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黄巾围城,拼死反抗
作者:柒分灵感
清晨的乐陵城墙外,早已变成一片血海。
简陋的撞木一次次撞击着城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巨响;粗制的云梯密密麻麻地搭上城墙,黄巾贼们踩着同伴的尸体,怪叫着向上攀爬。
“杀上去!第一个登城的,赏百金!女人随便挑!”黄巾头目振奋着军心。
“冲啊!”裹着黄巾的流民眼中闪烁着欲望,他们扛着五花八门的武器,不顾一切地向上涌。
城墙上,烧得滚烫的金汁泼下,引来阵阵凄厉的惨叫;磨盘大的石块和圆木不断砸落,将试图爬上云梯的黄巾贼砸成肉泥。
在这种烈度的攻城下,守军的箭矢和守城器械被迅速消耗。
但更多的是短兵相接,黄巾贼冒死爬上城头,迎接他们的是守军手中带血的长枪和环首刀。
年轻的伍长李三,左臂被流矢射穿,血染半甲。
他咬牙嘶吼,用仅剩的右手挥舞着环首刀,将一个翻上墙头的黄巾贼砍下。
转身之际,却见一个黄巾贼挥着锄头劈来,他来不及躲闪,只能将刀横在身前。
“锵!”一声脆响,锄头卡在刀上。
李三拼尽全力,将刀向上撩起,黄巾贼重心不稳,惨叫着摔落城下。
他大口喘息,喉咙里涌上腥甜,但看着身旁数个倒下的同袍,他知道,不能停。
另一个老兵二狗,头发半百,脸上布满皱纹。
他守着一处箭垛,手中的长枪早已钝了头,却依然是他最可靠的伙伴。
一个黄巾贼挥着柴刀冲上来,二狗沉腰扎马,看准时机刺出长枪,正中对方胸膛。
他来不及拔枪,又有两个黄巾贼围上。
张大怒吼一声,扔掉长枪,拔出腰间短刀,与两人近身肉搏。
刀光闪烁,血花飞溅,他左肩中刀,却也拼死砍倒了两人。
倒下之前,他模糊地看到县令大人正在不远处,嘶声喊着“守住”,心中涌起一丝欣慰。
守军伤亡惨重,城墙多处出现险情,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但每一次黄巾军以为即将突破防线时,总有守军拼死补上那个缺口。
他们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只是为了身后的家园,城里的亲人。
就在城内守军几近绝望之际,城外黄巾军的后方和侧翼,却突然响起了零星的喊杀声和号角。
那声音遥远而模糊,对守军而言,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冀州军来了!”
“官军杀来了!”
一支约千人的骑兵队伍,打着冀州军的旗号,突然出现在黄巾军庞大的阵列外围。
他们并不硬冲,只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时而在东面冲击一阵,射出几波箭雨,时而在西面扬起大片烟尘,虚张声势。
领军的正是耿劲,他谨记潘凤的命令,袭扰为主,绝不恋战。
这支骑兵人数虽少,但装备精良,行动迅捷,每次出现都能在黄巾军中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骚乱。
“他娘的!烦人的苍蝇。”黄巾大营内,管亥烦躁地踱步。
攻城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时辰,乐陵这块骨头比想象中难啃。
更让他心烦的是外围那支若隐若现的冀州骑兵。
“渠帅,派出去探查的弟兄,又…又没回来几个……”一个小头目小心翼翼地禀报。
“废物!”管亥的血压不断拔高,“连对方主力在哪都摸不清吗?”
他当然知道这只是敌人的一支先锋小队,可派出去侦查主力的斥候如同泥牛入海,基本没了音讯。
就在距离他主力大军约十里之外,潘凤亲率的万余冀州铁骑主力,终于从平原拍马赶到。
途中潘凤不断派出精锐的骑兵小队,如同猎手般游弋在大队四周。
这些百战老兵,对付那些临时充当斥候的黄巾流民,简直是降维打击。
往往黄巾斥候还没看清人影,便已被冰冷的马刀割断了喉咙,或者被精准的羽箭射落马下。
“都督,黄巾军的探子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一名校尉低声汇报。
潘凤点点头,看着远方烟尘弥漫的乐陵战场。“继续监视,若有机会就立刻出击。”
持续不断的斥候失联,加上耿劲在外围制造的骚扰,让管亥心中疑云丛生。
冀州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主力还有多远?这种未知的恐惧,不断消磨着他的耐心和警惕。
“给老子加把劲!天黑之前,必须拿下乐陵!”管亥对着传令兵咆哮,他只能赌冀州军的主力还在远处,前来骚扰的小股骑兵是为了拖延大军抵达时间。
黄巾军的攻势又猛烈了一阵,但连续数个时辰的强攻,早已让这些缺乏训练的流民疲惫不堪。
城头守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在“援军将至”的信念支撑下,爆发出了惊人的韧性,死战不退。
渐渐地,黄巾军的攻势开始显露出疲态。
冲锋的呐喊不再那么响亮,攀爬云梯的动作也变得迟缓,甚至有些小股部队开始在后方逡巡不前,显然是出现了畏战情绪。
“时辰差不多了。”潘凤放下手中的水囊,听着斥候传来的最新情况。
黄巾军的阵型因长时间攻城而变得松散混乱,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乐陵城墙上,对于侧后方的防御几乎形同虚设。
他们的锐气已被消磨,体力也接近极限。
“玄德公,云长,翼德!”潘凤的声音不高,却让周围几人开始兴奋,“准备动手!”
刘备神色凝重地点头,握紧了雌雄双股剑。
关羽缓缓睁开微闭的丹凤眼,眼中精光一闪,右手不自觉地抚上了青龙偃月刀的刀柄。
“嘿嘿!终于轮到俺们上了!”张飞早已按捺不住。
潘凤深吸一口气,缓缓举起了手中的开山巨斧。
万余冀州铁骑,无声地调整着队列,马蹄踏在松软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