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发作
作者:依云在青天
待贾琮回到自己院中时,夜色已深,唯有几盏灯笼在檐下散发着昏黄的光。
步履微沉,眉心祖窍处那枚新得的“雷火印”似乎还在微微发热,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苟元帅临别前的赠言与那些惊人的秘闻。
他刚在书房的靠椅上坐定,还未及细思,院门外便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三哥哥!”
清脆的童音响起,只见黛玉提着裙摆,小脸带着几分急切,快步走了进来。
身后跟着她的贴身丫鬟紫鹃,手里稳稳地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盅热气腾腾的汤,一碟精致小菜,还有一碗晶莹的米饭。
“听底下人说,哥哥晚饭都没用完就急匆匆出去了,想来这会儿定是饿了。”
黛玉走到贾琮面前,仰着小脸,关切地看着他:
“我让厨房炖了红枣鸽子汤,最是补气血的,哥哥快趁热用些。”
紫鹃也跟着笑道:
“可不是,姑娘听说三爷没用饭,急得什么似的,亲自去厨房看着炖好的,又怕凉了,催着奴婢赶紧送来呢。”
贾琮心中微暖,看着眼前粉雕玉琢的小人儿,眼中的关切不似作伪,不由莞尔。
他伸手揉了揉黛玉的发顶:
“倒是难为你这般记挂着。”
他接过紫鹃递来的碗筷,虽说以他如今金丹圆满的修为,早已能够辟谷,餐风饮露亦无不可。
但正如苟元帅所言,修的是念头通达,求的是本心无愧。
这人间烟火,口腹之欲,若能带来片刻欢愉,又何必强行戒绝?况且,年岁尚轻,这般滋味,亦是人生一部分。
贾琮便也不推辞,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
鸽子汤炖得火候正好,肉烂汤鲜,红枣的甜糯融入其中,暖意顺着食道缓缓流入腹中,驱散了方才经历惊心动魄后的一丝疲惫。
黛玉见他吃了,便搬了个小杌子坐在旁边,双手托着下巴,一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贾琮吃饭。
那眼神里,有满足,有关切,更有一种奇妙的成就感,仿佛看着自己精心照料的宝贝终于肯好好进食一般。
在她小小的心里,这位三哥哥自她千里迢迢投奔京城,便是第一个真心待她好的人。
送她礼物,为她惩戒刁奴,安排舒适的住所,时时提醒她注意府中礼数规矩,简直比亲哥哥还要亲近几分。
只是,她也隐隐知道,这位三哥哥的好,并非只属于她一人。
正想着,院门口又传来脚步声。
“听闻琮兄弟回来了,我这儿备了些宵夜...”
温和的声音传来,宝钗带着丫鬟莺儿,手里同样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款款走了进来。
莺儿本是贾琮向薛姨妈要来跟随修行的,但后来宝钗也早晚跟着自己一心向道,便又让莺儿回到了宝钗身边伺候。
主仆二人刚跨过门槛,一眼便看到廊下正在用饭的贾琮,以及旁边托腮看着的黛玉,微微一怔,随即笑道:
“哎呀,瞧我,可是来得不巧了?”
贾琮抬眼看到她,放下筷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
“不,宝姐姐来得正是时候。”
他指了指自己面前的碗碟:
“这小丫头,当我的食量跟她廊下养的鹦鹉一样,你这宵夜送来,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黛玉听贾琮打趣她,小脸微微一红,嗔道:
“三哥哥又取笑我!”
宝钗抿嘴一笑,让莺儿将食盒里的点心小粥取出来,放在桌上,与黛玉带来的汤饭并列,一时之间,桌上琳琅满目,香气四溢。
“妹妹心细,这鸽子汤炖得真好。”
宝钗拿起勺子闻了闻,真心赞道。
“宝姐姐做的这点心才精致呢。”
黛玉也看着那几样玲珑剔透的糕点,点评了一句。
倒是没有由着性子针锋相对,冷言酸语。
在不远处的西厢房窗下,几个脑袋正悄悄地探着,望着这边。
原本该为贾琮奉茶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鸳鸯、袭人、红玉、香菱,还有金钏、玉钏姐妹俩,都聚在那里,压低了声音议论着。
“你们瞧,林姑娘和宝姑娘都给三爷送吃的来了。”
红玉小声嘀咕。
“要我说,还是林姑娘和三爷更般配些,表哥表妹,天生一对呢。”
玉钏性子直,快言快语。
金钏拉了她一下:“妹妹小声些。不过,宝姑娘瞧着端庄大气,又是皇商之女……”
香菱只是默默看着,眼中有些羡慕。
鸳鸯则轻轻哼了一声:“宝姑娘虽好,可比三爷还大了三岁呢。”
“女大三,抱金砖!”
旁边一个声音插了进来,正是袭人,她眼珠子转了转,带着几分莫名的意味:
“再说了,宝姑娘那体态风韵,一看就是宜家宜室,好生养的。
将来嫁给三爷,还不得三年抱俩,开枝散叶?”
“咕咕!”
庭院中的老槐树上,一直安静立着的旺财,忽然低低叫了两声,锐利的鹰眼也瞥向西厢这边,仿佛也在参与她们的讨论。
“噗嗤!”
