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蠢蠢欲动的西夏
作者:一笔长生
驾!驾驾!
一封临安府发出的国书,终于在这天抵达了西夏王庭!
“陛下!”
“宋帝传来国书,请陛下过目!”
李乾顺看过了宋帝的国书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交给宰相嵬名阿吴阅览。
目前李察哥还在回国的路上,没有了人制衡嵬名阿吴,这位宰相的权势有了明显的扩张。
“陛下!”
“这是好机会啊!”
嵬名阿吴扬着手里的宋国国书,振奋道:“既然宋帝主动将陕西诸路割让给我朝,何有不收的道理?”
“汉人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汉人还有一句古话,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
李乾顺扫了眼嵬名阿吴,有些不悦,冷声道:“我们大夏国难道就没有古话了吗?”
“额···”
嵬名阿吴还真琢磨了一下,尴尬道:“这个还真没有。”
“不!”
很快这位宰相便意识到自己被带偏了,当即又回到了这个话题上。
“陛下,臣要说的不是这个。”
“眼下宋帝既然愿意将陕西诸路割让给我们,这叫名正言顺。”
“正是出兵的好机会啊!”
“宰相!”
“你要知道,现在晋王还在宋国境内!”
李乾顺不希望打仗,起码在能和谈的前提下,他是不愿意打仗的。
一旦打仗,就是劳民伤财。
哪怕打赢了,很大程度上也是亏的。
“···”
嵬名阿吴低下了头,他意识到国主并不愿意开战。
但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
这位宰相的背后有金人的支持,一旦开战,取下陕西诸路后,他在西夏国的地位,便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晋王李察哥便再也无法制衡他。
甚至有金人的兜底,便是国主李乾顺也得给他面子。
所以一旦有机会,嵬名阿吴就迫不及待想要攻打大宋。
眼下大宋一番国书送来,主动要割让陕西诸路。
这都不要嘛?
见嵬名阿吴不说话,李乾顺缓和了语气,继续道:“宋帝传来的这份国书,目的很明显。”
“借刀杀人罢了。”
“他希望借助我们的手,去牵制靖北王。”
“若是宋国真的可以将陕西诸路拱手相让,朕自然愿取。”
“可眼下陕西诸路的实际控制权,在靖北王手里。”
“宋帝这是慨他人之慷,让我们和靖北王交恶。”
“可是陛下···”
嵬名阿吴解释道:“靖北王的要求是让我朝称臣,但对于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
“称臣就意味着得罪金人。”
“晋王虽然去谈判了,可结果未知。”
“若是谈判不成,不还是得开战吗?”
“彼时打,不如此时打!”
“立即开战,打宋人一个措手不及!”
“···”
李乾顺没有接话,但在这件事上,他并没有立即表态。
而是采取压制的手段。
往后面拖。
就这样拖着,转眼间又过了三天。
金人的使者来到了西夏国!
得知消息的李乾顺,亲自出宫相迎。
礼遇至极!
“天使前来,有何指教?”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爸爸。
强者才配谈仁义!
哪怕你是皇帝,也一样。
自古皆如此。
“陛下!”
金使脸上带着似乎与生俱来的骄傲,开口道:“我大金国的都元帅命你们立刻出兵,攻打陕西诸路!”
“你们出兵后,我大金国的天兵会配合你们。”
“到时候一旦打下来,原本由我大金国占领的陕西北路,也可以送给你们。”
听到金使抛出的这个诱惑后,李乾顺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宋帝主动割让陕西诸路一事,已经让这位西夏国主动摇。
而此时金人亲自派遣使者前来。
而且许以厚利。
攻取陕西诸路一事,在此刻似乎已经成了定局。
宰相嵬名阿吴的脸都快笑烂了,连忙将金使请到了驿馆休息。
不仅好吃好喝招待着,而且还安排了西夏国最好的女人。
西夏王庭内;
李乾顺召集大臣,正在商量攻取陕西诸路一事。
是否出兵,已经没有悬念了。
眼下已经有了足够的利益,这时候还不出兵就是傻子。
李乾顺并不是对大宋有感情,作为国主,他需要在中间权衡利弊。
如何做,才可以将利益最大化。
至于嵬名阿吴和李察哥两人的小九九,他都知道。
同时他也要制衡。
“陛下,臣认为应当立刻出兵!”
“趁着现在宋人还处在和谈的状态中,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不可!”
作为晋王,李察哥朝中也有不少自己的人。
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这些心腹都在和嵬名阿吴做着斗争。
奈何实力太弱,根本无法制衡这位宰相。
但眼下这个节骨眼,这些亲信也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晋王尚在宋国境内!”
“就算要打,也得等晋王回来!”
嵬名阿吴瞪了这位大臣一眼,继续进言道:“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推算时间,晋王这时候应该已经离开了汴京城,恐怕都快要回到了大夏国。”
“这时候出兵,是最好的时机。”
“若是等宋人反应过来,要想攻取陕西诸路,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嵬名阿吴!”
亲信大臣瞪圆了眼珠子,发狠地盯着嵬名阿吴,咬牙切齿道:“你明知道晋王尚在宋国境内,此时发动战争,你是不是故意要害死晋王!”
“胡说八道!本相没有这个意思!”
“你就是这个意思!”
“我告诉你,若是晋王有闪失,我就是血溅三尺,也要给晋王报仇!”
嘶!——
见这位亲信大臣做出要玩命的姿态,嵬名阿吴吓得连连后退数步,说话的语气也软了下来。
哥们儿。
政治斗争,都是软刀子杀人。
你特么玩什么命啊!
嵬名阿吴在保持安全距离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盯着这位大臣。
“行了!”
“都别吵了!”
国主李乾顺抬起手,止住了大臣们的争论。
“朕已经决定了,整顿大军,调集粮草!”
“待晋王回国,立刻对宋国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