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釜底抽薪

作者:依云在青天
    “哈~”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一首诗号念罢,贾琮自榻上缓缓坐起,内息搬运一个周天,只觉神完气足,并无半分不适。
    那枚贴身藏匿的五彩石亦安然无恙,温润依旧。
    他抬眼看向不远处的打着瞌睡的秦可卿。
    见她正略带一丝茫然地整理着鬓角,眉宇间虽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倦色,神态举止却恢复了往日的温婉柔顺,再无方才太虚幻境中那兼美仙子的疏离冷漠,更不见最后那勾魂摄魄般的妖异。
    “蓉儿家的,”贾琮声音平稳地开口,“我方才似乎有些头晕,多谢你扶我来此歇息。”
    秦可卿闻言,连忙走近关切道:
    “三叔客气了,可是好些了?若仍感不适,不妨再歇息片刻。”
    语气神态,皆是那个众人熟悉的蓉大奶奶。
    果然,那兼美仙子并非时时掌控这具身躯,而是如同一道影子,潜藏在秦氏灵台深处。秦可卿本人,对此间的波谲云诡,恐怕一无所知。
    贾琮心念微动,已用神识向门外隐匿的几道气息传去讯念:“无事,尔等退去,静候指令。”
    院墙外的树影微晃,那属于两位门中护法以及旺财的气息悄然远遁。
    朝侄儿媳妇回了句:“容我缓缓”。
    接着便盘膝坐卧,右手支着下巴,微微思索起来。
    警幻、兼美,此番算是将他逼到了墙角。
    对方修为远胜于他,又占据着“补天救世”的道德高地。
    若真将此事捅破,引来此界汲汲于飞升之途的修士,自己这“阻碍天道”、“断绝众生希望”的帽子怕是摘不掉了。
    到时候,群起而攻之,自己便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硬扛,殊为不智。
    想要破局,无非两条路。
    其一,便是自己修为突飞猛进。
    到时候功德圆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制作一块类似于太虚幻境那样的随身府邸,携着黛玉、宝钗这些身负气运的姐妹一同飞升。
    没了她们的灵慧之气作为引子,那通灵宝玉便是真正的顽石一块,警幻的谋划自然成空。
    其二……便是抢在她们之前,另寻他法,将这片天地的缺憾给补上!
    届时,功德大半归了自己,她们的算计便成了镜花水月。
    说不得,自己还能凭此功德,在上界谋个前程。
    只是……
    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都难如登天。
    前者需要漫长的时间与莫大的功德,后者更是近乎虚无缥缈,补天之法,岂是凡俗可轻易窥探?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正凝神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又透着犹豫的脚步声。
    脚步声在门前顿住,徘徊不前。
    贾琮不用看也知道,来的是贾蓉。
    这位宁府的蓉大爷,许是听闻自家媳妇将自己这“修仙”的三叔单独领进了卧房,心中不安,急匆匆赶来。
    却又因着他老子贾珍过往的腌臜事,加上对自己这位三叔的敬畏与忌惮,到了门口,反而踌躇起来。
    进去?万一撞破了什么……
    不进去?万一真有什么……
    贾琮几乎能想象出贾蓉此刻那张纠结、懦弱又带着几分屈辱的脸。
    “哼,烂泥扶不上墙!”
    他心中冷哼一声,也懒得再等。
    袍袖随意一拂。
    吱呀——
    房门无风自开。
    贾蓉正自犹豫,忽觉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将他一扯,身不由己地踉跄着跌进了房内。
    “蓉大奶奶先回园中去吧,我与蓉哥儿有几句话说。”
    贾琮对尚有些不明所以的秦可卿道。
    对方应了声是,带着几分疑惑,转身离去。
    房门轻轻合拢。
    贾蓉站稳身形,第一反应便是眼珠乱转,先是飞快地扫了一眼床榻,见被褥平整,不似有人躺卧过的样子。
    接着,他耸动鼻子,用力嗅了嗅房中的气味,除了淡淡的熏香,似乎并无异常。
    他脸上那紧张、猜忌的神色瞬间褪去,化作了显而易见的庆幸与放松。
    贾琮看着他这副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瞧你这点出息!”他忍不住斥道,“身为宁府宗子,贾氏族长,遇事便这般畏首畏尾,成何体统!自家房门,竟踌躇着不敢踏入?”
    贾蓉被训得满脸通红,呐呐不敢言。
    贾琮看着他,心中却陡然冒出一个念头。
    秦可卿这情况,绝非正常的轮回投胎,更像是某种分神化念、借体托生的手段。
    那兼美仙子的仙魂,便藏匿在这秦氏的躯壳之内,随时监察宝玉、金钗等人的气运变换。
    警幻、兼美想利用贾家众姝的灵慧气运……
    嘿,那我便让贾蓉这个正牌夫君,行敦伦周公之礼,名正言顺地采补灵机!
