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刁风!
作者:楚山孤
“还请先生教我!”
朱棣再次想要行礼,朱辰同样再次扶住了他,人家说,父拜子,天打雷劈,更何况是自己的祖宗?
“无需如此,在我的眼里,你们都只是我的顾客,我对你们都是一视同仁的。”
顾客?
朱棣闻言微微一怔,此时他才恍觉,原来这里是一间书店。
难怪在来的时候,自己问徐达那是什么地方,徐达回答,他只知道那是一间书店,现在他终于知道徐达是什么感受了。
朱棣渐渐平复下自己的情绪,恢复常态,问道:“把宝船造出来以后,接下来要怎么做?”
朱辰当然知道他问的是殖民的事。
对于这个话题,他已经跟朱元璋探讨过几次了,从殖民的原因到殖民的结果都有说过,但是对殖民的过程,却没有太多提及,或者说是系统性的提及。
“航海的宝船造出来以后,最先要做的事情自然是要组织出海的队伍。”
“殖民队伍以拥有压倒性武力的军队为主,主要负责征服、镇压反抗和保卫殖民地,其次是负责管理与统治的殖民政府,为首的是代表大明行使权力的总督,下面还要有一个负责税收、法律、土地管理等的行政体系,其三是资源掠夺体系……”
“……”
朱辰认真的讲,朱棣认真的听。
“大体来说就是三步走,首先是通过军事镇压以及拉拢本地势力,以武力征服,最后达到分而治之的效果,其次,经济剥削为核心,通过强迫劳动,垄断贸易等手段,达到资源掠夺的目的,其三,通过宗教、教育等手段巩固统治,达到文化认可和同化的效果。”
不仅是朱棣,朱元璋和徐达也都在认真的倾听和思考。
朱元璋已经习惯了。
而徐达则是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是细思极恐。
他感觉朱辰说的这套殖民体系有些过于成熟了,就好像朱辰真的去做过一样。
其后,朱辰还说了很多。
说到了天竺那边季风,说到了天竺的港口,说到了登陆之后需要注意什么等等等等……
……
从朱辰的书店出来,外面的天已经快黑了。
回去的马车上,朱棣并没有多说什么,闭目养神,看起来有些累,而且心事重重。
说实话,徐达能够理解朱棣。
因为他知道刚刚在书店的时候,朱棣遭受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一个年仅十几岁,还未来得及去就藩的藩王,就说他日后要造反,而且还造反成功并称帝了,这对任何人而言,无疑都是巨大的冲击。
那个书店究竟是什么地方?
怎么会知道朱棣日后的事情?而且看样子有理有据,甚至不像是预测的,就是徐达自己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以后,越想越觉得是真的。
而且从皇上的话语中可以判断得出,他已经是笃定朱棣造反这件事了。
如果不是安排了出海这条路,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徐达甚至不敢继续想下去。
然而……
朱棣调节的能力,却比徐达想象中的要强大得多。
第二天。
朱棣便像是忘掉了书店的发生过的事情一样,充满热情和干劲的投入到船厂的建设之中,甚至比之前更卖力了。
从朱辰书店那里得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以后,朱棣便组织相关的工匠进行研究。
果不其然。
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有人有钱有技术,船厂的建设正式进入高峰期,而朱棣也忙得不亦乐乎。
相比于以前的清闲,他似乎很享受现在的忙碌。
朱棣是一个闲不住的主。
徐达看在眼里,感觉让他出海,好像还真不是什么坏事。
船厂这边的建设愈发的顺利,而另外一边,就不是那么顺利了。
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淮西一带试行成功后,朱元璋便尝试着开始在南直隶、江浙一带进行推广。
然而,即便朱元璋有了心理准备,一切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困难。
因为,这些政策真正触动了士绅阶层的既得利益,尤其是江浙作为科举大省,士绅势力强大。
有了淮西推行成功的案例后,吴伯宗郭翀贾敏三人仍旧作为巡抚,推行范围扩大到南直隶、江浙一带。
他们以严厉手段推行新政,要求全部的士绅按照朝廷规定纳税,严查士绅逃税行为,并强制他们服徭役,令士绅与平民一同参与长江堤防工程,这瞬间引发了整个士绅阶层的强烈不满。
但因为皇上在淮西一带的强势手段,直接一把便将江夏侯给撸掉,吓得李善长六十多岁了还亲自顶着风雨到筑堤现场筑堤。
所以,士绅们可不傻,这个时候做出头鸟,铁定被朱元璋给打掉。
不过,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找到了一杆枪,而这杆枪便是地方生员,也就秀才。
秀才是一个民间俗称,就是那些想要通过读书这条渠道进入仕途的读书人,他们当中有世家子弟,也有贫寒学子。
但相同的是,只要考上了秀才,他们就都拥有“士子免役”的特权。
可以说,新政对他们的影响,甚至比地主乡绅的还要大,就好比地主乡绅有一万块钱,拿他一百,虽然心痛,但也还能承受,而秀才们只有一百,你要拿他五十,他肯定更加难以接受。
所以,本来秀才们就认为此举侮辱他们身份,且违背传统“士子免役”的特权,已经有了不少的抗议之声。
这个时候,地主乡绅们只要稍微的煽风点火,这把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
洪武七年五月,浙江举行科举院试时,庆元府的生员王瑚、范逊等人带头煽动,联合数百名生员集体罢考,拒绝入场应试。
考场乱做一团,科举院试被迫取消。
同时,罢考者还向朝廷递交诉状,指控吴伯宗郭翀贾敏三人:“出身士子,却数典忘宗,酷虐士子,违背祖制”。
一时之间,生员罢考一事在整个南直隶和江浙,闹得沸沸扬扬,愈演愈烈……
“学子们除了取缔新政的诉求外,还有一个诉求,那便是罢免吴伯宗郭翀贾敏三人。”
御书房内,礼部尚书钱用壬汇报完毕,暗暗的看了一眼御座上的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动,沉默片刻后,只说了两个字。
“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