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安排职务
作者:鲸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谢临朝给所有的卡牌人物重新分配了各自的职务。
陇西郡有七县。
其中 ,朔县、沙县、离原县这三县,距离百川关最近,亦是往年遭受匈奴劫掠的重灾区,当地民生凋零、治安混乱。
在谢临朝就蕃前,没什么官员敢来三县就任,县令之职一直空缺。
如今,三县都归属谢临朝的封地范围,三县的县令任命权限也就落在谢临朝手上。
于是,谢临朝将李广、吕布、郭嘉三人,分别任命为三县县令。
被霍去病从草原上救回来的中原百姓,若是无家可归,便被统一安置在了三县内,也能充实本地人口。
这三县内,都会各自保留三千民兵的数量,作为预备兵源。
这些招揽的民兵不会享用等同正式士卒的军饷,闲时在家务农,战时听候调遣,每逢月底会有一次的“军训”,为期五天,五天的伙食费,由当地县衙包揽,并且训练达标者,奖赏一斤粮食。
民兵的直系亲属去安民医馆看病、或者进稷下学堂入学,可减免部分医药费或学费。
松木县,依旧由贾思勰担任县令,作为农业试点,未来陇西郡的“粮仓”。
另外,后续从益州收购甘蔗,需要运送至陇西郡内制作白糖,白糖厂的选址就定在松木县,也能减少运输成本,更加方便。
鉴于此番松木县就是因为兵力薄弱,才险些被匈奴攻占,谢临朝将薛仁贵调到松木县,任命为县尉。
同样位于南边的春江县,距离百川关不远也不近,中间有朔县三县做阻隔,往北就是陇西郡城。
霍去病凭借个人魅力在草原上拉出来几千人马,被谢临朝安置在了这里。
那些人身上都是流着一半匈奴血,一半中原血,匈奴人不待见,同理,中原的老百姓也不待见。
百川关是不可能一直收留着这批人,西边的朔县三县百姓,对匈奴人的敌视程度最深,为了安稳,也不能将这批人安置在那边。
经由诸葛亮提醒,春江县是七县当中,受匈奴人劫掠次数最少,受迫害程度最浅的县城。
比起痛恨匈奴人,春江县百姓更痛恨盘踞在当地为非作歹,打家劫舍的山匪流寇。
春江县的县令和县尉,分别是张仲景和霍去病,而霍去病只是挂个名,平常时日,自然是待在安王府这边。
让霍去病挂个名在春江县的县衙里,这样更容易安抚他带出来的那几千人马。
真正的主事人是张仲景,春江县附近多山多丘陵,同松木县相隔不远,贾思勰曾去那边探访过一段时日。
春江县那边很适合种植药材,谢临朝打算在那边大搞药田。
至于当地的匪患……
“去病,你抽空和仁贵,带上你的那三千人马去春江县剿匪,务必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若是剿匪有功,到时候在春江县内宣扬一番,想必当地百姓会更容易接纳半血统的匈奴士卒。”
“等剿完匪,那三千人马就是当地民兵,保卫春江县,郡守府不会出军饷,由王府这边出……就按照边关军那边的军饷规制来出,一年后,看他们表现,再考虑是否提高军饷。”
霍去病眼睛一亮,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立马应下:“诺!臣保证荡平匪寇!一个不留!”
谢临朝瞥了眼高兴的霍去病,警告道:“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如果逾期不回王府,我就让药王前辈再给你提一下‘补汤’的份量。”
小心思被看穿的霍去病:……
“本王相信,以冠军侯之能,对付区区不入流的匪寇,应当不用费个几个月或者大半年吧?是吧?”
霍去病咬了咬腮帮子,表情很是不情不愿的。
……小主公太可恶了,一点搪塞的借口都不给哇。
“还有,就算去了春江县,也不能忘记每日用药,不准熬夜费神,我会让医圣他老人家盯着你。”
张仲景拱手:“请主公放心,臣一定照料好冠军侯的身体。”
霍去病:……
冠军侯想抗议。
安王殿下双眼一瞪!
抗议无效!
给本王乖乖听话!
小插曲过后,谢临朝继续安排剩下的渡口县和枯叶县的人员调动。
枯叶县的地理位置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县内的世家数量比较多,像陇西郡内现存的两大世家柳冯两家,虽然本家人目前都居住在陇西郡城内,但他们的祖宅都位于枯叶县。
当初,谢临朝为了夺得守备军的兵权,血洗了数日陇西郡城,拔除了不少的地主豪族。
虽然目前来说,以柳冯为首的陇西世家都安分守己,风平浪静,但也不可不防。
这些世家底蕴深厚,单是一个姻亲关系,就如同一张张的蛛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勾结在一起,关键时刻,绝对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威力。
当初,谢临朝是直接掀翻牌桌,打了所有世家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成功掌控陇西郡。
如今那些一个个夹着尾巴的世家们,想必都有所防备,会更加警惕。
目前,还不到谢临朝彻底铲除掉这些世家力量的时候。
相反,这或许可以成为谢临朝造反的助力。
一个枯叶县的县令职位,交给世家之首的柳家,便是谢临朝对世家们释放出来的安抚之意。
当然,整个枯叶县不可能全都落入世家之手,枯叶县的县尉一职,至关重要,谢临朝需要挑选一名自己的心腹,同柳家县令分权,并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可这个人又不能太强,这样“安抚麻痹”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卡牌人物们不太适合,也没必要让卡牌人物们屈居于旁人之下。
谢临朝打算从自己的亲兵中选拔出一名忠心无二的心腹,去枯叶县担任郡尉。
“主公,亲兵孟骏,此人骑射和武功在亲兵之中,能排进前十,数次作战勇武,目前担任小队长一职,并非有勇无谋之人,可用。”诸葛亮提议道。
谢临朝点点头:“好,便依仲父所言,孟骏为枯叶县县尉。”
最后,谢临朝任命张居正为渡口县县令。
“太岳,渡口县内的世家力量较弱,适合作为一处试点,推行新的政令等,若试行无误,便能推广至整个陇西郡。”
“你尽管在此处,大展拳脚。”
“若遇阻力,王府就是你的后盾,不必有所顾虑。”
“凡有不从者,杀。”
“凡有违令者,杀。”
张居正神色微滞。
眼前,分明是口吐道道森冷杀气的少年王爷,嘴角却在此刻微微上扬,散发着一抹如沐春风般令人心动的温和笑容。
张居正自认为早已练就出心如磐石,可在这一刻,心湖却止不住泛起微微波澜。
“……主公。”张居正组织语言:“主公在陇西郡百姓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好蕃王,好主君,贤名远播……”
既然主公能有魄力推陈出新,改革旧制,他张太岳便是再搏一回,又有何妨?
为一名贤明爱民的主君效力,开创清正盛世,亦是他所愿。
谢临朝摆了摆手,她知道张居正想说什么,制止住了对方的后言:
“不就是恶名么?我来陇西郡的第一个月,就已经有恶名,债多不压身,不差这点。”
“你只管干干净净的,去做你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