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冒充买鸡客
作者:漫漫长夜路
贺寒的声音带着一股子浓浓的挫败和懊恼。
贺母跟贺盈一听这个,心疼得要命,两人自顾自说着,完全不顾旁边的贺寒。
只有杨柳,她伸出手,盖在他放在炕桌上的大手上。
“死了就死了呗,这有啥?”
“谁干事还能一回就成的?”
“咱们头一回干,没经验,交点学费也正常。”
她知道他心里难受。
不仅仅是钱的事。
更是他憋着一股劲,想干出个名堂来。
想让她过上好日子。
这头一炮没打响,对他打击肯定不小。
“钱没了可以再挣。”
“重要的是,咱们得知道这鸡苗是为啥死的。”
“是冻着了?还是喂的东西不对?或者是生病了?”
“找出原因,下次注意点,肯定能养好。”
贺寒好像被她的几句话,轻轻抚平了些。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重重点了下头,“明天我就去找人问问。”
第二天是个周末。
吃过早饭,杨柳放下碗筷。
“贺寒,走。”
“干啥去?”
“买鸡苗啊,总不能死了就不养了吧,正好咱去别的养殖场转转,看人家是怎么操作的。”
两人说走就走,走了半天的路程,终于到了镇上。
这一次可不能再像上次那样瞎摸索了。
必须得找个懂行的人问问,学学人家是怎么养的。
“贺寒。”
贺寒侧过头,阳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嗯?怎么了?”
“我觉得咱们得学点真本事,不然这批可能还得交学费。”
贺寒眉头蹙了一下,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难处,上次鸡苗全军覆没的打击,他还没完全缓过来。
“那,去哪儿学?”他声音有点闷。
“咱们去趟红星养殖场。”杨柳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像是在分享什么秘密,“就咱们之前打听到的那个,十里外最大的那个。”
“去那儿干啥?”贺寒有点没跟上她的思路。
“去买鸡啊!”杨柳狡黠地眨了眨眼,“咱们就装成开饭店的,说要长期大量订购鸡。这样,不就能光明正大进去看看,顺便‘不经意’地问问他们是怎么养得这么好的?”
贺寒看了杨柳一眼,看她眼神里的笃定和那点藏不住的小机灵,他不禁笑出了声。
“行,听你的。”
两人说干就干,也不怕多走这几步路了,找人问清楚红星养殖场的具体位置,又马不停蹄地朝着十里外的方向赶了过去。
还没走到跟前呢,一股浓郁的鸡粪混杂着饲料的味道就先顺着风飘了过来。
等绕过一个土坡,走到近前。
好家伙!
这阵仗可真不小!
一排排红砖盖的鸡舍,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少说也有七八间,屋顶上还有那种转悠的通风口。
跟他们那个破砖窑改的小厂房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还有工人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在里面忙碌的身影,进进出出的。
这规模,在他们杨家村,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贺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跟人家这一比,自己的养殖场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儿似的。
杨柳赶紧快走几步迎了上去,结果就被门卫拦了下来。
“你们是干什么的?”
“同志,你好!打扰一下,请问你们这儿谁负责对外销售啊?”
门卫抬眼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
“你们要买鸡?”
杨柳笑得更热情了些,往前凑了半步,“对,我们在镇上开了个小饭店,生意还行,用鸡量大。听人说你们红星养殖场的鸡养得最好,肉嫩蛋香,就想过来看看,要是合适,打算长期从您这儿进货。”
门卫态度立马就热情了不少。
随后他把两人放了进来,又叫来管事,把情况大体给管事的说了一声。
管事的上下打量了杨柳跟贺寒,“你们跟我来吧。”
管事的带着杨柳跟贺寒进了鸡舍。
看着各个肉肥的鸡仔,杨柳眼睛都亮了。
“同志,我们做饭店的嘛,最看重的就是食材的品质和安全。就想多嘴问一句,您这鸡,平时都喂些什么好东西啊?”
那管事的听了这话,不仅没起疑心,反而觉得他们挺有责任心,全都跟他们说了。
从饲料配方的重要性,说到鸡舍通风、光照、温度控制,再到雏鸡的护理和常见病的预防。
贺寒的眼睛则更多的是盯着远处那些正在忙碌的工人。
看他们怎么熟练地撒料,怎么清理鸡粪,用的什么工具,动作麻利又规范。
跟他们之前手忙脚乱的样子一比,差距太明显了。
人家这每一个环节,看着都有门道。
杨柳又巧妙地问了几个关于雏鸡保温的具体温度,还有小鸡拉稀、蔫巴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处理的问题。
管事欲言又止,忍不住怀疑道:“你们是开饭店的还是养鸡的?”
杨柳看到对方起了疑心,立马就不问了。
“这鸡也看了,我带你们去见见我们场长吧,价格什么的都是他说了算。”
“那敢情好啊!那就麻烦同志带我们去见见场长,我们正好也想问问长期合作的细节。”
贺寒在她身后,没吭声,只是默默跟着。
他手心有点潮,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种假扮别人、跟人耍心眼的事儿,他天生就干不来。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像是踩在棉花上,随时都可能摔跟头。
可看着柳儿那势在必得的样子,他又只能把担心压下去,跟着她走。
管事领着他们绕过鸡舍,往里走了几步,进了一间单独的红砖房。
推开门,里面收拾得挺干净。一张挺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个穿着的确良白衬衫的中年男人。头发用头油抹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场长,这两位同志是镇上开饭店的,想来咱们这儿订鸡,以后打算长期合作。”管事恭敬地介绍道。
场长闻言,抬起头,从杨柳到贺寒,仔仔细细地扫了一遍。
“镇上哪家饭店啊?叫什么名字?我没怎么听说过镇上新开什么大饭店?”
来了!
果然,场长比管事难对付多了!
她脸上努力维持着自然的笑容,脑子飞快地转着:“我们店小,刚开张,叫‘迎客来’,就开在西街那边,地方不大,所以才想先找个靠谱的鸡源,保证食材质量。”
场长扶了扶眼镜。
“那你们店,一天大概需要多少只鸡啊?”
杨柳故作轻松地说,“大概十来只吧?等以后客流量大了,肯定会加量的!”
一天十来只鸡的用量,也值得大老远跑十里地,亲自上门来考察?
刚才管事过来汇报,可说了这两人对养鸡的技术细节问得特别仔细,从饲料配方问到鸡舍通风,再到雏鸡保温和防疫,简直比他手底下刚上岗的技术员还上心!
他心里冷笑一声。
这两人,八成是挂羊头卖狗肉,根本不是什么饭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