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雪恨

作者:祭酒
    纷飞的黑羽压低了天空,层积的朽骨抬高了大地,被攥成小小一团的世界里,在大鬼的窥视下,在杀不尽的恶鬼合围中。
    “嗬嗬”的喘息在铜虎喉咙间、在铁面下、在孤巷里回荡。
    突然。
    咔嚓。
    轻微的碎裂声里,铜虎所佩铁面边缘剥落下小小一片。
    他稍稍一楞,急急低头,死死捂住了破损处。
    钱唐人拜的神多,弃的神更多,那些个断了香火的神像总会被丢到飞来山脚下,铜虎则会挑选出孕育出灵机的一一拾捡回去,日夜供奉,泥塑木偶亦有灵,会将残余的神力借于他,汇聚在那张粗陋的傩面里。
    可这些驳杂的神力会为一头厉鬼更添威能么?
    不。
    正如,喘息不一定意味着疲敝,也可能是杀性难抑;而傩面,从来不是用作助力增威,而是为了镇压胸中暴戾!
    镜河取出了念珠。
    抱一拿出了三清铃。
    无尘则翻出了一根神香,稍稍思忖,又折去半截。
    用火折点燃,香气袅袅上升。
    喘息霎时停了。
    “铜虎居士。”
    先前即便深陷重围,无尘也意态从容,而今,却是凝重万分。
    “你只有这半炷香的时间,否则……”
    “足矣。”
    铜虎以手扣住傩面,徐徐拔直身躯,一点猩红自指缝中扫视群鬼。
    咔。
    他五指一合,扯碎了傩面。
    煞气冲天,拨散黑雪。
    重见朗月。
    …………
    银杏纷纷的佛院。
    烂金铺就的地面上一点猩红分外显眼。
    剑伯只一山中野鬼,何来血肉?唯猿奴,百年来饱享供奉,才凝实得一副能流血的躯壳。
    地上血迹自是他的。
    可他却不以为意。
    刺中对方要害七次,自己被削去一点耳垂又有何妨?
    倒是他的对手,还紧盯着一点儿血迹以求快慰。此举如同那六条手臂一般,真正的剑客何需那古怪姿态,反增累赘,徒增可笑罢了。
    “真真可叹亦可笑,你……”
    话到半截,呼啸突生,大蓬落叶扬起,乱纷纷遮蔽了视线。
    一点剑尖如星霎时闪现眼前,四下呼啸隐隐,是数柄长剑藏于纷飞落叶,紧随其后。
    黔驴技穷。
    猿奴不屑嗤笑,一剑反握,间不容发拨开剑伯前招突刺,不退反进,一剑前挺直取对方首级所在。
    如此,对方后手未至,就得先被刺穿脑髓,只能或闪避或格挡,是所谓后发而先至,再趁机欺身,以短剑之轻快……
    一副狰狞面孔猛地撞开了落叶。
    竟是不闪不避。
    由得短剑贯入口中,透脑而出,牙关一阖,生生咬住剑身,也咬断了猿奴的思路。
    根本没有诧异的时间。
    藏于乱叶后的数柄长剑趁势而发。
    首先一剑破空当面而来,猿奴急急后仰侧颈,匆忙间,剑锋割开了脸颊,挑飞了发冠。
    身形未稳。
    又有两剑一左一右一高一低横扫而至,一剑斩颈,一剑砍膝,要将他断作三截。
    猿奴淬炼百年的身手果然非凡,腰身尚后仰失衡,却脚下发力,扭身腾空而起,只叫这险恶的两剑错身而过,鲜血飞溅中,割下肩上、腿肚两片皮肉而已,自己也借旋身之力,扯出了对方口中紧咬不放的短剑。
    刚刚着地,正欲撤身。
    剑伯已怒张着被豁开的嘴角,发出含混咆哮,猛扑而来。
    横冲直撞,仿佛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中门大开。
    猿奴本能地挺剑,轻而易举地刺入对方心口;剑伯半点不顾,挥当即反手挥剑斩向对方……手臂?
    同归于尽?不,同归于尽的剑术是以要害换要害。
    可剑伯呢?
    以眼换耳,可。
    以喉换肩,善。
    以心换肋,妙!
    抡圆了六条臂膀只是胡劈滥砍。
    快。
    快。
    快!
