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挽回妖风损失

作者:南山小院
    随着天色逐渐亮起来,地里面的农们也越来越多,瞧见自家地也没能幸免,被狂风摧残过后一副惨不忍睹的样子,脑袋嗡嗡的。
    有不少人像秦大伯一样,把倒了的麦子和油菜扶起来绑好,尽力挽救。
    往日里,这个时间村子里面家家户户都冒起了炊烟,女主人们和夫郎们在厨房里面做饭。
    等着吃完早饭之后下地干活。
    可今日谁都等不及了,家里小到十来岁大到能走动的老人,都到地里面来帮忙。
    站在高处往下望,可以看见每块地里都有农人们佝着腰在忙活。
    他们顾不得伤心,顾不得怨天尤人,只想尽自己的力,能救一些是一些吧。
    秦大伯今年种麦子和油菜的地,加起来也就一亩多一点,他是做惯了农活的人,手脚麻利,
    秦云野虽然之前没有干过这个活,但是他年轻聪明,这件事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速度竟然和秦大伯差不多快,
    两人半个上午的时间,就已经把地里的麦子油菜都扶起来了,一把把绑起来的样子,就像是给它们集体扎上了马尾。
    好在今天上午雨虽然一直没停,但是妖风没吹了,如果后面几天还是维持这样,地里面的这些麦子和油菜,还能收上一些。
    这场大风到底给村里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被吹倒的可以扶起来。
    那些已经被吹断了的油菜,等不到成熟就会腐烂,麦子也是同样的情况。
    从早上忙到接近晌午,两人收拾收拾准备回家吃饭。
    秦大伯邀请秦云野去他家吃,反正现在雨天也干不了什么,回家杀鸡炖肉。
    秦云野婉拒,“昨天晚上风刮的那么大,今天上午来私塾的学生没有多少,霍闲在学堂里面看着,半天过去了,我也去那边看看。”
    “行,那你去吧。”知道两夫夫感情很好,秦大伯也没有勉强他。
    加上侄儿夫郎虽然也是村里面的夫子,但一直都是两人同在私塾教学,从来没有一人独自带过学生。
    侄儿来这里帮忙这么久,也不知道私塾里面什么样子了。
    等秦云野到私塾后,发现今日和往日并无不同,
    今早及时赶到的学生不过二三十人,如今都在里面正常上课,有的在背书,有的在算数,有的在练字。
    小夫郎一袭青色长衫,头发束起,手上拿着一把戒尺,背在身后,缓步巡堂,维持着秩序。
    私塾里面的学生虽然年纪各不相同,生长环境所致,他们早早的就会看人脸色。
    昨日的大风刮得那样厉害,爹娘爷奶一大早都哭丧着一张脸去地里挽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学习,还是让他们照常来青竹村上课。
    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在私塾念书识字的机会,能坐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十分用心。
    他们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达官富人,知道今年地里又遭了灾,恐怕要缩衣节食,个个心情沉重,在私塾中也愈发认真。
    这些学生都还小,不懂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见识,只从夫子和大人口中得知,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因此在家里遭了难的情况下,他们只想尽快的从私塾毕业,节省束脩是其一,也想早去镇上或者县里,找个活路赚些铜板,能够贴补一下家里,改善一下情况。
    往日里最调皮的几个孩子,今日也反常的听话。
    霍闲把孩子们的一切看入眼底,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太小的时候,在周家村的一切他多数没有什么印象,记得的饥荒还是几年前在谢府时。
    那是一场大旱灾,他们这些仆人从伺候老爷的管家口中听说,蜀郡连带着周围的两三个郡县都遭了灾,土地开裂,庄稼枯死,河流干涸。
    活不下去的农人们纷纷往外逃难,没有粮食,没有钱,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
    那时候谢府里就进了两个小丫鬟,即使特别瘦,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仅一小袋不到十斤的苞米就能买下,被二老爷收入房中。
    外头落草为寇打架劫舍的的、拦路乞讨半夜行凶的,奔走他乡卖儿卖女的、甚至还有易子而食的。
    当时这些事情都是被管家当做闲话说给他们听,因为那时候外面不太平,府里也管得很严,不允许他们出去。
    好在虽然不允许出去,府里面也什么东西也不缺,虽没有什么瓜果蔬菜,稀粥一日也能吃个八分饱,比外头的人强多了。
    外头的水井早就干涸,运水车的水也没断了谢府的供应,虽不能擦洗身体,喝的水是有的。
    不像外头,渴死的人不计其数。
    只是如今他回到了村里,青竹村,这个远离喧嚣的村子,不出意外就是他后半辈子生活的地方。
    虽然不像县里富裕方便,但也有县里无法企及的好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耕种田地,养殖鸡鸭
    生儿育女,平淡幸福。
    只要老天爷不作怪,一年到头也能添两件新衣。
    今年……
    丈夫的话回响在耳边。
    三年天灾,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猜不到。
    霍闲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承认,这场妖风,只是一个开始。
    他拉回思绪,正了正色,“今儿背完千字文的就可以回家。”
    甲班的孩子们无疑是所有学生成绩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学得快,脑子聪明,还天天埋头苦学。
    除此之外,他们的年龄也相对较大,大部分已经到了可以去镇上或县里寻找活路的年纪。
    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社会安定的前提下。
    如今时局动荡,北方灾民,南方大风,谁也无法预测他们究竟能找到什么样的活路,一切都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在此之前,霍闲就与丈夫商量过,男人深知能被史书记载的三年天灾绝不会轻而易举的躲过,为了他们和学生们的安全,两人一致决定私塾只开办一年,
    如今距离设定的期限,已经所剩无几了。
    “是,霍夫子。”甲班的孩子们面面相觑,虽然觉得这个任务有些困难,但也只能答应。
    霍闲满意地点点头,嘱咐道:“嗯,你们要认真背诵,我去乙班看看。”
    安排好甲班的任务后,便不用担心他们捣蛋,霍闲放心地转身朝乙班走去。
    当他踏出门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乙班窗外的男人。
    “夫君,你回来了,情况如何?”霍闲快步上前,关切地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