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般若寺前,儒修与道士
作者:腊月里的萝卜
无他,休说说话了,连灵智都没有。
“此次贫道可不会再让尔逃了!!”。陈阳神情淡漠,先去寻到柳娘,交代离京的事,翌日清晨便领着白鱼儿离京。
时隔两年,他已有两万七千年道行,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术,除了少许,堪称天地造化的天罡三十六法,其余皆已习得。
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蹦跶,真当他奈何不了这佛陀!
……
数日后,大夏丘离守府,八十里外有一山。
其山高有千丈,山峰直入天际,劈天裂云,甚是雄伟。
夜里三更,明月清寒。
山峰石如镜面,映射下大片月光,使那立于山脚的般若寺,多添几分庄严之意。
般若寺庙门前,两个守夜的和尚,昏昏沉沉的打着瞌睡。
“此地便是般若寺”。陈阳呢喃自语,施展腾云驾雾,悄无声息落在般若寺外。
他这一路走走停停,斩过妖,救过灾,还剑平一山,救洪水泛滥。
陈阳法目张开,隔空扫过般若寺。
供奉净善的大殿,泥塑高十五丈,虽眼眸无神,渡的金身暗淡无光,不过尚且能察觉到气息未改,纯如无暇碧玉。
另一尊大殿与其相映,里面供奉的是净恶,泥塑同高十五丈。
金身明亮非常,眼眸威武,隐约见脑后佛光。
不过以法目观之,方知那佛光多可笑,其下邪意盛的出奇。
“果真堕入邪道!”。陈阳衣袖无风自动,正要一剑劈了般若寺时,心中一动,不由侧目看去,心中不急出手。
……
三百丈外,一块光滑的巨石后,突兀的伸出四个脑袋,眼神贼兮兮的。
有二人瞥了眼守夜的和尚,立刻缩了回去,另外二人还一直盯着,眼神跃跃欲试。
“看什么看?莫不是没见过秃驴!!”。两只大手,猛地按下看个不停的二人。
“这般若寺也不怎么样啊”。
李明寒嘀咕一声,揉了揉脑袋。
守门的两个和尚,看着就不太聪明,道行也不高,还不如他修行两年。
就这般,当初遇见的小和尚,还有脸跟吹嘘,说什么,般若寺乃大夏第一寺庙,出过两位在世佛陀。
“小道一人,便可解决那两个秃驴!”。张白玉蜷腿而坐,头抬的高高的,一脸自信。
两个下三品和尚,他只需稍施法术,便可将其放倒!
“这些秃驴狡猾的很,莫要着道!”。徐风鼻孔哼了一声,双手环胸,一副过来人的模样。
他刚成名时,仗着善用死去大儒,亦或儒仙的名头,好与大夏的秃驴辨经,时常辩的那些秃驴哑口无言,急的抓耳挠腮。
那些秃驴辩不过他,只能背地里悄悄抹黑他。
待他老了,去教司坊当差,更是从道德层面阴阳怪气。
他有了道行,岂会再行辨经之事?
为了报复这些秃驴,时常夜里翻进和尚庙,一脚踹翻功德箱!
这种事干的多,大夏的和尚都学精了,刻意派平日不好好修行的小秃驴看门,让人放松警惕。
实则暗中布下阵法,只要一潜入进去,便会被庙中住持察觉到,且不会声张,而是悄悄喊醒庙里的秃驴,来个瓮中捉鳖!
这些个秃驴,也就看着笑眯眯的,实则打起人来,比那些武夫都狠!
“徐前辈,此话当真?”。
“小子,老夫岂能骗你?不信问问你师父”。徐风嘴角勾起,似笑非笑的瞥了眼张齐眉。
张齐眉面色有些不好看,坐在地上一声不吭。
想当初,他还未入一品,徐风跟一群和尚起了冲突,喊他夜里一起去找麻烦。
因他也与那群和尚吵过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谁料徐风在佛修圈子里,实在是臭名昭著。
那群和尚不仅早有防备,还喊了好几个寺院的上三品佛修!
当天夜里,徐风放倒庙前守夜的和尚,说是要巡视一圈,看可有漏网之鱼,让他先进去。
谁料他进去后,刚摸到藏经阁,一回头,乌泱泱来了十余个秃驴!
清一色上三品,还有个一品佛门高修,他想开口辩解,话还未说出口,那群秃驴双目通红,嘶吼着冲了过来。
那一夜,他被打的神智不清,凭天师府遁术勉强脱身。
徐风捡了个大便宜,趁着上三品和尚走完了,施展易容术,将寺庙里剩的和尚统统揍一顿。
踹翻所有功德箱,拿走一大堆经书扬长而去。
想到这里,张齐眉气的牙痒痒,恨不得一肘将徐风肘倒在地,狠狠的揍一顿。
净善佛陀暂且不提,净恶佛陀干的事,外人不清楚,般若寺的秃驴能不清楚?
那群秃驴定是风声鹤唳!
今夜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先进寺庙。
“徐前辈,般若寺的佛门高僧可不少,该怎么盗走两位佛陀的泥塑?”。
张白玉眉头微皱,般若寺名声在外,两位在世佛陀不假。
光是一品高修就有两个,二品,三品高修更是有十个!
若是硬闯进去,单凭徐风与张齐眉,恐怕不是对手。
“无妨,待我先行入寺,将上三品佛修引走!”。
此声传来,张齐眉眼神诧异,侧目看去,见徐风神情淡定自若,风吹白发轻晃,一脸的义不容辞。
这般气度,当得起一品大儒!
“齐眉道友信不过老夫的本事?”。徐风缓缓起身,低垂着眼帘,扫了眼张齐眉。
‘不对劲!’。
张齐眉眼神古怪,眉头紧皱成川字。
徐风何许人也?如何都不愿吃亏的主!
岂会提出主动引开般若寺的秃驴?
虽说他隐约察觉到,徐风有些不对劲,但就是想不明白哪里不对。
“此话当真?”。
“哈哈哈!!”。徐风闻言,不屑的笑了笑,白袍一甩,看向般若寺的眼神充满鄙夷。
“人道苍生危难之际,佛陀行妖魔道人之事,若无人将其公之于众,如何引得太清真君出手,覆灭大乘教!”。
“老夫修行多年,此番出京,非寻仙求道,而是不忍看苍生疾苦,虽此去凶险,但哪怕拼上这条命亦无妨!”。
徐风说这话时,语气平淡的出奇,仿佛是经历过生死的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