    脚步踩着脚步。
    剑光缀着剑光。
    金铁交击之声密如骤雨。
    快得容不下一丝思考的余地。
    猿奴已是凭着本能且战且退。
    他只觉自己身陷一片狂风暴雨之中,这风暴如此凶猛,又如此脆弱,将眼、眉、喉、心、腹诸般要害一股脑儿抛洒过来,没有思考,也无需思考,轻易刺中如刺靶。不!比靶子还容易,靶子可不会自个儿撞到剑上来。
    可当他频频刺中对方,难免有鲜血溅起,受到相对于对手“微不足道”的反伤的时候。
    就这么。
    不停地退。
    不停地刺。
    不停地流血。
    不停地被削去血肉。
    最后。
    脚下突兀一绊。
    却是不觉间退到了正堂门口,为门槛所绊,匆忙间想要稳住身形,伸脚一踩,却踩了个空,便要倒入堂中。
    只好一手用剑入插门框,稳住了身形,一手猛挥,意图逼退对手。
    熟料,方才身处险恶之境,也不曾弃手的短剑,此刻竟握持不稳,脱手而飞。
    “停手!”
    他披头散发,终于用含混的声音尖叫出来。
    “你用的根本不是剑术!”
    剑伯竟真的停了下来,他背着月光,高大而狰狞的身躯沉沉压在门前,但也能清楚瞧见,其衣衫心口有着数处窄而细的破口,那是用剑从各个角度避开胸骨干净利落穿心所留,足见猿奴剑法之精妙。
    然而。
    “剑术?”
    剑伯藏身山林百年,久不言语,开口格外艰涩。
    “杀人,才需剑术。杀鬼,要么溃其神志,要么削其魂体。”
    猿奴瞳孔缓缓放大,目光又怔怔落在剑伯身后。
    在一地烂金里,脚步与污血踩出了一条肮脏小径,小径上散落着许多小块血肉与零碎肢体。
    啊。
    猿奴终于迟迟醒悟。
    怪不得自己一脚踩空,原来已被砍断了左脚。
    怪不得挥剑脱手,原来已被切去了三根手指。
    怪不得说话含混,原来已被削落了半个下巴。
    “眼,眉,喉,心,腹,刺穿千百回又有何用?”
    剑伯嘶哑说罢,俯身跨入大堂,那猿奴竟一个哆嗦,慌忙后退忘掉了肢体残缺,踉跄几步撞到了堂中木架,架子正巧放着那两柄神兵,被他摸索到,奋力拔剑。
    锵!
    剑伯手中长剑应声而断,猿奴习惯性地手腕一转,宝剑颤嗡嗡直取对方心口,将将刺出,他便猛然醒悟,手腕又一番,变刺为斩,要砍下剑伯头颅。
    此变招不可谓不迅疾,也成功得手,可剑刃才入颈三分便不得寸进,却是剑伯丢去了长剑,六只手死死攥住了猿奴。
    他拼命挣扎,可一只半手如何掰得过六只手。
    眼睁睁看着剑伯张大被割开的大嘴,一口锯齿错乱的獠牙死死咬住肩头。
    撕拉。
    硬生生咬断了猿奴唯一完好的臂膀。
    鲜血如泉涌。
    猿奴惨叫着翻倒在神台下。
    正照寺本被鬼王选中作道场,寺中的神像都搬空了,就等新主入住,临了却被十三家所阻,不能如愿。可自打猿奴占据此地,便挑了这偏院,将自个的神像悄悄摆了上去。
    如今台上的神像着华衣、挎宝剑脸上带着一贯高高在上的戏谑俯视着台下在血泊中挣扎的自己。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猿奴凄声喃喃,“我受了多少香火,吃了多少血食,斗败了多少好手,我的剑术已经登峰造极,怎会……”
    “你斗败的好手几多是人?几多是鬼?”
    猿奴话语戛然。
    剑伯裂开嘴角,似乎在笑,许是困守山林太久,出了声,更似啼哭。
    身子微不可查的晃了晃。
    他其实只说了半截实话,杀鬼固然要削其形体,但鬼本是人所变,何况似两鬼这类厉鬼、恶神,出手间本携有自身厉气,刺击要害又怎会无用?他不过是仗着万年公与箓书的庇护强撑罢了。
    再僵持久些,他声势渐颓,猿奴形体渐复,胜负尚在两可。
    但就像方才所问——猿奴斗败的好手,几多是人?几多是鬼呢?
    剑伯再度开口,话语慢慢不复艰涩。
    “一百年。”
    “你当了一百年的鬼。”
    “怎么一点长进也没有?”
