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全民种地3
作者:鲸眠
冻土刚刚消融,想要犁好一亩地,即使是一名壮年男人,也得花费个两个时辰以上。
如果家里没有男人,妇女下田犁地,那花费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渡口县白石村东边的田间上,已经有不少男男女女扛着锄头或者提着直辕犁,在田间忙碌。
有牛的人家,就套上直辕犁来犁地,而没牛的人家,就只能两人出力,一人在前,像一头老黄牛般拉着直辕犁,另一人照常在后面控制方向。
实在是家里清贫或者家里少人手的,就只能用锄头一点点的来打理田地,效率缓慢。
沿路边的一块田地里,一名妇女正满头大汗地驱赶着前头的大黄牛,而她在后面控制着直辕犁。
可本应该两头牛才拉动的直辕犁,放在一头牛身上,就显得很是吃力,尤其是每到转弯的时候,都得费上不少的劲才能改变方向。
“张婶子张婶子!”
大老远的,就看见一个灵猴似的身影快速窜来,兴冲冲的嚷嚷着:
“快别翻地了!村长同几位官爷过来,还带了什么……曲、曲什么犁,说是只需要一牛一人,就能犁好地,大伙儿很多都跑去村头了……”
妇女一看来人,发现是村里泼皮柱子,顿时就翻了个白眼:“柱子,你个臭小子就别骗人了,我没空听你瞎扯淡!我家还有二十亩地没翻好呢!”
张婶子家里有二十亩地,虽然不算多,可家里如今只剩下张婶子和一双六岁的儿女在家,平时煮饭挑水的活计还能做做,可犁地这种重活……不提六岁小娃的力气够不够,光是小娃娃没轻没重的手法,张婶子都怕弄折了家里唯一的直辕犁。
而张婶子家的男人,在上个月匈奴蛮子入侵时,就一头热血跑去当了民兵。
直到战事结束,她家男人得知安王爷下令让百川关边关军那边招收新兵,想到王府私兵那些传闻中的丰厚待遇,便咬咬牙,跑去应召入伍,说什么也得挣点军功,攒出点钱来,给家里娃娃将来念书或存嫁妆。
柱子见张婶子不信,立马拍着胸口保证:“真的婶子!还是村长和官爷们叫我来通知大伙儿的……而且有安王府的私兵在扬作证……”
一听到“安王府”,原本还不相信的张婶子顿时迟疑了起来。
附近其他正在干农活的村民们一听,也纷纷来了兴趣:
“真的是安王府来人了?”
“要不去瞅一瞅吧,王爷肯定又是弄出什么东西……”
三个月前,白石村在内的数个村镇的村民们,都接到了安王府传达的王令,命全村人制作“堆肥”。
农活一时半会也干不完,于是就有人动身前往村头。
张婶子见状,纠结了下,到底还是决定去瞅瞅。
**
陆陆续续的,有不少村民来到村头,人数越来越多,几乎大半个白石村的村民都在此地。
白石村的村长向安王府的来人请示:“几位大人,咱村的人基本都到齐了……”
此番,奉命来白石村推广曲辕犁的一行人里,有出自安王府的一名私兵、两名典工所的工吏,以及两名负责引路的当地渡口县县衙官差。
官差只负责带路和维持现扬秩序,而两名工吏见村民都差不多到齐了,便开始演示起曲辕犁。
在借了村长的一头老黄牛过来,给牛套上曲辕犁,一名工吏在前面牵牛,另一名工吏则是在后面扶着曲辕犁。
两人一牛开始配合起来,曲辕犁底部配备的犁铲很轻易地扎进土地里,再将土块翻出,再被犁壁推到曲辕犁的两边。
等老黄牛熟悉了曲辕犁的负重后,前头牵牛的工吏甚至后退了好几步,没再管着。
很快,村民们就震惊地发现,这曲辕犁的犁地速度,比普通的直辕犁还要快不少。
直辕犁如果翻土翻久一点,下方就会被土块给堵塞住,每次都需要人弯下腰,去清理土块,费时又费力。
可村民们眼睁睁瞧着工吏都犁出了两垄地,还没有弯过一次腰,那些翻出来的土块也堵塞不了曲辕犁的下方。
尤其是每一次转弯的时候,也没有像直辕犁那样费力,很轻巧地转了过去。
有人估摸了下,如果自家能用上这曲辕犁,犁一亩地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行,对比直辕犁犁一亩地需要两个时辰以上,效率可谓是大大提升。
能早一些犁好地,就能早一些播种,不怕错过农时了。
村长激动地寻问工吏:“大人,这曲辕犁……王爷真的无偿推广出来,供我们使用么……”
工吏点点头:“自然,早在一个月前,安王府招了很多木匠工匠,给出曲辕犁的图纸,让工匠和木匠造出曲辕犁。”
“一架曲辕犁,售价是三百文到五百文之间。”
“王爷无偿将曲辕犁的图纸在民间推广,定下了曲辕犁的最高价格不得超过五百文,若是有人高价哄抬,你们大可来安王府检举。”
工吏拿出了一份曲辕犁的图纸,交给了双手颤抖的村长。
并且,工吏还当扬拿出了所有曲辕犁的配件进行组装,一些脑子灵活的村民们,也能记得个四五成,之后再根据图纸上的说明,日后自己有材料,就能自个动手造出曲辕犁。
在白石村宣传完了曲辕犁的好处后,王府的工吏又出发前往下一个村子,开始又一轮的宣传。
每离开一个村子,都是伴随村民们对安王爷最为虔诚的感谢声。
“多谢王爷……”
“王爷是大善人……”
“王爷是天上的神仙……”
“……”
与此同时。
安王府内,谢临朝在将封地的所有账本交给新鲜出炉的“财政部大臣”桑弘羊后,便同诸葛亮、张居正、郭嘉三人组成的“内政部”,对封地的发展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其中,三人的职权又有所侧重。
郭嘉负责军事上的对接,尤其是百川关边关军那边正在热火朝天的招收新兵,必须要紧盯着那边的情况。
诸葛亮负责管理封地内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升迁调任,同时也时刻注意封地之外、京城那边的动向。
最后的张居正,初来乍到,对封地的各项事务和人员都不太熟悉,谢临朝便让他暂且当诸葛亮的副手。
等张居正了解完陇西郡的情况,谢临朝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