我和秀芝姐的事,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林姨笑着摆摆手:“不用太麻烦,买两包红糖、两包糖块,再搭配几样点心就行。今天你不用跟着去,我替你走一趟流程就行。”
    易传宗有些犹豫:“这能行吗?我还是跟着一起去吧。”
    林姨解释道:“这就是走个过场。现在是新社会,不兴以前许亲、定亲、迎亲那老一套了。再说,你房子都快装修好了,家具也很齐全,彩礼方面也不用太操心。”
    易传宗执拗地看向林姨:“姨,我还是跟您一块儿去吧。虽说新社会不讲老礼,但怎么也得给秀芝姐买身像样衣裳,总不能委屈了人家。”
    林叔林婶对视一眼,眼底泛起心疼。这桩婚事本就仓促,他们何尝不明白传宗的顾虑——既不想伤害无辜女子,又得周全礼数。
    林婶轻拍他手背:“你和你叔安心上班,我去百货大楼挑两套时兴衣裳,再配两双皮鞋。点心就买老字号的京八件,体面又实在。”
    “首饰呢?”易传宗摩挲着袖口,“上次您送我的情侣表,要不...”
    “使不得。”林婶果断摇头,“我打算买对金戒指,或是金耳环。镯子太招摇,眼下讲究朴素,不合适。”她望着传宗欲言又止的模样,心里明镜似的易传宗委屈,但还是不想委屈了李秀芝。
    易传宗空间里藏着宝贝,现在可不能直接拿出来,没有借口,直接拿出来,可就不美了,只怕会惹人怀疑,所以他才不敢动用。
    “得备多少彩礼?我这就去银行取。”易传宗急道。
    林叔笑着摆手:“别瞎折腾!现在兴艰苦朴素,66块、99块就成。这数目相当于工人两月工资,不少了。你爷爷留下的积蓄别动,留着应急。”
    “可...”易传宗咬了咬唇,“上次写书的稿费存折还没动,姨,您拿着去置办。既然要成为一家人了,说什么也不能在礼数上让人挑刺。只求往后和秀芝姐能和和睦睦过日子。”说着,他从公文包掏出存折塞进林婶手里。
    林婶攥着薄薄的存折,眼眶微微发热。林姨攥着存折的手指微微发白,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这场婚事,她早看出背后藏着猫腻——哪里只是老李心急,分明是李秀芝躲在父母身后推波助澜。往日里她总亲昵地唤“秀芝”,此刻却冷硬地吐出“李秀芝”三个字。
    “新社会提倡自由恋爱,姑娘家想争取姻缘,大大方方约传宗看场电影、逛回书店不行吗?”她把汤勺猛的一丢,磕在餐桌上咚咚响,“偏要躲在爹娘身后逼婚,这算什么本事?”
    当传宗提出用情侣表做定亲信物时,林姨几乎条件反射般打断。在她眼里,这对年轻人分明是两条道上的人,何苦白白糟蹋这份心意?
    可木已成舟,她轻叹一声,将勺子捡起来放在一边心中暗想:“寻常姑娘有的,我自然不会让她短了礼数。但要我像疼亲闺女,亲侄女似的掏心掏肺?罢了,面上过得去便罢了。”
    寻常人家定亲哪有这般周全?可她更清楚,眼下地婚约是如何成就的。
    瓷勺磕在搪瓷碗沿发出清脆声响,林姨将餐具重重撂在桌上。
    易传宗抬眼,正撞上她微愠的目光,不等他开口,林姨先开了腔:“行了行了,姨心里有数,该有的礼数一样不少她的。你俩的婚事既然过了领导那关,就得抓紧定下,小领导和夫人万一调查出什么岔子,小领导还好一点,夫人反悔,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林叔端着搪瓷缸子喝了口浓茶,指了指挂在墙上的老座钟:“时间不早了,吃完饭让司机送你去百货大楼,采买完直接去老李家。我们就不跟着掺和了,省得耽误工作。”
    “林姨,钱的事您别操心,存折在您那儿尽管用,可别让您又搭功夫又搭钱。”易传宗坐在那里满脸通红地说道。
    林姨从餐桌上摸出存折,两指夹着轻轻晃了晃,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放心,不说你这存折在,我和你林叔的家底,就是给你说十门亲事,养几个孩子也够用。不过这次啊,就得花你的‘媳妇本’!”
    易传宗嘿嘿笑着抹了把嘴,利落地帮林叔拿过外套,从桌子上拿上公文包,和林叔跨上二八自行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扬起细碎的尘土,他回头冲站在门口的林姨挥了挥手,直奔街道办驶去。
    另一边,林姨坐上黑色轿车,绛紫色丝巾被风吹得扬起一角,车子载着她驶向熙熙攘攘的百货大楼,扬起一路烟尘。
    昨日,夫人在领导的劝慰下,心绪渐趋缓和,甚至对某些提议都有了几分松口的迹象。
    然而,次日清晨甫一醒来,她便立即派人将那对做工精巧的领导胸章火速送往易传宗处,同时郑重捎话:感情之事最忌将就,切不可为了顾全领导颜面,违心委屈自己。难道要为了领导或者老人的面子,赔上自己往后数十年的幸福不成?
    若觉得不合适,尽可反悔,她定会全力护佑,绝不让他受半分刁难。
    此外,夫人还特意交代传话人,表明自己愿意为易传宗寻觅良缘,手头正有几位极为优秀的姑娘。
    她打心底里欣赏这个年轻人,更记挂着易传宗提及的那支洞箫。她想着,待到为他介绍对象之时,定要带上洞箫或笛子,与他一同切磋音律,看看他现在的音律是不是进步了。
    夫人盘算着,不如让人跟着她一同前往领导处,将昨日画一并当面转达,免得领导再另派人手,徒增周折。打定主意后,她便让人跟着他去见领导。
    待来人抵达书房,领导接见时,却摆了摆手道:“不必去了,我叫人一并捎过去便是。把胸章放在桌上,稍后我让秘书顺路带给他。”
    夫人闻言微微一怔,面露疑惑:“我派人送去就行,何必劳动秘书?您公务繁忙,这点小事不劳挂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