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九个圣杯
作者:依云在青天
是夜,荣国府大房三爷贾琮的院落灯火通明,原本在院内伺候的丫鬟以及嬷嬷做完手中的事后。
全都被赶到院墙外边等候,不准发出声音。
沐浴更衣完毕后,贾琮一身崭新的青色道袍纤尘不染,墨黑长发以一根简单的乌木簪高高束起,面容沉静来到院中。
院里不知何时已经搭建起一座简易高坛。
黄布铺展,正中供奉着三清祖师的画像。
元始天尊居中,手持如意。
灵宝天尊居左,威严俯瞰。
道德天尊居右,慈和安详。
坛前香炉里,三炷上好的降真香烟气笔直,袅袅升腾,散发出清幽的异香。
供桌上,面塑的三牲栩栩如生,五样鲜果饱满欲滴,三盏清茶澄澈见底,旁边米斗中插着七面小小的星旗。
贾琮深吸一口气,将胸中杂念缓缓吐出,眼神变得清澈而坚定。
他手中握着一对雷击枣木精心打磨的筊杯,杯身呈半月状,一面平整,朱砂细细描绘着八卦图纹;
另一面微微凸起,以金粉书写着三清宝诰。
走到坛前,双膝触地,俯身下拜。
三跪九叩,动作一丝不苟,每一个起落都带着前所未有的虔诚与郑重。
礼毕,他高举筊杯过头顶,声音清晰,穿透寂静的夜空。
“玄裔弟子贾琮,虔心叩启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今有尘世疑难,关乎弟子血亲气运,弟子愚钝,见识浅薄,未敢擅自专断。”
“闻听上界有仙姑名警幻者,欲以风月情浓为炉鼎,炼化世人情缘为薪炭,图谋补天功德,妄自干涉人间因果轮回。”
“其手段已波及弟子家人,如那神瑛侍者转世之贾宝玉,并姻亲故旧多位女子,恐遭其阴谋算计,沦为棋子,命运多舛,结局堪忧。”
“弟子不忍坐视亲族受此邪法摆布,欲出手干预,拨乱反正,还世间一个清明。”
“然弟子道行浅薄,长久闭门造车,不知此举是否合乎天心,是否有违大道根本。”
“伏请三位祖师大发慈悲,垂怜弟子一片赤诚,赐下明确指示,弟子究竟该当如何行止?
若应出手,胜算能有几何?
若袖手旁观,弟子心实难安。”
祷言字字清晰,回荡在小院之中。
他将筊杯捧于胸前,靠近香炉上方,依循古法,顺时针缓缓绕了三圈。
心神凝聚如一,将所求之事在心中再次默念三遍,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然后,他松开双手,将筊杯向着坛前的地面轻轻抛出。
啪嗒。
一声清脆的响声,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一对筊杯稳稳落地。
一个阳面朝上,显露八卦图纹。
一个阴面朝上,宝诰金字闪烁。
圣杯。
贾琮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依足规矩,弯腰捡起筊杯,再次面向元始天尊画像,重复之前的祷告,再次抛出。
啪嗒。
依旧是一阴一阳。
圣杯。
第三次叩问元始天尊。
啪嗒。
还是圣杯!
三次叩问,皆得圣杯允准。
他定了定神,转向左侧的灵宝天尊画像,重复之前的祷告与掷筊动作,心神更加专注。
啪嗒!
圣杯!
啪嗒!
圣杯!
啪嗒!
又是圣杯!
灵宝天尊亦连赐三圣杯。
最后,他面向右侧的道德天尊,心绪已然有些激荡,却仍强自镇定心神,恭敬行礼,虔诚祷告,抛出筊杯。
啪嗒!
圣杯!
啪嗒!
圣杯!
啪嗒!
第九次清脆的落地声响起!
依然是圣杯!
九个圣杯。
整整九个圣杯!
分别对应三清祖师,每一位祖师都给出了三次圣杯的明确指示。
这意味着天意昭昭,祖师首肯!
他贾琮所思所想,所欲所为,乃是顺应天道,合乎人心之举!
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壮志,如同奔腾的江河,瞬间充满了贾琮的胸膛。
他只觉得体内法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涌流转,神魂深处似乎有什么无形的枷锁应声破碎,冥冥之中,仿佛有浩瀚的力量加持己身。
一直以来,修行路上,他都如同暗夜独行,虽一路顺遂无惊无险走到如今。
却始终未曾得到道门正统的指引与认可,心中难免存着几分忐忑与茫然,信心不足。
今日,得此九圣杯,无异于得到了道家正统的最高认可,得到了来自上界的祖师垂青!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在黑暗中摸索,不再是旁门左道的野路子出身。
他的背后,站着三清祖师,站着煌煌道统!
日后,哪怕当着龙虎山张天师的面,他也能毫无顾忌地口称“道友”,这便是连着九个圣杯给他带来的底气!
