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炫得人头皮发麻

作者:锦上甜花
    众人齐齐发出疑问,“哦?”
    “小林有什么想法?”
    林红樱当即抽出草稿纸,在纸上刷刷地写出一二三四五的方法来,“以柴油机为例,如果我们在活塞、轴承部分掺入0.3%的稀土镧系元素,光谱成分分析会产生干扰。”
    这个主意好。
    江有为闻言心中点头,活塞的材料就是柴油机升级的关键之一……
    林红樱的办法可多了,不怕没选中,就怕做不过来!随便捡点前辈们玩剩的花样,都足够这个时代的人喝几壶了!
    林红樱顿了顿,神采飞扬地说道:“第二,加入工艺误导设计。比如虚假加强筋、拓扑优化干扰,在非承力的部位设计虚假应力凹槽,给逆向工程团队引导错误的力学传递路径。”
    林红樱取出其中一个部件唰唰设计起来,“第三,在特殊的部位采用特种紧固系统。
    比如发动机缸盖采用左旋螺栓、锥面自锁螺栓、扭矩屈服螺栓,标准工具无法拆解,想要拆解必须反旋向套筒扳手等工具,这些特殊拆解工具有、且只有我们的工具车间能生产。”
    大家听到这里已经是聚精会神,拿着笔记唰唰地跟着记了起来。
    林红樱的点子是信手拈来,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
    起初技术员们听得频频点头,疑惑不断。因为林红樱所说的防窃手段,有的他们心领神会、瞬间秒懂,有的却是闻所未闻,比如左旋螺栓是他们曾用过的手段,但锥面自锁螺栓、扭矩屈服螺栓却是新东西,需要再三斟酌。
    但她一路说下去技术员们也不好打断,怕打断了她的思路,只好埋头记下。
    这个好、这个不错,这个也不错,记、全都给记下来!到后来——她的脑袋怎么想出这些主意的?
    记不过来,根本记不过,索性放弃了记笔记,带着脑子直接听。
    最后,林红樱顿了顿道,“在电子控制单元,外壳接缝处灌注低熔点合金,非法打开的时候合金融化会导致电路短路。”
    “还有关键电路涂抹覆盖含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只要产生裂痕大于500μm裂纹就会破坏电路。”
    众人看向她的目光立刻变得复杂。
    损,太损了!
    这一系列的坑设计起来简直炫得人头皮发麻,一环扣一环。
    外国人要想靠逆向工程破解他们的拖拉机,无疑是翻过一座大山又遇到一座大山,踏过重重阻碍,后来发现乌蒙山还连着山外山。
    回头一看,走过的路都是林红樱设下的套路,全是骗局。
    得亏他们不是林红樱的敌人,心眼子那么多,稍有不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她带进坑里。
    林红樱忽然感觉到周围一片诡异的沉默,以为他们不认同自己的办法。
    “嗯,怎么了?”
    “大家怎么不说话,你们不认同吗?”
    周庆山笑眯眯地道:“没什么。”
    他拍着江有为的肩膀,“我很认同,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老江培养出了一个好徒弟,你太辛苦了。”
    只是林红樱这种狡猾的徒弟,不太像江有为这种老实诚恳的人教出来的。
    当然也不像他,他心眼子多,但也没多成筛子!
    有这种徒弟,平时肯定没少被坑吧?周庆山同情地看了眼江有为,感觉他比起从前似乎沧桑了些。
    林红樱认真地说:“咱们造的发动机、加上电路控制的成本不高,正常使用导致的老化损伤,无论直接更换、还是由咱们的技术员维修都是不错的选择。”
    “民用的技术不论如何加紧保护,都有被破解的一天。
    为了保护技术而禁止出口,犹如因噎废食。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这边不断地升级、改良技术,让别人一直追着咱们跑,直到他们的生产技术彻底跟不上。”
    众人听罢,心中点头,这话是点到了关键。
    假如敌人有心窃取技术,出派间谍潜伏便令人防不胜防,第一机械厂前段时间就揪出了间谍。何况他们还有五花八门的手段。防是永远防不住的,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才是正道。
    农彦平拊掌一笑。
    听得是浑身舒爽,便不计较林红樱前段时间死要钱的行为了。
    她虽然要得多,但是活干得漂亮、鬼点子也多。
    农彦平笑眯眯地说,“拖拉机出口是我们农垦部与机械部协商后的决定,江老、周老,技术保密这件事还得你们多操操心。”
    ……
    散会后,江有为等一众技术员商量技术防泄密工序。
    林红樱给的思路很有启发性,沈卫、姜政中、张建党等几个年轻的技术员顺着这些思路,能够立刻举一反三,讨论愈发激烈。
    农彦平找了林红樱单独谈话。
    他满脸笑容地问林红樱:“我听说你们厂的蘑菇投入了京城的市场?”