    猿奴神情空洞没有回应,剑伯也不急,今夜尚且漫长,有的是时间慢慢回味过往。
    他吹灭了油灯,又关上了房门。
    院子里几枚银杏飘落。
    朗朗月光下。
    渗出细细的咀嚼声。
    …………
    流光溢彩的长街。
    春衣重重跌在了石板路上,摔破了膝盖,磕烂了脸颊,小女娃没哭一声,手脚并用爬起来,踉跄几步继续死命奔逃。
    一墙浓雾不疾不徐吊在她的身后。
    先前,那浓雾给了她无限的安全感。
    而今——
    她频频回瞥,目光中只见惊恐。
    事情从何时变化的呢?
    晓月楼中。
    悬遍坊市的琉璃坠子一齐破碎成万千晶莹碎片,如飘絮,似泡沫,浮于空中,每映着一点灯火,就好似有眼眸闪烁;每摇晃一声叮当,便仿佛有人声咿呀。那人声与眸光又从眼与耳里钻进人的脑子,然后听得两声——
    啪。
    啪。
    原本慈祥和善的叔伯姑婶们都霎时变了脸孔,只有织娘竭尽了最后一丝理智将她推出了晓月楼。
    “跑!”
    ……
    春衣拼命地跑,划烂了脸蛋也不哭,跌破了膝盖也不叫,可无论怎么跑,却总摆脱不掉琉璃碎片里映出的眼睛与叮咛声里掺杂的讥笑。
    春衣跌跌撞撞跑到一处坝子,见着有红色的嫁衣、白色的衰衣还有各式衣裳像是有无形之人穿着一般群聚在此,却被许多飞蹿的虚影回来拉扯推攘,癫痫似的在原地乱颤。
    春衣欢喜:“救……”
    “啪。”
    熟悉的掌声自身后的浓雾中响起。
    虚影个个应声晕头转向都撞在了一起,跌落在地,现出人形,那些衣裳则趁飞快散开又聚拢,伸展衣袂,仿佛张口大嘴,将虚影们淹没。
    春衣踉踉跄跄逃到一间茶肆。
    但见燃着熊熊绿火的骷髅咆哮着左突右撞,却被几道卷着腥气的劲风死死缠住,时时如凌迟也似地割下片片绿火。
    啪。
    劲风应声停息,于空中现出几个呆滞不动的人影,被暴涨的鬼火灼烧得“噼啪”作响。
    春衣摇摇晃晃逃到一面壁画前。
    画中正上演着一出行猎图,猎人们本领高超、配合默契已将画中豺狼虎豹们逼入陷阱,正弯弓搭箭之际。
    啪。
    猎人们的弓箭射向了彼此,猛兽们纷纷跃出陷阱,咬下猎人头颅,剖开猎人肚子,血红涂满壁画。
    即使在画外,也隐隐嗅到血腥扑鼻。
    ……
    就这么一路奔逃,一路寻着希望,又一路被掌声轻易拍碎。
    春衣终于再度跌倒,这一番,却再爬不起来,她已精疲力尽。更何况,周遭是一个死胡同,她也无路可逃。
    一路尾随的雾墙在七八步外停下,雾中走出三个人影。
    红衣的男子—替生使者走在前头,绿裙的女子—换死使者牵着个男娃缀在后头。
    一方是肆虐经年的凶神,一方是柔弱无力的孤女,替生只消勾勾手指,就能让女娃丧命当场,可是……女娃望着他,小脸儿脏兮兮的,泪水盈盈在红眼眶里打转……替生使者竟停下了逼近的脚步,脸上露出恍惚与迟疑。
    “夫君怎么停下了?”换死使者的声音搭在他肩头幽幽吹进耳朵,“这女娃手里攥着那群野鬼的命门,杀了她,今夜咱们就彻底胜了。”
    她从替生腰间拔出一柄短刀,塞入替生手中,双手覆上去,教他握实了。
    短刀刀口乌青,刀身雕着符文,显然附有恶咒。
    “便用此刀,一刀下去,命也丧,魂也消,干净利索,别处还在磨蹭,咱们拔了头筹,大王定会重赏夫君。”
    替生神情中犹疑渐去。
    “快些,快些。”
    “杀了她,杀了她。”
    一声一声推着他,步步逼近女娃,高高举起了手中刀。
    春衣跌坐着泪流不止,数度张口,或许是因惊惧,或许是因疲敝,什么话儿也说不出口。
    死胡同里只有换死温和的笑语。
    “女娃子皮囊生得可人,夫君下手千万仔细,莫扎烂了,好剥洗干净给咱们孩儿做个娃娃。”
    此话一落。
    替生脸上恍惚顿去,再没迟疑,手中短刀重重劈砍下去。
    眼看要砍中春衣,短刀去势突兀一折,迅速转身,刀口竟砍向了身后的男娃。
    绿裙的换死惊呼一声,匆忙间,只得以身遮蔽。
    鲜血泼洒一地。
    她捂着伤口惨叫跌倒。
    “相公,你这是作什么?”她不可置信,“无端痛下杀手,莫非有了新欢?”