院中异象虽隐晦,却也瞒不过荣国府里有心人的耳目,再加上贾琮院子本就不多的丫鬟小厮,如今一个个站在院外把守。
哪怕今日府中刚刚经过一番周折,
贾琮此刻心情激荡,大局已定,起身挥手散去坛场诸般法器,脸上难得露出了几分温和笑意,对着那些探头探脑的小丫鬟们扬声道。
“来来,大家都过来沾沾福气,等下回去的时候,记得禀告各房的主子,没什么大事,只是为家中祈福,做了个小小的法事。”
说着,便把坛前供果端了下来,让这些下人们一人分了一点。
贾琮的院落处在贾赦的荣禧堂与后院的荣庆堂之间,与贾琏、王熙凤夫妻的居所隔着一座凉亭小湖。
虽然按照贾琮的要求已经尽量偏僻、但作为大房主子该有的规制贾琏却不敢省。
因此没过一会儿,他老子贾赦便也过来过问究竟了。
一踏进院门,大老爷便敏锐地察觉到此地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法力波动,清冽而纯净。
待看到屋里端坐着的两个显露出本体的妖怪,更是吃了一惊。
一只金眼癞背的蛤蟆盘坐如钟,浑身佛晕缭绕,隐隐还有梵唱之声。
边上的跛足老狗更是奇葩,一条黄皮田园犬,身披道袍遮羞不算,还似模似样将两只前爪合十,闭目打坐状。
房内的屋顶隐隐有星斗阵纹闪烁,接引星光月华到这二妖身上。
“这这......”
贾赦早年随先国公行军打仗,倒也不是没见过山精鬼怪,但以往所遇皆是张牙舞爪、面目可憎,哪有眼前所见这个样式的。
倒比正宗的两家门徒,更近仙佛。
“父亲不必惊慌,这两位是孩儿以往结交的道友,只是看着落魄了些,实则并无劣迹,更从未害过人。
如今只是受了些伤,在咱们府上暂避,休养生息、”
贾琮语气平淡地解释了一句,同时不着痕迹地对地上的二妖使了个眼色。
蛤蟆精与狗妖早已被贾琮之前的手段吓破了胆,此刻连忙强撑着爬起身,对着贾赦恭恭敬敬地稽首行礼,口中含糊不清地称呼。
“见过老爷,还望老爷看在我们兄弟二人潜心修道、从未伤过人的份上,暂时收留则个!”
贾赦虽然心中疑窦丛生,但见儿子如此镇定,也不好当面细问,只是略微拱手,算是应付过去,随即转头看向贾琮。
“琮儿,你这大晚上兴师动众的,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贾琮点了点头,没有绕弯子,直接开口。
“父亲,孩儿想跟您要几个人使唤。”
“哦?你要谁?”
贾赦有些意外,以他对这个儿子的了解,向来清静自守,独来独往,极少主动开口要人,更别提是丫鬟了。
“香菱,晴雯,还有其他几个……嗯,平日里看着还算伶俐本分的丫鬟。”
贾琮张口差不多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名字一网打尽,省得日后来来回回的讨要。
贾赦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你要她们做什么?”
香菱如今在薛家姨妈那边伺候,鸳鸯是老太太房里拔尖的丫头,还有平儿,那是琏儿媳妇的心腹陪房,其他金钏、茜雪之类几乎涵盖了荣府所有主子跟前得用之人。
“孩儿不好详说,只能说这些人包括家中几位姊妹,身上干系着我贾家日后传承。
需得小心应对,不把这些人放在孩儿这院子里,实在难以安心。
父亲只管将人拨给孩儿便是。”
不是贾赦重男轻女,实在是如今这世道,几个后宅女子能够决定一个当朝公府的兴衰传承,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了。
看着儿子平静无波的眼神,贾赦心中虽然更多的还是不解。
但想到贾琮那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突然自嘲的一笑:
“儿子既然开口,给他便是,想那么多作甚?
他还能把这些女娃子都给吃了不成?”
于是便点了点头。
“行,人我可以帮你想法子要来。
只是这些人各有来历,总要寻个说得过去的由头才好,免得落人口实。”
“不如就说,你要向天祈福,让这些丫鬟以身代替,好让他们的主子也跟着得一份福报,你看如何?”
贾赦思忖着,给出了一个相对稳妥且符合贾琮平日形象的理由。
贾琮略一思索,觉得此法可行,便点头应下。
“如此甚好,多谢父亲考虑周全。”
贾赦摆摆手,示意父子之间不必如此客气,随即又带着几分关切,压低了声音问道。
“琮儿,你那两位道友……看着实在有些不太靠谱...“
说道“不靠谱”三个字的时候,贾赦又转头朝那两货望了一眼,眼角很是抽了抽。
“你可千万仔细,暗自提防一手,毕竟妖心难恻。
这一大家子可都在院子里住着呢!”
贾琮闻言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种贾赦以往不曾见到过的自信。
“父亲放心,孩儿心中有数,早就先一步在他二人身上种了禁制。
翻不出孩儿手心的。”
贾赦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语重心长。
“凡事多加小心。若真遇到什么难处,尽管跟为父开口,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天塌下来,还有老子给你顶着。”
贾琮心中划过一丝暖流,用力点了点头,亲自将贾赦送出了院门。
目送父亲的身影消失在夜色深处,贾琮缓缓转身,回到屋内。
他看着地上依旧瘫软着、瑟瑟发抖的蛤蟆精和狗妖,眼神重新变得清冷且带三分讥诮。
“好了,戏也演完了,接下来,该是咱们好好算算账的时候了。”
如今得了三位祖师爷首肯,贾琮只觉得浑身都有一股想要发泄的欲望。
懂不懂九个圣杯的含金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