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章 地表战1
作者:密云不语
敌人第一次进攻,每处高地都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两处高地冲锋。
居高临下的战士们则对敌人猛烈射击,机枪的枪管都快打红了。
战士们面对敌人,远点的用机枪步枪打,近点的用冲锋枪扫射,再近的就用手雷和手榴弹招呼,一时间打得米国佬人仰马翻。
阵地上的战士们也出现了伤亡,但是每处阵地上都是伤亡一名战士,坑道里就往阵地上补充一名,始终保持着阵地上的作战人数。
敌人的进攻势头瞬间被打了回去,只在战场上留下一地的尸体。
愤怒的敌人又开始炮击志愿军的阵地,但是战士们早就躲回了坑道,敌人的炮火炸了个寂寞。
敌人稍作休息,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但是各处志愿军阵地上的火力不见丝毫减弱,依旧打得米军尸横遍野。
两次进攻不利,米军暂停了进攻,此时已近正午,敌人停止了炮击,准备午饭之后再战。
趁着这个时机,志愿军各阵地也把打了半天的战士们换了下来,由养精蓄锐的同志们接替了他们的作战位置。
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米军进攻的两个营均损失超过了七成,已经无力再战了。
米军非常忌讳部队被整建制消耗,敌人只能把这两个营调往后方补充休整。
下午一时三十分,米军再次对我志愿军发动猛烈的炮击,还出动了近二十架B一26轰炸机进行投弹,火力密度甚至超过了上午。
由于地形的限制,敌人每次最多也只能出动两个营进攻,于是敌人的这次进攻再次被击退。
一直打到天黑,敌人的火炮不能发挥作用,只能停止对这两处高地的进攻。
当战场上的敌人再次狼狈退走之后,看着敌人已经逃出有效射程,志愿军战士们才停止射击。
何雨梁在坑道里看着报上来的伤亡名单,共牺牲十七人,负伤四十二人,其中伤重不能再战的十九人。
对于这个伤亡,何雨梁还算满意,而且趁着敌人没有炮击,牺牲和重伤的战士都被送下高地了。
师长趁这个时机再次给何雨梁补充了一个连的兵力,让他手中的可用兵力不减反增。
同时运输队也向两处高地紧急补充了一部分武器弹药,特别是537高地,一天打下来,他们发射子弹近四十万发,手雷手榴弹也用了近万枚。
而敌人一方的损失就大多了,光遗弃在前线的尸休就超过了八百具,加上拖回去的尸体和带伤跑回去的,总伤亡人数超过了一千五。
原本米军计划攻下这两处高地,最多付出二百人的代价,可是这一天打下来,没取得任何进展不说,损失也大大的超过了预期。
这个结果令米军指挥官简直无法忍受,恼羞成怒的敌人第二天一早,就展开了比前一天更为猛烈的炮击。
敌人的轰炸机也出动了三十架之多,两处高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整个地表的泥土都被翻了个遍。
这回米军学聪明了,进攻的步兵换成了南棒士兵,以图用他们来消耗我军的弹药及人员。
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黄晨,南棒子一个步兵团生生的被打残,只能步咋天米军两个步兵营的后尘,转入后方补充休整。
而防守的志愿军也打没了近半个连,得到伤亡报告的何雨梁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估算了一下,照这么打下去,如果每天的战斗都这个激烈,他手中的现有兵力撑不到半个月!
趁现在还没任何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何雨梁立刻与师部联系,要求再增派两个连,这是坑道能容纳部队的极限了。
但是坑道中物资充足,按照今天的战斗强度,何雨梁觉得再打一个月都没问题,何况他自己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夜间出击,去找找敌人的晦气。
而此时的米军指挥部,驻南棒“联合国军”司令范佛里特正在大发雷霆,对前线部队的表现大为不满!
只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也只能用炮火开路,试图用密集的炮火抹去地表的一切生物,从而轻易占领两处高地。
于是乎,仗打到第三天,志愿军的阵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炮击,其火力密度超过了二战的最高水平,从而诞生了一个名词:范佛里特弹药量。
然而,令“联合国军”大跌眼镜的是,无论他们的炮击有多猛烈,每次步兵冲锋时,志愿军的阵地上总会冒出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就连火力也没丝毫的减弱。
而这一天打下来,南棒子军又填进去半个团,不过他们也并非全无收获,最起码他们知道了志愿军利用坑道躲避他们的炮火。
只是知道了志愿军的战法是一回事,怎么对付他又是另外一回事。
“联合国军”想用飞机侦察坑道的出口都不行,因为战场上硝烟弥漫,有时能见度都不超过一百米。
敌人最后也只能用曲射炮轰击志愿军的阵地,希望这样能大量杀伤对手或者炸塌坑道入口。
只是敌人在没占领任何表面阵地的情况下,想对付藏在坑道里的志愿军也是力有不逮。
最后还是一名米官指挥官想出了个阴招,让南棒兵跟着徐进弹幕冲锋,而弹幕和南棒兵的间隙只有百来米。
还有更狠毒的就是,米军在南棒兵冲到离志愿军阵地五六十米时,就对志愿军阵地进行无差别覆盖。
敌人这招一出,志愿军的伤亡急剧上升,点然,作为炮灰的南棒兵死得更多。
到了20日,“联合国军”见两处高地久攻不下,米军动用了30架B-26轰炸机对这两处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同时还组织了三百门大口径火炮和一起对我军阵地进行轰击。
而米军的四十辆坦克因为地形限制,不能发起冲锋,却也抵近了高地,作为固定炮台,直接支援步兵的进攻。
而为了一举拿下高地,敌人一次性出动了三个步兵营,在宪兵队的督战下,对我方阵地发起了波浪式的轮番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