    替生目露凶光:“孩子……”
    换死忙把孩子拥入怀中,哭泣着字字啼血:“你纵变心,厌弃了旧人,可孩子总是你的骨血,为何这般狠心……”
    “我与娘子何曾有过孩子!”
    巷子里的啼哭顿时停了,有风拂过,吹起地上血迹缕缕化作白雾升腾,换死身上伤口不见了血色,唯有皮肤发白好似纸张边缘微微翻卷着。
    她轻轻笑起来。
    “啊呀,叫你窥破了。”
    捏住那纸皮,往外一掀。
    霎时。
    从里头钻出个俏丽佳人,正是织娘。
    她怀中的男娃变作了女娃,却是春衣。
    原本的“春衣”也换了形貌,成了那换死使者,依旧浑身狼狈瘫倒在地,萎靡无言。
    替生挪步护在妻子前,死死盯着织娘:“尊驾好本事!不声不息便将整个杨柳街的鬼神玩弄于股掌之间。”
    “郎君谬赞了。”织娘站起身来。
    “小女子一介柔弱孤魂何来能耐幻惑这成百上千的凶神恶煞?”她举袖掩面,留着一双秋波流转,“我呀只是骗了你们两位罢了。”
    高高的雾墙忽的溃散,从中飘飞出许多人立着的衣裳,可细细看,件件似百衲衣,袖子是红嫁衣,领口却是白衰服,似把许多衣裳扯碎了又胡乱套起来。
    墙上见着人形游动,却是出现一个个猎户模样的人物,或披着兽皮,或背着猎获,刀矛上血红得艳丽。
    墙头上又听得一通怪笑,许多鬼影冒出来,口中嚼着团团绿火,被烫得手舞足蹈,也不肯吐出来。
    更多鬼怪一一自雾中现身。
    织娘笑语盈盈:“毕竟只有自家人才不会防备自家人。”
    替生使者的脸色格外难看。
    “尊驾何时下的手?”
    他口中咬牙叱问,眼睛却瞄着巷口,有片片琉璃无声无息飘入。
    他悄然给换死递去彼此才知道的手势。
    “我明白了。”
    他恍然,一脸悔恨。
    “是雾!”
    周遭鬼怪哄笑连连,他却突兀丢了短刀,双手迅速击掌……
    什么声音也没有。
    换死使者依旧萎靡在地,一动不动,连他自己——他怔怔低头——双掌间相距不到半寸,却怎么也合不拢。
    惶惶抬眼瞧去。
    织娘探手摘下一片琉璃。
    袖子自她腕口滑落,露出了枯柴般的手臂。
    “为了给二位织造一场好梦,小女子吐空了身子,郎君却不领情,非要戳破它,也罢,只得叫场面难看些了。”
    她让春衣捂住眼睛,轻挥衣袖。
    替生使者便不由自主地动弹起来,弯腰拾起刀,转过身,拽住换死使者发髻,往后掰扯,漏出脖颈,将刀刃抵了上去。
    绿裙的换死目光哀戚,痴痴望着情郎;红衣的替生拼命要挣脱,身躯颤抖,双目淌下血泪,可手中刀仍旧稳稳地、一点一点割开了换死的喉咙。
    刀口薄细,鲜血喷薄出轻快的“咻咻”声。
    伴着缕缕白气同样自刀口窜出,浮空汇聚成股,纷纷投入织娘袖中,便见她干枯的手臂在渐渐丰盈。
    “织娘?”
    “嗯。”
    春衣张开的指缝间眼睛瞪得溜圆。
    “那红衣男鬼身上也在冒烟哩!”
