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去沈州的队伍回来啦!

作者:语乔乔
    跟炸了锅似的,大家伙讨论开了。
    之前觉得银子花费的多,要处处节省,干了大半个月后觉得什么都能节省,吃食上还是不节省了吧。
    毕竟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亏了谁也不能亏了这张嘴啊。
    所以当下决定也不改天去城里,直接明天就去。
    至于人选,那就更简单了,吼了一嗓子一大群汉子应声的!
    沈清哭笑不得,不过身负重任,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一批人驾着驴车前往城里。
    话说有车就是好,随时随地就能出发。
    等进了城采购完所有需要买的东西返回时,竟然遇上了千盼万盼的人!
    冯猛激动的都快哭了:“你们终于回来了!快和我说说沈州怎么样?”
    沈清抢先道:“别说那些不要紧的,先说说人有没少、有没人受伤?”
    “对,婶子说的对,猛子你别捣乱,正事要紧!”
    “先紧着婶子问话!”
    其他人纷纷附和。
    冯猛壮硕的身躯缩一团,默默不敢吱声。
    江向南笑容明亮道:“娘,没人受伤,更没人少,非但没少,人还多了咧!”
    沈清微微挑眉。
    人多了?怎么多的?这小子们不会是看谁可怜学她买了人回来吧?
    可她是有系统在,经过系统认证的,他们乱买的话,买了品行不良的回来了咋办?
    不对,应该不是买的,要是买的系统应该会告诉她。
    那边冯猛双眼圆睁,又跳了过来惊诧问道:“谁谁?怎么还能多了咧?”
    这次没人再拦着冯猛,最关心的人身安全没事,其他的就只是其他的,全能放在后面再问。
    况且他们也很想知道多出的人是谁?
    江向南神采飞扬道:“娘,是沈州大牧场场主家的大公子,听说咱们要开拓牛羊肉等生意,过来和咱们一起去京城见识见识!
    先在咱们村子上居住一段时间,等咱们去京城时再捎带着一起。”
    江向南话音刚落,一群驴子中间出来几匹高头大马,为首之人丰神俊朗、英气十足。
    沈清怎么也是上过生物课的人,知晓男子有喉结——也有没有的,但极少,而这极少的人全部凑一起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眼前几匹高头大马上的人虽都做男装打扮,看起来更是比寻常女子魁梧壮实许多,但无一例外的都没有喉结。
    也就是全是女子。
    不过也正常,许多少数民族的女子地位并不比男子低,甚至更高,出门来并不算什么,而她们做男子装扮应该是要和汉人打交道,男装更为便利许多。
    见到沈清后,为首之人踩着马鞍的左腿一使力,利落的翻身下马。
    她身后马匹上的人也齐刷刷跟着下马,对着沈清拱手行礼:“在下布日固德·苏那木拜见婶婶,这段日子多有打扰,还请婶婶多加照顾。”
    她身后的几人也跟着自报姓名。
    沈清这方听的一愣一愣,双眼茫茫然。
    沈清知晓这不是汉族姓名,而且说话方式偏向书面正式,应该是少数民族学习的汉文化,她笑着道:“不打扰,来了就当自家一样,别客气,想住多久都使得。
    对了,我们应该怎么称呼你们?”
    “在下有汉族的名字,婶婶叫我苏木即可。”
    沈清松了口气:“好,苏木。”
    听到熟悉的姓名,村子上人也松了口气,自来熟问道:“苏木,你这是马啊?”
    他们上个月也瞧过马!
    宋书一行人骑的就是马,只是大家伙和他不熟,又怕做错什么说错什么坏事,是以都远远看着,没敢上前,更别说上手摸了。
    而眼前苏木一行人的马,竟然比宋书一行人的更加高大俊朗!
    “真好看,咱能摸摸不?”有汉子双眼亮晶晶的问道。
    驴子都要十一两一头呢,更不用说马匹!
    也就是现在村子上驴子多了大家不稀奇,想之前在七里村时,全村都没有一头驴子,沈清婶子第一次买驴子回来,大家伙好奇的纷纷上前摸,差点把驴子摸秃噜皮!
    如今好不容易见到马,谁不想摸一摸?
    只是马匹贵重,外加没有婶子熟悉,当然要慎重问一问。
    苏木爽朗笑道:“请便。”
    村子上汉子一愣,沈清翻译:“就是让你们随意摸。”
    汉子们一喜,不再犹豫的上前。
    沈清改而和两个儿子坐一辆车,正好两人汇报生意事项。
    饶是江向北一向老成持重,此刻也忍不住激动道:“娘,咱们的东西很受欢迎!
    他们之前用的都是竹节,是南方过来的,定价贵,咱们的卖价便宜许多,他们觉得木头的甚好;
    还说咱们的毛料好,丰盈饱满吸墨,很是好用!”
    沈清:.....主要还是原材料好,北方寒冷,动物为了抗寒皮毛不就丰厚么,做出来的毛笔自然也就更为丰盈。
    “肥皂也是,咱们定价偏低,全卖出去了,甚至还不够,让咱们有货后继续送过去,不过猪油和芝麻油的反而没有羊油的受欢迎,让下次多送些羊油的。”
    江向北说完,疑惑问道:“娘,羊油的是不是细腻些,清洁力度更好?”
    沈清点了点头。
    不仅清洁力度好,滋润度也更好,不拔干,更为适合干燥的北方。
    江向北听完后嘿嘿笑道:“我就知道!娘,所以我这次收了十几车厢的羊板油回来!
    咱们可以多多的做,下次就能送去沈州了。”
    “不错。”沈清毫不吝啬的夸赞。
    江向北又道:“对了,这批毛笔沈州以及再往北的城池估摸今年都不会缺了,到明年都不用送毛笔过去;
    娘我观察过,他们那儿关于高雅的物件需求不大,基础需求像肥皂、糖、粮食等等最缺!
    尤其粮食,那边寒苦,一年只能收成一季,每年冬天饥寒交迫中都要死一大批人。”
    怪不得是流放之地,全靠这些人来补充人数了。
    嗷,还有天灾迁移过去的人,去年水灾就是,只是这批过去的人已经有一小半没挺过去年的冬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