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汉初三杰45

作者:猫猫柠
    {韩信的情商真的很低,他的情商大概都增添到智商上了,之前刘邦带走他的兵符还没给他教训啊!}
    {楼上,我觉得韩信很可能连刘邦为什么要拿走他的兵符都不清楚!}
    {当时的荥阳真的很危急,刘邦在荥阳被困了差不多一年多!}
    {韩信这个上书的时机太不凑巧了,不管韩信有没有要挟制称王的意思,在刘邦看来,都是在威胁他!}
    {韩信对刘邦还是很忠诚的,只可惜当皇帝的疑心病都很严重!}
    {韩信!你小子竟然这么会说话!这种话怎么不拿去给刘邦说啊!你说给敌军的人听有什么用!}
    {你们说,要是汉高祖刘邦真的听见了韩信的这些话,他会怎么想?还会猜忌韩信吗?}
    {这个谁也不知道啊。还是得看当事人怎么想!}
    {话说刘邦竟然真的不拿合约当回事啊!}
    {两人的想法不一样,项羽是受到了典型的战国时期的教育长大的,对他来说,天下分为好几个国家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他能够欣然接受与刘邦、韩信三分天下。}
    {刘邦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没有变,他就是想要像秦始皇那样,坐拥整个天下!}
    {这么一说,刘邦撕毁合约还挺正常的!}
    {那是,宋朝多少人都希望大怂能够主动自己撕毁合约,只可惜,大宋从来就没这想法,要么就是严格按照合约办事,要么就是金国撕毁合约!}
    {别提大宋,心肌梗死了!}
    汉高祖刘邦看看自己身边高昂着头,神情高傲的韩信,罕见的露出了些许惊愕。
    不是,韩信还真的对他这么忠心啊?他还以为韩信早就想要谋朝篡位了呢!
    当初韩信在他被困荥阳的时候上书想要求王位,真的让刘邦很恼火。
    这个恼火并不是针对韩信想要封王,而是韩信提出这个要求的时间!
    在这种危急时刻不来救援,反而要求封王,怎么看都是在威胁他吧?
    刘邦当时接到信的时候,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想法就是:韩信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要求封王?现在的起义军们的领头人都是诸侯王,韩信这么做,是不是想要脱离汉军自立?
    一旦韩信自立,以韩信领兵作战的能力来说,基本上没人能够拦得住他!
    自己这边的情况这么危急,韩信不来救援,是不是想要拿刘邦和荥阳的安危作为筹码来要挟刘邦为他封王?
    若是自己的不给他封王呢?韩信是不是就真的不来救援,任由他被项羽的楚军消灭?
    刘邦当时最想知道的是:韩信,到底还忠不忠心?
    鉴于韩信的这一系列做法,其实刘邦本人是倾向于韩信已经不再忠诚于他了,后来撕毁合约,约定共同抗楚,其实就是刘邦给韩信的一次机会。
    一次证明自己仍旧忠诚于刘邦的机会!
    谁能想到,既没有支援刘邦,也没有按约前来的韩信,竟然还真的是大汉的忠臣?!!
    刘邦震惊了!
    “所以你那个时候其实并不想给我封王?那个时候就已经想要实行郡县制了吗?”
    韩信很是困惑,你不想给他封王早说啊!
    刘邦被韩信问的哽住了,他还能怎么说,他能说他当时在怀疑韩信的忠心吗?
    项羽派来游说韩信的人可是被韩信打发走了,还说了那样一番肺腑之言,这让他怎么说的出口!
    看着刘邦有些尴尬的脸色,韩信总算是聪明了一回,眼眸瞪大,竟无端的显现出了一种清澈的无辜和委屈:“你那个时候就在怀疑我?”
    “咳咳咳!”流氓如汉高祖,此时竟也被问的哑口无言。
    不过嘛,这件事还是韩信的责任要大一点,只要我反问的快,黑锅就不可能被扣在我身上!
    刘邦只是尴尬了一瞬间,立马恢复了原样,反问道:“可是那个时候你确实没有来救援荥阳哎!明明朕都已经处于那么危险的境地了,结果,韩信你作为朕身边最得用的大将军居然不来救朕!”
    汉高祖刘邦说着说着,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语气中甚至带了一种嗔怪:“还有后来,我们明明约好了要一起攻打项羽的,彭越不来也就算了,怎么连你也不来啊!害的我被项羽打的好惨!!”
    韩信也被反问的哽住了,他能说他虽然没有不忠之心,但是当时确实是想要趁机要一个王位,抬高一下身价吗?
    那当然是不行的!
    彭越在一边原本静悄悄的隐身看戏中,结果没想到冷不丁就被踹了一脚。
    陛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什么叫作彭越不来也就算了?我怎么了?我在建立大汉的过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好不好!
    我明明也很重要!!恶龙咆哮.jpg
    彭越运气,脸色憋得发红,左看看刘邦,惹不起,右看看韩信,也惹不起!!
    算了,彭越垂头丧气,鼓起的腮帮子又缩回去了。
    刘邦的心思,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萧何是最清楚的,萧何最擅长内政,凡是跟制度啊、钱粮啊之类的有关的事务,刘邦都是要跟萧何商量的。
    但是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还是大汉建立之后,两人才开始商议的,之前根本就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
    萧何心道:陛下哪里能想得那么远啊!
    项羽勇猛,就算是陛下自己,当时也不清楚他们这支起义军究竟能不能走到最后,所以那个时候琢磨到底是应该是使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实在是为时过早。
    只不过当时的起义军们都想要封王,显然大部分的起义军首领都希望采用分封制,陛下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当然也是分封制的拥护者。
    等大汉建立之后,他们才能知晓当初的秦始皇和李斯究竟拥有怎么超前的目光。
    郡县制确实是比分封制要好的多,毕竟陛下登基成为皇帝之后,马上就感觉到了来自诸侯王的压力。
    刚刚分封没多久,刘邦就开始找他商量削藩的事情了呢!黄豆微笑.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