    织娘没好气给了女娃一个爆栗,侧目瞧去,那替生使者僵立不动,不住有灰气自孔窍溢出,又片片坠地溃散不见,原是他万念俱灰,自行散去了神魂。
    “难得有情郎……”
    织娘话语幽幽未尽,只再挥衣袖。
    那对鬼夫妻终于脱了束缚,用了最后的力气,相拥在血泊中。
    明月下。
    街市上光彩隐没,热闹消褪,唯余白雾渺渺依旧。
    …………
    兰李坊。
    巨熊掀起的掌风摇灭了最后一点火星。
    在数头鬼使的围攻下。
    熊老的咆哮依旧震耳,却一声颓过一声。
    没有了熊老与黑烟儿的压制,瞧见处处旗帜招展,那是毛神们开始啸聚成群,街头巷尾神光湛湛相连,逼得鬼影们四下逃窜。
    最终。
    但见无数黑气如注夹杂惨叫哭喊蹿出了兰李坊。黑气,是眼见不妙统统作了逃兵的飞来山群鬼;哭叫,是厉鬼们溃逃时顺手掳走的财货与活人。
    “没影贼,没影贼!当真贼性难改!”
    老将破口大骂,拔出宝剑要冲上去抢人。
    没迈出步子,腰间束带从后被扯住,只以为是俩小儿捣乱,愤愤一挣。
    纹丝未动。
    愕然回顾,扯住腰带哪里是孩子的小手,分明是一只巨大鸟爪,爪指利如弯刀勾刃,爪皮鳞鳞似古树老皮。
    小七笑吟吟对着他。
    背后。
    七彩的羽翼迎着夜风徐徐舒展。
    “你……”
    老将又要开口,脚下地面忽变绵软,身子一斜,不由自主陷了下去。
    才发觉。
    那烂泥沼已在不知不觉间蔓延过来,吞没了他半截小腿,正要去拔,泥沼之下忽有物紧紧缠住了脚脖,拽着他更深陷几分。
    慌忙间还没及反应。
    耳边羽翼激风声大作。
    整个人被攫住已然腾空而起。
    “啵。”
    泥沼下的东西亦被带出,那是一具活尸,皮肉干枯见骨,可头发却格外油亮茂密。久远的传说随着尾椎炸起的激灵一下子钻上天灵盖。
    伥鬼!
    寒池使者的伥鬼!
    传说中寒池使者虽受招安,却从来不曾离开兰李坊,反把它的寒池地狱藏在了兰李坊下头,莫非是真的?!
    活尸牙关开阖咯咯有声,枯瘦的爪子死死抓住老将的腿不住试图往上攀爬,更糟糕的是,活尸的长发笔直垂进泥沼里,似乎与某种更庞大的东西相连,也拽着老将,拖着小七不得高飞。
    “老灵官,你手里的家伙是摆设不成?!”
    老将颤栗回神。
    先道了一声:“苦也。”
    恨不得高声大叫:使者住手!是友军。奈何以窟窿城一贯的作风,哪会听他废话?
    不得已抡起剑一通乱劈,直把那活尸砍得骨零肉碎,坠入泥沼。
    下一刻。
    泥波汩涌。
    轰!
    一股泥泉迎面冲天而起。
    淅沥沥泥点如雨泼打,扑入口鼻,腥臭欲呕。
    一株数不尽油黑死人头发编织成的巨树在眼前霎时参天,“树干”上一处处疖子是一个个裹缠发间的活尸,挣扎嘶吼着伸出双臂,拼命将人拖入树中为其替身。
    所幸,小七飞掠迅捷,毫厘间闪躲开去,活尸的塞满淤泥的指甲将将擦过老将的鼻尖。
    可老将胸膛心跳却没一点儿缓和,反而越来越急。
    概因。
    轰,轰,轰!
