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内阁和军机处
作者:冰魂修罗
“那就好,咱还怕陈老板不愿意接受这国师的职位呢。”
朱元璋松了口气。
“不过老朱你可别指望我去上朝,要是有那么麻烦,我就不当这什么国师了,”陈长生补充了一句。
“那是自然,陈老板能够成为大明国师,乃是大明之幸事,又怎么能够奢求陈老板和那些大臣们一样日日上朝呢,”朱元璋连忙点头。
“陈老板对于咱来说,那就是帝师一般的人物。”
“这次前来叨扰。”
“就是来向陈老板,不,是来向国师请教一些关乎朝政的问题。”
朱元璋的态度放的很低,整个人也变得异常的谦逊,不像那个动不动就杀人三族九族的屠夫了。
也就是朝中的那些官员没有看到这一幕,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朱元璋。
不然的话,恐怕得狠狠的扇自己几个巴掌,这种场面,哪怕是晚上做梦都梦不到啊。
“既然老朱你有事相求,那你就先说说吧,我尽量帮你解决一下,”陈长生拿起水壶给朱元璋倒了一杯水,并且将茶杯朝着朱元璋推了推。
拿起升腾着白烟水雾茶杯,朱元璋轻轻的抿了一口热水,这才缓缓说道:“陈老板,咱这都叫顺口了,就不改叫国师了。”
“陈老板啊,你是不知道,自从胡惟庸那个牲口被咱杀了之后,丞相这个职位就一直的空悬了下来,原先需要丞相完成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堆积到了咱和咱儿子的身上。”
“原先标儿还算听话,任劳任怨的给咱处理国事。”
“但现在不同了,肥标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不仅不给咱干活了,还非吵吵着在立一个丞相,看那样子,要是咱不同意,他那太子都不愿意当了。”
“这几天没有标儿帮忙,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都快把咱的老腰给累断了……”
朱元璋一脸的愁眉苦脸,他是既想解决政务繁忙的问题。
又不想和之前一样,再次设立一个丞相。
简单来说。
就是既想省事,又想集权,既要又要的。
听到了朱元璋的诉苦,陈长生顿时恍然大悟。
他想起了关于大明朝的一个传闻。
懿文太子之所以英年早逝,是被朱元璋给累死的。
后面永乐大帝朱棣即位,也受不了这种天天繁忙的政务,所里设置了一个内阁,这才缓解了在朝政方面的压力。
而到了清朝时期,则是又出现了另一个机构,名为军机处。
那些军机大臣的职责,和原先内阁阁臣的职责差不多,只不过相较于内阁制度,在军机处时期,皇权的权力集中已经到达了最为巅峰的时期。
“老朱,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既想把权力抓在手里。”
“但是却不想干着丞相的活,天天累的要死。”
陈长生直接戳穿了朱元璋的想法,朱元璋也没有否认,只是认同的点了点头,眼中带着期盼的目光。
“丞相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从古至今虽然有贤明的丞相,但是也有祸国殃民的丞相,几乎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朱元璋叹了口气,自从他建立了大明朝之后,每天想着的就是如何让大明朝千秋万代。
既然一个祸国殃民的丞相,可能会导致王朝的覆灭,那他的想法,干脆丞相这个官职就不要了,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人。
也该胡惟庸倒霉,朱元璋对他做过的事情一清二楚,但不仅不加以管理,甚至还不听诱导,就连贴身的木如意都赐给他了,嘴上还说着什么君臣之间心心相印。
就跟养蛊虫一样,把胡惟庸养的差不多了,朱元璋才一脚踩死,然后细数各大罪状,从而名正言顺的不立丞相。
在朱元璋殷切的目光之下,陈长生的手指点了点桌子,思考了一会之后才说道:“老朱你无非是觉得丞相权力过大,若是后世出现了能力不足的皇帝,会导致相权压过君权。”
“但是要解决这个事情,并不是取消丞相这个官职就可以的,我觉得应该将丞相一人所行使的权力,将其分化开来,这样就不会导致一家独大了。”
“陈老板的意思,难道是把原先丞相的职责分化给六部吗?”朱元璋皱起了眉头,六部尚书的权力已经够大了,若是再把丞相的权力分化给他们,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朱元璋难以想象。
听到这话,陈长生摇了摇头,有些嫌弃的说道:“老朱,你的思维就不能发散一点吗?为什么把丞相的权力分化,就要落到六部尚书的身上。”
“我的建议是,可以在六部之外独立一个机构,可以称其为内阁或者军机处,但这两个机构和原先的中书省不同,内阁阁臣或者军机大臣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些官员们只有票拟权,而批红权则是要牢牢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
“虽然内阁与丞相在方方面面各有相似之处,但与丞相不同,这个制度无法约束皇权,而只能助长皇权,皇帝一言而定天下,内阁大臣们就只有提出意见的资格,最终的决定权还得是老朱你啊。”
“当然了,这个制度并不能保证哪个朝代能够千秋万代,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当朝的上位者有能力,否则就是饭喂到嘴里了,都能噎死。”
陈长生洋洋洒洒解释了一大堆,朱元璋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文化程度自然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
只是简单的一思索,便想通了陈长生所说的内阁制度的可用之处。
而且这也是当下最好的方法了。
不然每天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不是把自己累死,就是得把太子给累死。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咱瞬间悟了,这所谓的内阁制度,倒是与咱设置的四辅官有相通之处。”
“果然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解决人,这些内阁官员的级别虽高,但手中的权力却低于六部尚书……”
“好,好的很,不能让李善长那老狐狸闲着了,回头咱就给他加封一个华盖殿大学士,而第一届内阁首辅,整个大明朝恐怕也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了,毕竟是咱的萧何。”
“还有中书舍人刘三吾,徐达这老家伙同样得进来……”
此刻的朱元璋激动的很,他仿佛看到了更为光明的未来,这内阁一出,自己这个皇帝不仅不会那么累,反而手中的权力还更大了。
至于军机处的制度,朱元璋则是没有打算使用,光是“军机处”这三个字都让他觉得有些反感,有一种头皮发凉,脑后长辫子的感觉,自然就舍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