    电光火石间,林红樱心里打了个突突。不知道李锐是怎么汇报的这件事,居然产生了这种误解?还是农局长刻意误导、给她下套?
    可能是最近薅农局的羊毛薅多了,总觉得他的笑容不是那么的友善。
    林红樱轻咳一声,赶紧否认道:“谁说的?没有投入京城市场那么夸张,我们只是跟熟人用蘑菇交换了一些物资。”
    “京城春季的蔬菜青黄不接,新鲜的蘑菇比较受市场的欢迎。咱们食用菌厂的职工定量太少,缺粮缺热量,我跟老李合计,用人情和蘑菇跟东德楼交换了糕点。”
    “哦,什么人情?”
    林红樱便把自己帮了东德楼东家女儿的事情简述了一遍,农彦平听了若有所思地点头。
    “虽然我也很想尽快打开京城的市场,但它不是长期的合作。”林红樱正色道。
    农彦平听完沉吟片刻,“如果京城的饭店后续还想跟你们交换蘑菇,你们放开手脚继续做下去,必要的时候可以找我。”
    林红樱听懂了暗示,目光骤然一亮。
    二期厂房建成,再加上菌菇下乡活动,冰城的食用菌产量必定飙升。单纯靠国家统购统销、出口不可能消化完,到时候可能需要公社、工厂为单位自谋生路,拓宽市场渠道。
    农彦平笑眯眯地说:“你们的食用菌下乡搞得如何?你虽然还在拖拉机这个项目里,但食用菌这边可不能松懈。”
    林红樱立刻回道,“老李他正在搞着,两个月前就在扩大菌丝的培育,只等农用薄膜到齐就能下乡传播食用菌栽培技术。”
    松懈?那是不可能的,林红樱心中计划着让菌菇出口挣外汇,这可是后世鼎鼎有名的“经济草”。
    她趁领导在顺便要点经费。
    不过农彦平似是预判了她的动机,他伸出手示意让他把话说完:“你之前提的意见挺好的,以公社为单位向农村信用社贷款,购买农用薄膜等材料。
    等蘑菇长成后,农垦按统一价格向农户收购,以便农民用盈利偿还贷款。”
    “不……我——”我没提过!
    林红樱心中呐喊。
    那只是她口头跟李锐等厂领导商量过,对农民大体采取这个章程,但对上级部门可不是这个说法。一毛钱不花想办好这件事?
    李锐啊李锐,他怎么可以这么老实?
    农彦平沉吟道:“至于你们食用菌厂——”
    他目光矍铄、炯炯有神,笑着说:“至于收购这一环节,你们厂作为农垦的一份子,有技术、有制度标准,办事比较规范化,今后要承担起向农户收购菌菇责任,起到领头羊作用。
    支出费用支出一部分由农垦承担,一部分暂时由你们承担。当然,这不是让你们白白承担,出口挣取的外汇部分返还给你们,局里的财务室会仔细斟酌费用这个问题。
    我下午有个会要开,先不多说了,你回头让李锐把这件事的章程形成文件交给我。”
    林红樱刚想说,转移支付不带这样玩的吧?
    食用菌厂很穷的,穷得嗖嗖抖,难当大任!
    但她只能愕然地看着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走远了的农彦平。特么的,这绝对是农局跑得最快的一次!
    她无语凝噎,眼睁睁地看着农彦平消失在视线中。
    失算了,打他几次秋风,这次居然让他把秋风打到自己头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