    道道“巨树”相继拔起。
    “树冠”散开乱发如长蛇如线虫舞空,织成一张遮天蔽日的巨网,当空落下,就同对付黑烟儿一般。
    可小七不是黑烟儿,不是驾驭火球横冲直撞的祸星子,小七是山中的精灵。
    他时而拔起,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时而滞空,虽带着两个累赘,却仍旧灵动仿佛清晨嬉戏于山林间的雀鸟,穿越细密的枝叶藤蔓,翅羽不沾一点朝露。
    在漫天泥雨中,冲出罗网,落在一片坚实的地面。
    ……
    双脚终于能踩个结实,老将呸去嘴里泥沙,才抹了把脸上烂泥,欣喜没浮上心头半点,两眼登时直了。
    周遭。
    高高低低的屋舍半没于泥沼。
    有煞气道道如冷火熊熊,那是窟窿城的几头大鬼正磨牙吮血;有神光连绵林立屋脊,那是毛神们立起战阵四面合围。
    而在这一众鬼神的虎视眈眈里,老将持剑独立,身后是瘫坐着的小七与泥鳅,脚下的坚实是巨熊青石化成的脊背。
    他百口莫辩,瞠目结舌。
    ……
    石熊匍匐在泥沼里,密密发丝如水草缠住身躯,拉着他点点下沉,他似已耗尽力气威风不再,偶有挣扎,也只是陷得更深。
    面对精疲力尽的“猎物”,“猎人”们自也不必贸贸然上来,远远围着,以防逃脱。
    如此。
    火光熄了,咆哮也没了,兰李坊竟得了暂时的平静。
    老将殊无喜色,他深知眼前的平静不过是脖颈上渐渐收紧的吊索。
    可既上贼船,如之奈何?
    他回看同伴,胡子一颤,差点背过气去……这边何泥鳅刚抹了脸上污臭,那头小七抖擞起羽毛,泥点噗嗤嗤又扑了泥鳅一脸,教泥鳅更似个泥鳅,气得他扣了起两把烂泥就往小七漂亮的翎羽上抹……两个小娃竟嘻嘻哈哈打闹起来。
    祖宗啊,什么时候啦!
    老将又气又急,却又燃起一丝希望。
    “莫非还藏有援军?”
    小七不答,却反问:“老灵官听见了么?”
    老将忙立起耳朵。
    他听着了。
    渣渣,是山雀。哇哇,是夜鹭。哒哒哒,是白头翁……
    老将迟疑:“鸟叫能招来援军?”
    小七笑嘻嘻。
    “不能。”
    老将胡子一通乱颤。鸟叫有鸟用,能叫死鬼神吗?
    他气呼呼拔剑,俯身去砍缠在熊老身躯上的头发。
    小七还在身后追问:“老灵官可知厉鬼的神通从何而来?”
    老将当然晓得,可他生着闷气,不想理会,一个劲儿挥剑。可发丝却割之不尽,甚至缠住了剑身,若非他及时撒手,险些自个儿也被拽入烂泥。最后,只有对着泥沼,瞪眼发愣。
    小七仍自顾自说着:
    “鬼的神通多因其死。死于江河者,能兴风作浪;死于瘴疠者,能口射毒气;死于气愤者,能由怒生火。”
    老将忽的瞧见,泥沼里泛起了淡淡的涟漪。
    “祸星子的故事,我也听黑烟儿说起过。他出身草莽,相貌短陋,靠着敢打敢拼聚集了一伙弟兄结寨自保,作起了私盐的买卖,不曾鱼肉乡里。但老灵官话里有一点不假,他虽以豪气示人,实则心比针小,一点儿龌龊能记十年八载。”
    涟漪愈重,乃至开始翻涌泥泡,泥泡又破裂,吐出微微的焦臭。
    “他发迹之后,偶然得知家乡一大户门楣没落,那家的女儿生得好看,他打小喜欢,奈何卑贱,只敢远观。而今良机难得,便以重金求娶为妇,爱怜如珍宝。那大户有一远亲寄居家里,也一并随着入了寨子。远亲是读书人,生得好相貌,也能说善道,在一帮大老粗里鹤立鸡群,也渐渐得了他的赏识倚为心腹。”
    “万万没想到,这对男女竟早有私情,趁他外出作买卖竟勾搭成奸,害怕奸情暴露,要先下手为强,设了家宴,在酒水里下药,将他放翻,临了不敢亲自下手,放了把火,卷了细软逃走了。”
    “更没想,他身子强健,能闷杀水牛的迷药却只让他昏睡了片刻,便悠悠在火场中醒来。”
    咚,咚,咚。
    仿佛心脏跳动的扑通声突兀入耳,由轻渐重,老将惊讶发现,扑通声的节奏竟与涟漪相合。
    泥鳅听得着迷:“后来呢?”
    “后来的事儿黑烟儿不让我告诉旁人,我只悄悄与你说。他醒得及时,本来能逃脱,可扭头却见着床榻凌乱,晓得那男女竟趁他昏睡,当面行了苟且之事,一时怒火攻心,他呀……”
    小七悄悄得超大声。
    “不是被烧死的,是被气死的!”
