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石佳氏?三十五
作者:z吖吖鸦鸦
弘昕的建议果然收效显著,时人皆重名声,胤禛适时递上建立功德石碑的奏章,一经批准,立即引起巨大反响。
众多官员与商人纷纷寻门路,渴望能参与其中,一展慷慨。
胤禛目睹那些为求捐献机会而挤破头的官员与富商,内心冷笑连连。
那些拖欠国库银两的官员,此刻正四处奔波,急于清偿债务,以便获得捐资的资格。
尤为显眼的是,几位平日与八爷党关系密切的官员,秘密聚会,企图借此功德石碑之事,给胤禛设下绊脚石,削弱其势力。
但他们未曾料到,胤禛早已部署人手,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黄河水灾的救援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胤禛亲自指挥物资调配,监督救援工程的进展,确保每一分资源都能精准送达灾区。
功德石碑的落成,吸引了大量善款与物资涌入灾区,水患逐渐得到控制,百姓生活亦开始好转。
康熙对胤禛的卓越处理能力大为赞赏,于朝堂之上屡加表扬。
胤禛明白,当前夺嫡之争愈发激烈,不宜过于张扬,以需要休息为由请假,携后院女眷和孩子前往庄子上暂避风头。
沁窈和孩子们跟着胤禛来到庄子上,玩嗨了。
胤禛办差回来后,就不得安宁,沁窈这里都有人递帖子要上门拜访,沁窈可不乐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一个也没见。
胤禛在庄子上没待多久就被叫回去了,沁窈虽想留下多玩几日,却也无可奈何,因福晋并不乐意久留此地。
众人只能依依不舍地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跟随返回。
乌林珠满脸不乐意,问道:“额娘,我们就不能多留几日,在这庄子上好好玩玩再回去吗?”
沁窈温柔地解释道:“不能哦,额娘身为后院女眷,不能长久留在外头。至于你们,你们阿玛定是不放心的,所以也不会允许的。”
乌希哈在一旁附和道:“还是弘昕他们更自由些,能时常跟着阿玛四处走走。”
沁窈轻叹一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清朝对女子的限制颇多,不然额娘又怎会舍得让你们通过嫁人来争取自己的权力呢。”
康熙四十七年,沁窈想到不久后就是第一次废太子,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这两年间,太子似乎看清了些康熙的态度,行事变得谦逊低调了些,只是作用不大。
太子背后的势力没有丝毫收敛,太子的转变反而更加触动了康熙的敏感神经。
这次巡视塞外,胤禛被留下监国,而弘昕和弘旭则被康熙带在身边随行一起前往蒙古。
沁窈心中暗自揣度,此番安排似乎别有深意,她隐隐觉得,两个孩子更像是被用作牵制胤禛的筹码。
沁窈没想到两个孩子塞外之行,还做了一件大事。
白蓝:“主子,二爷(达春)传来密信。”
沁窈拿过密信看了一遍,“两个臭小子出息了,这种事情都敢参与,要是被发现后果沁窈都不敢想。”
塞外蒙古,胤礽大帐内,弘旭满脸关切地询问:“二伯,你没事吧?”
胤礽的脸庞被绷带紧紧包裹,整个人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脆弱气息。
他轻声回答:“我没事,如今算是彻底解脱了。这几年,我无数次心存侥幸,以为皇阿玛不会对我太过残忍,可事实证明,一切都只是奢望。”
“如今,我和弘皙都面容受损,彻底对他没有了威胁,他也该安心了吧。”胤礽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与无奈。
弘旭望着胤礽那仿佛随时可能破碎的模样,眼中泪水朦胧,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他哽咽道:“二伯,其实弘皙用不着也受这份罪的,您……”
胤礽打断了弘旭的话:“弘旭,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弘皙被你皇玛法宠大,哪怕我受到打压,他也从未受到影响。就算我退出夺嫡之争,弘皙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以他的才智,怕是如今的弘昕,他都不是对手,更别提我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了。何必让他继续抱有幻想,还不如直接绝了他的机会。”
弘旭心中暗自感叹,不愧是从小被帝王培养长大的孩子,看待问题如此透彻。
然而,弘旭并不知晓,若是没有他们的介入,胤礽即便被两度废黜,也未能如此安然脱身。
胤禔气急败坏,对着跟随的人怒吼道:“到底是谁干的!为何老二与弘皙的脸竟被毁了?赶紧彻查,看看我们手底下的人有没有参与其中!”
康熙未曾料到,以往巡视塞外皆平安无事,此番行程却遭遇重创,小儿子不幸病重离世。
而他寄予厚望的太子与心爱之孙面容受损。这一切变故来得如此迅猛,令他至今难以平复。
他心中疑云密布,揣测是否诸子之中有人暗中作梗,然经彻查,真相竟是准格尔部意图行刺于他。
结果撞见穿着黄色衣袍的太子,被误认了,幸亏巡逻的侍卫离得不远,听到打斗及时赶到,否则他的太子孙子恐性命难保。据传险些受伤的部位不是脸,而是脖子。
从他们脸上的伤口位置,清晰可见当时的凶险程度。他是不满胤礽威胁到他的皇权,但是他从未想过让儿子去死。
康熙的怒火难以平息,转而针对那些与太子存在竞争的儿子们,“来人,命那些逆子全部到御帐外跪着。”
胤禔接到康熙的传唤,心中暗叫不妙,即便此事非他所为,恐怕也难逃迁怒。
这两年间,他已经察觉到与老二的争斗,最终下场恐怕不会好,而今老二算是劫后余生了。
自己却陷入了两难境地,胤禔不禁遐想,怎么没人来刺杀他呢,或许他也能想法子脱离夺嫡争斗。
念头一转,胤禔心生一计,暗自思量,或许刺杀之举并非不可行。
随即,他召来一名心腹,低声交代了几句。心腹面露难色,但在胤禔的坚持下,终是咬牙应承,于当日下午着手安排。
面对前来传话的侍卫,胤禔故作镇定道,“稍等片刻,容我换身衣裳。”
传话的侍卫闻言一愣,心中暗叹直郡王的胆色,皇上此刻正怒火中烧,这位爷竟还敢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