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酬谢神明

作者:苹果不会少
    几个门童就让来宋家台观摩的外村村正们震惊了。
    但这才到哪儿?
    等他们进了胡婆婆客栈的大堂,就发现大堂的墙上挂着一排壁灯,里头非常明亮。
    身着统一服饰的妇人们把他们带上楼,谁住哪间客房,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而客房里头收拾得非常整洁,一点灰尘都摸不到。
    “大家都先去洗一下,休息一下,待会儿下来大堂吃饭。”唐知县安排道。
    各位村正既麻木又兴奋地在客房里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跟乡巴佬进城似的。直到听到外面喊吃饭,才匆匆净了手脸,下去吃饭。
    唐知县安排的是团餐,八个人一桌,每桌一只荷叶鸡、一盘酸梅稻花鱼、一碗梅姑豆腐、一碗水光蛋、一碗鱼丸汤,再加一碗炒时蔬,把各位来观摩学习的村正吃得满口流汁,肚子滚圆。
    “哎呀,你们宋家台的东西,可真好吃啊!”
    等吃饱了饭,人又有了其他需求,比如内急什么的。
    第一个去到茅厕的人,直接震惊了。
    “哎宋村正,你们这个茅厕……要怎么用啊?”
    村正打了个样板:“就这样蹲下去用,用完前面桶里舀水冲下去就行了。”
    其他人也围过来看热闹,纷纷表示自己也需要上个茅厕。
    “哎呀,让我也试一下!”
    “等等,我来!”
    “哎你们——”
    如果说他们之前还觉得宋家台崛起有些侥幸的成分,今天亲自走跟看了这么一遭之后,就觉得宋家台崛起是必然的。
    ——先不说宋家台的田,也不说这个什么红砖客栈,就说这个茅厕。连个茅厕都要做到这么好的地方,能不崛起吗?
    这一夜,来观摩的这些村正们,没有一个睡得着。
    他们在心里琢磨着宋家台有哪些优异的经验,可以让他们村借鉴。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明天再去请教。
    他们要怎么规划村里,又要怎样安排下去,怎么执行……
    如此一条一条,一直想到天亮。
    累、困,并快乐着。
    早饭的时候,这帮村正们下来,个个脸上都顶着一对黑眼圈。彼此撞上了,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哑然失笑。
    今天的早饭是自助形式,都放在几张拼起来的长桌上,任君选择。
    他们看了看,发现有包子、馒头、烙饼、米糕、豆浆、粥等主食,另有煎蛋、白煮蛋、凉拌海带丝、五香豆干、咸鸭蛋、香酥小鱼干、凉拌黄瓜、凉拌附地菜、酱菜等等下饭菜,叫人应接不暇。
    这帮来参观的村正:“……”
    他们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人宋家台这都奔小康了!
    人都麻了!
    “好吃就多吃点!”宋村正在旁边劝大家,“吃饱了回去努力干活儿,争取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临走的时候,宋村正还给其他村正送上了宋家台的特产。
    每人一套竹饭盒、一小包鱼丸、一小包藕粉,以及一小包番茄种子、一小包西瓜种子和一小包棉花种子。
    “大家都要听知县大人的,都要好好儿干,莫走歪门邪道!”宋村正把人送到村口,勉励大家,“好日子指日可待!”
    想这帮人空荡荡地来,回去的时候身上都挂满了东西——除了宋家台送的,他们也掏钱买了一大堆宋家台的特产,打算带过去给村里人见识见识。
    除此之外,他们脑子里也装满了各种想法,就觉得脑子痒痒的,想要快点回去,迫切地把脑子里面的东西掏出来实践。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这些村子也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当变化累积到足够大时,又影响到了他们旁边的村子。
    从质变到量变,又从量变到质变,整个澧阳县都呈现出一种蓬勃的生机,在大夏这片土地上十分耀眼。
    春去夏来,时光荏苒,眨眼就到了秋天。
    这一年,整个澧阳县的秋收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唐知县走到哪儿都能听到百姓的欢呼。
    “知县大人,您看我家收的粮——”
    “知县大人,您看我家收的鱼——”
    “知县大人,您看我家收的果子——”
    “知县大人——”
    ----------
    宋家台,这一年的秋收也是非常丰富,田里的、工坊那边的,家家户户都笑开颜。
    “今年收成不错,我想趁着秋社的机会,请一出傩戏,你们觉得怎么样?”村正问村里人。
    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戌日,即为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重要节日,向神明感恩丰收的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而请傩戏则是为了酬神还愿。
    前面那几年宋家台因为穷,一次都没有搞过。但今年,村正想大大地办一场。
    “行啊!”村里人就道,“村正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要出钱就我们就出钱,要出力我们就出力!”
    于是,事情安排下去,祭台搭好,社糕、社酒、五谷、三牲都准备好了。
    傩戏班子也请来了。
    “不知宋村正想唱什么戏?”傩戏班的班主问。
    “剧目班主您看着安排就行。”村正道,“我就一个要求,正戏里头酬神祈福的傩神,请让我们村一孩子来扮演。”
    至于这孩子是谁,大家都不用问。
    于是,宋明珠又换上傩戏服,带上彩绘面具,跟着傩戏堂的祭师认真学习傩戏的舞步。
    等到秋社那天,天高气爽,周围的村子都来宋家台看傩戏。
    村正先带着村里人祭祀,社礼献上,香火奉上,村人们磕头。
    一谢宋家台的土地神,谢您保佑宋家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
    二请天上地下走过路过的各位神仙,吸一口宋家台的香火,保佑此地人杰地灵。
    三谢宋家台的各位老祖宗,往年多得各位老祖宗庇护,今后还请继续庇护我们。
    然后请各路神明和老祖宗们欣赏傩戏。
    在极其富有韵律的吟唱声中,宋明珠上台,用她活泼稚嫩的舞姿,酬谢古往今来的天地神明。
    此间神明听我说,我有心声对您讲。
    一谢各位神明让我出生在宋家台。
    二谢各位神明护佑我成长。
    三谢各位神明为我铺大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