    …………
    老将紧紧盯着泥沼。
    涟漪中,一个泥泡在眼底破开,竟然吐出一缕火苗,燎焦了胡须,也没让他稍稍挪眼。
    他看见了。
    一抹赤红在烂泥下渐渐出现,缓缓鲜亮,徐徐扩散,仿佛有岩浆在池底流动。
    难不成……
    呜,呜,四面吹忽而起法螺,但见鬼使们鼓荡煞气,毛神们整顿旗帜,他们不知为何抛下从容,要发起围攻。
    昂!
    一直沉寂的巨熊再度咆哮。
    他奋力站起,发丝绷断声密如骤雨,但更多的头发却从烂泥中涌出,将他缠在原地,不能脱身。
    然而。
    这就足够了。
    月光下,泥沼中,千百煞气与神光合围里。
    熊老双掌高高举起。
    须臾。
    重重落下。
    轰然仿佛泰山摧折。
    掀起臭水如海潮翻卷排空。
    砸开“海面”霎时开裂。
    下一瞬。
    一轮红日破地而出!
    ……
    祸星子横空独立,放出万千星火,刹那之间便将整个兰李坊再度点燃。
    可紧随着,道道泥泉冲起,寒池使者故技重施,又织起遮盖天穹的巨网。
    或许是被揭破伤疤,羞怒当头,这一番,黑烟儿凶猛更甚先前,在空中与寒池使者僵持不下。
    水火相激。
    煮得臭气熏熏,腾起白雾茫茫。
    怒鬼之火由心而发,怒不息,火不灭。然而,火到底只是火,寒池使者是水鬼又坐拥地利,老将很难确定祸星子能坚持几时,趁着白雾遮掩,赶紧招呼两个娃娃快快逃跑。
    “莫急。”小七却道,“且看那边。”
    他所指处,一股子阴风扫过,在白雾里撕开一条甬道,可以望见,在甬道那头,在泥沼的边沿,蹲着一头吊死鬼,正鼓着肚皮,往雾里吹气。
    老将对其有些印象。
    先前。
    这厮一手搂着挣扎的女子,一手拎着哭泣的孩童,长舌头还卷着一包财货,在毛神的追击里,溜得飞快。
    而今,不知何时去而复返,拼命向泥沼中心吹气,长舌头都因之如长条旗兜风乱颤。
    在他身边,一个又一个厉鬼相继出现,作起相同的动作。
    深深吸气。
    而后。
    呼!
    千百阴风汇成呼啸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霎时便将白雾扯散,乱流滚滚,风火相遇。
    短短一瞬。
    天地尽是赤红。
    …………
    火。
    火。
    火。
    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入目来尽是火焰,空气烫滚入喉,几能点燃脏腑,可老将一颗心却冷得像冰。
    兰李坊已成了一座熔炉,所有的一切都将锻成飞灰。
    “完了。”
    他面如死灰。
    “全完了。”
    可也在此时。
    “哎呀呀,打这兰李坊最是麻烦。”小七嬉笑道,“一要驱散无辜百姓,二还不可毁损屋舍过多,否则功德无有,反增冤孽。”
    老将听着,一个激灵,猛然回头,却再次怔住。
    眼前哪里是小娃娃,分明只一头巨鸟,展翅足有两三丈,身上彩羽青、蓝、金、绿层层披叠,鸟颈修长,鸟首……毛发稀疏,遍生肉瘤。
    小七是山中的精灵,可道士把他从鬼王肠中救回飞来山时,仅剩一颗头颅,为了挽回性命,汲取了太多山中怨戾,而今亦成了山中厉鬼。
    削减曾经的灵秀,增添了而今的凶戾。
    一声尖锐长唳,鬼鸟扶摇而起,滔滔火焰在他的羽翼后紧紧相随,拉长条条火舌似长长翎羽。
    又于火海之上振翅飞旋,彩羽熠熠生辉,卷起旋风恰似海上龙吸水,汲起火浪道道成龙卷直上月天。
    本已蔓延开的火势统统倒卷而回,盘旋在泥沼之上。
    龙卷中心,熊老、泥鳅、老将所在,热气亦被排空,灌入清凉。
    而在熊熊火龙卷里。
    形形色色的毛神、苟延残喘的伥鬼、不可一世的鬼使、被拔起的泥沼尽数化为飞灰。
    …………
    钱唐一角某处僻巷。
    月照雾笼如纱。
    哒哒~步点儿细密,十几头鬼犬窜进巷子,呜呜几声后,捉魂使者才拖着长大的身躯踉跄出来,黑斗篷下,腐血洒落一路。
    那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他惊魂犹自未定。
    只记得一道血影掀起腥风肆虐,半炷香未曾燃尽,无论是鬼卒,或是使者,皆在那血影一双利爪下四分五裂。
    若非自己果断牺牲了大半猎犬,断尾求生,否则……他脑中而今只剩一个念头。
    逃。
    逃得越远越好。
    寻了方向,刚要迈步,前方冷不丁闪出个人影。
    他顿时大惊,忙慌翻出短鞭,要故技重施。
    可待看清来人——黄尾瑟缩站在巷口,眼神游移不定——他拢实斗篷,冷冷端起面孔。
    无需言语。
    残存的猎犬们已领会主人的意思。
    它们龇起獠牙,喉咙里“嚯嚯”低吼,正要一拥而上将拦路者撕个粉碎。有晚风撩开纱雾,现出黄尾身后一双双幽绿的眸子,金丝虎、滚地锦、衔蝶、狸花……怕有上百只猫儿或坐或卧出现在巷脚墙头。
    于是乎,低沉的“嚯嚯”声便换成了响亮的“汪汪”叫,猎犬们叫得更热闹了,可愣没一只向前再迈半步。
    捉魂使者面容更冷几分。
    长毛贼?
