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三个月

作者:心怀梦想必有远方
    看到陆军暂时没办法取得胜利,只能让陆军根据目前的情况做出相对应的选择。连关东军都无法击败对方,其他部队也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
    国内其他人的想法就越来越多了,连强大的关东军都只能在大同方向防守。这让无数的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投奔李云龙的部队。
    别人还好,尤其是原来的东北军,简直将李云龙视为了救世主。成建制成建制的投靠了李云龙。虽然都是小部队,可架不住数量众多。一心想让李云龙带着自己打回东北老家。
    没有人不想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解救那些被日本人压迫的亲人。尤其是曾经17路军旧部,在杨虎城将军的授意下,几乎都投靠了李云龙。
    17路军哪怕经历了很多战争,可依旧还有3万多的部队。这对李云龙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原本还有些担心小日本,有了这3万的部队,李云龙也不再担心关东军会南下了。
    有了这8万的援军,自己的实力不降反升。虽然暂时没办法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但也足够应对眼前的小日本。
    为了让这些人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李云龙直接在大同附近练兵。想要拥有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就必须让部队有一段时间去熟悉新的武器。连武器都不熟悉,怎么和日本人一较高下。
    上次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损失,除了部队没有打过大仗,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坦克兵并不熟悉坦克的应用。
    部队是仓促之间成立的,根本没有太长时间让他们进行多兵种配合,同时他们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战。既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李云龙就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实战就是最好的练习。
    就在李云龙练兵的时候,无数敌战区的老百姓纷纷逃了出来。尤其是太原的百姓在知道情况后,纷纷绕开了太原城,通过其他路径逃到了李云龙这边。
    谁能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更没有人想被压到城头去做活靶子。逼的没办法的老百姓只能离开故土。最好的去处就是太原城外八路军的领地。
    因为那里是人民的队伍。就算去其他国军占领地区,也不需要时刻担心被日本人迫害。
    很多老百姓都是一家一家迁往其他地方。有些地方甚至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往外搬。
    这让李云龙获得了大量的人口,短短一个星期内居然获得了近100多万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兵源,也有了工人。
    很多人都有亲人死在了小鬼子的手里,大家对服兵役并不抗拒。不只是太原方向的老百姓涌入八路军领地,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疯狂的涌入八路军的领地之内。
    看到老百姓纷纷出逃,日本人不得不横加阻挠。一旦老百姓都跑光了,自己占领城市又有什么用?
    很多城市都实行了只进不准出的政策,虽然能够有效的阻止城市居民离开,可对于农村地区的控制力却形同虚设。
    小鬼子如果敢将部队派往农村,或者一些偏僻的地方,就会遭到八路军的猛烈攻击。
    驻扎在大同的李云龙,也没办法发起有效的进攻,因为对方有着庞大的兵力。和对方硬碰硬绝对不是什么好办法。巨大的伤亡让李云龙也有些心痛。
    大规模的战斗虽然没办法进行,可小规模的战斗却在不断上演。除了李云龙的主力没办法行动外,其他地方的部队依旧像原计划中一样对整个华北地区进行了破坏,并且夺取了很多不小的城市。整个华北都几乎成了八路军的地盘。
    以整个山西为中心,国共两党不停的在进攻小日本。这让小日本不得不不断的收缩防线。广大的农村地区不断被光复,老百姓的抗日热情被发扬到了极致。
    李云龙主力部队虽然在大同,可根据地内的建设却没有就此停止。工人熟悉完设备后生产力就会得到提高。由于李云龙打了好几场胜仗,加入到根据地的人也从来没断过。
    随着功能越来越多,产量也在不断的扩大。无数的武器被运到了其他部队,八路军其他部队的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一支一支现代化的部队出现在了八路军这边的编制内。
    在李云龙不知道的情况下,赵刚又组建了好几支部队。
    为了迅速补充有生力量,李云龙对大同附近的日军发起了进攻。一边进攻一边不断的收编其他部队,尤其是那些有心反抗的东北军。
    在收编部队的同时,又在不断的掺沙子,将损失惨重的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重新组织了起来。
    尤其是在知道赵刚又在根据地里组建了10个步兵团后。立刻就将其中5个步兵团调了过来,将他们补充到了其他部队中去。
    剩下的骑兵也被李云龙慢慢的转换成了装甲兵。骑兵确实有些用,可在大兵团作战和以后的作用中会越来越小。
    既然明知道骑兵的作用会越来越小,那不如多组建一些装甲兵。趁着自己现在没什么事,将他们彻底转换成真正的装甲部队。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李云龙的实力不减反增。本只有15万人的李云龙迅速膨胀到了25万。还只是李云龙本部的人马,如果算上根据地的力量,李云龙的部队突破到了30万。
    同样膨胀的还有八路军其他部队。不算李云龙这边的力量,八路军的部队也从30多万扩充到了50多万。陕甘宁地区和新四军的力量也在不断膨胀。
    所有力量加起来已经突破了120万大关。唯一有些不太完美的,就是很多部队都没有枪支弹药。
    哪怕拥有不少的兵工厂,可八路军这边的膨胀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武器生产根本赶不上部队扩充的速度。
    随着八路军这边的力量不断增强,小日本这边也只能在东北不断的征兵。梅津美治郎在东北地区强行征调了30万部队。这些部队同样面临着八路军这边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缺少武器弹药。
    美国海军也不是吃素的,哪怕日本海军同样强大,可海上并不再安全了,不管是运兵还是运武器弹药,都会随时遭到美军的攻击。
    日军每次的补给都会受到干扰,其中有一大部分的武器弹药都会石沉大海。要将后勤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到中国,变得十分困难。
    日本大本营已经后悔同意海军的战略了。这几个月日军不但没占到什么便宜,还连续吃了好几场大亏。
    战争不是你想结束就能够轻而易举结束的。美军的工业基础比日本更加完善。美国的战争机器转动起来之后,能够完全碾压日本。
    为了进一步限制日本的力量,发展海战的同时,美军也将一批又一批的物资运往了中国。
    这让国民党这边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不止中央军这边的武器得到了更新换代,甚至还将很多落后的武器,给了其他的地方武装。
    美国和日本并没有任何的领土冲突,陆军装备暂时用不到。那还不如将武器给中国,让中国部队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美国的这一举动让日本的处境变得极为尴尬。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战争,日本国内也不得不继续征兵,支援其他战场。
    很多在校学生都应召入伍,为了彻底封锁中国的生命线,日本加大了对东南亚的力量。因为只要没有了国际援助,中国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