    就算不能直接伤到那兼美仙魂,多多诞下子嗣,占了这肉身的因果气数,也能狠狠恶心她们一番!
    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想到此,贾琮面色稍缓,看向贾蓉:“蓉哥儿,我且问你,你与你媳妇……那房中之事,可还和谐?”
    这话问得直白,贾蓉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耳根,支支吾吾半晌,却又不敢不答:
    “回…回三叔…实不相瞒…侄儿…侄儿有时…
    唉…许是…许是先前被家父…压抑太过,心中有碍…”
    果然如此。
    贾琮心中了然,贾珍的阴影,怕是给这儿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创伤。
    “此事非你之过,乃心结所致。”
    贾琮出言安慰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今日我便传你几门法子,既能助你重振雄风,解你困境,更关乎我贾氏一族的传承大计,你须得用心习练!”
    说罢,他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点在贾蓉的眉心祖窍之上。
    贾蓉只觉一股清凉之意透入脑海,紧接着,无数玄奥的文字、图谱、口诀、心法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识海!
    阴阳调和之总论、刚柔相济之九法、固本培元之七损八益、房中宜忌、五征五常、十动十修、求嗣秘要……
    正是那道家秘传的《素女经》、《洞玄子》以及《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的精髓要义!
    这并非单纯的文字灌输,而是包含了诸多体悟与妙谛的直接传承,能让贾蓉在极短的时间内领会其中的关窍。
    贾蓉只觉头脑微微发胀,随即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与自信油然而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贾琮收回手指,神色郑重地告诫道:
    “你乃贾氏宗子,宁府长房如今人丁单薄,开枝散叶,安定人心,是你身为族长的首要之责!
    此法得传之后,务必勤加修习,与秦氏敦睦情分,尽快诞下子嗣,以慰祖宗在天之灵!”
    “另外”
    他话语一顿,带着几分严厉:
    “从上回大会我也看出来了,如今我贾家各房,子嗣皆不兴旺。
    日后你若见族中有品性端正、心性纯良的子弟,亦可酌情传授一二,以广宗祧。
    但切记!”
    贾琮声音转冷:
    “此乃人伦大道,阴阳正法,并非淫邪之术!
    若是胆敢胡乱传授,或以此行苟且之事,败坏门风,休怪我禀明族中长辈,依家法严惩不贷!
    你可听清了?”
    贾蓉此刻早已被那玄妙的法门和三叔的期许激动得无以复加,哪里还有半分犹豫,连忙躬身拜倒:
    “侄儿……侄儿谨记三叔教诲!
    谢三叔传法大恩!
    侄儿定不负三叔厚望,光耀门楣,开枝散叶!”
    贾琮点了点头,背负双手,转身向外走去。
    待他回到荟芳园时,园中的赏梅宴正值高潮。
    贾母端坐上首,满面笑容,看着园中嬉戏玩闹的孙子孙女们。
    宝钗、黛玉、湘云、探春等人正围着一株盛放的红梅,吟诗作对,笑语嫣然。
    宝玉则在一旁凑趣,不时说出几句憨言痴语,引得众人发笑。
    一派富贵闲雅、热闹融融的景象。
    见到贾琮回来,众人纷纷招呼。
    “琮三哥回来了!”湘云最是活泼,招手喊道,“快来!我们正咏梅呢,你也作一首!”
    贾琮本欲推辞,但见众人兴致正高,也不好拂了大家的意。
    他略一沉吟,忆起前世一位道家真人之作,正合此刻心境,便朗声诵道:
    “醉倒梅花雪影边,此身疑是玉清仙。”
    此句一出,园中喧闹微静,众人皆凝神细听。
    “三更鹤唳空山月,吹落冰魂上碧天。”
    诗句清越,意境高远,仿佛带着一股脱尘离俗的仙气,与园中这片刻的富贵繁华,隐隐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别具韵味。
    众人品味片刻,皆觉此诗不凡。
    贾琮却不再多言,对着贾母等人略一颔首:“时辰不早,我们便先回去了。”
    说罢,他招呼上黛玉、湘云、贾兰、贾环以及一众丫鬟,在一片赞叹与挽留声中,带着他的“弟子”们,步履从容地离开了这片喧嚣热闹的荟芳园。
    身后,是依旧鼎沸的人声笑语,梅香阵阵。
    身前,是归途寂静,道阻且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