    据传,城中某些野猫颇具神异,暗里被解冤仇收服,莫非是真的?
    但现在岂是深究的时候?
    捉魂使者不假思索扬起鞭子,要给猎犬们增加点儿动力。
    恰在此时。
    远处一道耀眼火光直上天穹。
    那是……兰李坊?
    稍稍愣神。
    一道黑影霎时闪过,碗口一痛,手中一轻,鞭子已然不见踪影。
    巷子那头。
    圆眼圆脑袋圆肚皮的炭球儿轻巧落地,把嘴里叼的短鞭一吐,慢条斯理梳理起胡须。
    “好猫儿,回头请你吃鱼。”
    大黑猫喵喵点头。
    黄尾已把短鞭拿在了手里。
    只稍稍一举。
    猎犬们夹着尾巴呜咽后退,乱糟糟挤作一团。
    捉魂使者也骇得一个踉跄,险些跌倒,拢起的斗篷滑开现出腰间深可见骨、几乎把他拦腰截断的爪痕。他脸上佯装的镇静也自然破裂,露出惊惶的本色。
    此情此景,教黄尾想起了自己还在作狗的时日,只不过而今,举鞭子的,惶恐的,已然换了角色。
    他心头浮出当然得快慰。可是,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所以,他手中短鞭并未落下,反取出一柄短刀。短刀是临行前,特意求来的,不是拿来杀人,也不是用作斩鬼,而是……
    他把短鞭向刀口狠狠劈下。
    啪。
    这根捉魂使者的得意宝物,能够操纵鬼犬,沾染了无数血泪与冤孽的短鞭,应声断作两截。
    “狗东西!”
    捉魂使者尖叫起来。
    “你们还在等什么?鞭子已经断了,给我杀了他。”
    猎犬们乖巧地呲起牙。
    “是呀。”
    黄尾幽幽抬头,目光前所未有的坚定。
    “还在等什么?鞭子,已经断了呀。”
    巷子寂静了片刻。
    薄雾舒卷。
    猎犬们眼底渐渐泛出猩红欲滴,它们缓缓转身,齐齐盯住了曾经的主人。
    嚯~嚯~
    低沉的喉声在巷子里再度响起。
    ……
    黄尾终于如愿看到他想在捉魂使者脸上看到的表情,那种丑陋的惊恐凝固在了他手中破破烂烂的头颅上。
    是的。
    捉魂使者死了。
    这头惯爱驱犬噬人听取哀嚎的大鬼已死于犬口,留得大仇得报又挣脱束缚的鬼犬们嚼碎了他每一块骨头,吃尽了他每一点血肉,蹲坐着对月“嗷呜”长啸。
    见此情景。
    黄尾或说黄善均却瞪大了瞳孔,他手开始颤抖,继而身体也渐渐颤抖。
    “起来!”
    他突兀怒喊着冲入“犬”群。
    “都给我站起来!”
    手里断鞭举起,骇得群“犬”纷纷呜咽着翻出肚皮,他定住了,鞭子怎么也落不下去,慢慢从手里滑落坠地。
    这下连声音也开始颤抖。
    “起来。”
    “你们是人。”
    “我们是人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