几个小丫头被旺财这一下逗得忍不住笑出声来。
“都嚼什么舌根呢!”
一直坐在炕边拿着手中女红打发时间的平儿,听着她们越说越不像话,终于板起脸,低声呵斥道:
“妄议主子是非,也是咱们做奴婢的本分不成?都给我仔细着皮!”
平儿毕竟是跟在王熙凤身边历练过的,管家理事自有一套威严,且又是这班人里岁数最大的,平日最得贾琮倚重。
这一声呵斥,立时让几个叽叽喳喳的小丫头安静下来。
偏偏,只小她两岁,之前在宝玉房里也是一等丫鬟的袭人却似乎有些不服气。
她瞟了平儿一眼,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们几个说说闲话倒也罢了,倒是平儿姐姐你,如今正是碧玉年华的好时候。
待在三爷身边,总不能一直这般没名没分吧?”
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依我说,姐姐不如早作打算。哪天咱们姐妹几个找个机会,跟三爷提一提,让他早些抬举了姐姐,给个正经名分。也省得姐姐将来人老珠黄,落得个空窗寂寞的下场。”
这话就有些诛心了。
平儿脸色骤然一变!
她本是贾琏屋里的人,若非王熙凤善妒,按理说早该有个姨娘的名分。
如今被贾琮要来修行,看似脱离了荣国府那潭浑水,前途却也变得未卜。
袭人这话,无疑是戳中了她心中最隐秘的痛处和担忧!
更带着一种隐晦的挑衅!
平儿咬紧了牙,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正要发作。
“够了。”
一个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仿佛直接在她们耳边响起,正是贾琮!
他虽在屋内与黛玉宝钗说话,却一直分心留意着各处动静。
西厢房这边的吵闹,自然瞒不过他。
平儿听到贾琮的声音,强压下怒火,垂手立在一旁。
袭人和其他几个丫鬟则吓了一跳,连忙噤声。
贾琮让黛玉和宝钗稍坐片刻,自己则起身,背着手,缓步走进了西厢房。
屋内顿时鸦雀无声,几个丫鬟都垂着头,大气不敢出。
贾琮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袭人脸上,眉头微皱:
“袭人,给平儿赔不是。”
袭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似乎还想辩解:
“三爷,奴婢……奴婢也是替平儿姐姐着想……”
“哦?”
贾琮语气转冷:
“替她着想,便能这般口无遮拦,挑拨是非?看来你的主意倒是越发大了,都能替主子拿主意了。”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既然如此,我这小庙,怕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
他转向平儿,吩咐道:
“去!替她收拾行李。明日一早,便让她哪来的回哪去吧!”
“三爷!”
袭人闻言,脸色瞬间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哀求道:
“三爷饶命!奴婢知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求三爷不要赶奴婢走!”
像这种被主子嫌弃赶出院子的,同样会被其他主子厌弃。
如果只是被降等留用还是好的,万一被发卖出府或是随便找个小厮配了,对她这等心高气傲、一心想当姨娘的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其他几个丫鬟也吓得不轻,纷纷跪下。
鸳鸯胆子大些,开口求情:
“三爷息怒,袭人姐姐也是一时糊涂……”
“你们也想替我做主吗?”
贾琮淡淡一句反问,目光扫过,那几个刚想开口的丫鬟立刻吓得把话咽了回去,不敢再言语。
屋内一时只剩下袭人低低的啜泣声。
这时,黛玉和宝钗也闻声赶了过来,见到屋内情形,都是一惊。
黛玉拉了拉贾琮的衣袖,小声道:
“三哥哥,袭人姐姐也不是故意的,你就饶了她这次吧。”
宝钗也温言劝道:
“三弟,袭人素来还算稳重,想是一时失言,给她个教训也就是了,何必真撵出去。”
平儿见状,虽然心中有气,但也知道贾琮是为自己出头,若真把袭人撵走,反而显得自己容不下人。
她犹豫了一下,也上前一步,对着贾琮福了一福:
“三爷,袭人妹妹她……罪不至此。
还请三爷看在她往日还算勤勉的份上,从轻发落吧。”
贾琮见黛玉、宝钗,连平儿这个事主都开口求情,面色稍缓。
看了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泪流满面的袭人,沉吟片刻,终于松口:
“也罢。既然你们都替她求情,这次便暂且记下。”
他语气依旧严肃: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从明日起,你便不用在跟前伺候了,院子里的扫撒、烧水、浆洗这些粗活,都交给你来做。
何时真心悔改,何时再说。”
袭人听得不用被撵走,如同得了大赦,连忙磕头:
“谢三爷不撵之恩!谢三爷!奴婢一定用心做事,痛改前非!”
贾琮不再看她,挥了挥手:
“都起来吧。往后各司其职,若再有类似的事发生,绝不轻饶。”
众丫鬟这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各自散去,再不敢多言。
贾琮这才转身,带着黛玉和宝钗,重新回到了书房。
只是经过这么一闹,原本温馨的气氛,多少淡了几分。
黛玉、宝钗二人本还想问他眉心的火焰纹是怎么回事,但碍于第三人在场都想着回头再说。
于是让紫鹃、莺儿一起帮着收拾了桌面,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