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一路向西
作者:梦中的虚语
米小满自小跟着时莱,学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
有时候她说的话,鲍燕青都有点跟不上。
在草庐卖水的时候,她曾经辅导小家伙的作业,闲聊时说,中国最南端的城市是三沙。
小姑娘就不服气,反驳她,是三亚。
鲍燕青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的解释,以前是三亚,后来我们又在海上建立了三沙市,那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去的地方。
小姑娘气呼呼的跑回道观里,把时莱小时候的地球仪找出来,指着上面,一本正经的说,“三亚比三沙还要远。”
鲍燕青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
小姑娘的胖手在地球仪上敲击着,点的是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如此三亚......
那时候鲍燕青才明白,小姑娘说的世界只有一个中国,是什么意思。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原本准备下午去景山公园看看那棵歪脖子树,结果接到电话,赶紧收拾了下,前往南锣鼓巷。
时莱没想到,常威居然住在这么热闹的一处景点里。
穿过熙攘的胡同,一行人停在一座五进四合院前。
朱漆大门上的铜环锃亮,两侧石狮威严矗立。
时莱刚要叩门,厚重的木门便开启,露出幽深的庭院。
古时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眷都住在垂花门内,来了访客也不会到二门之内招待。
现在不讲究这些,时莱他们就坐在二进院的东厢房里喝茶。
中式庭院结合现代人居住生活习惯的设计,看起来很舒服,色调温和并不显得过于老气,窗户明亮,光线可以直接照进来。
常威坐在椅子上,笑呵呵道:“这可是我的私宅,刚解放的时候我就住在这里,八十年代末期,我就把整个院子买了下来。”
时莱点了点头,态度谦恭,和见到乔西时截然不同。
他捧着青花瓷茶盏,热气氤氲中偷瞄这位传奇老人。
即便筑基修为,他也看不透对方——常威周身似有天道迷雾笼罩,连阳光照到他身上都变得朦胧。
外界听闻他懂术法,都在羡慕他也许可以长生不老,只有面前这位老人从来没有问过。
以他的权势和地位,如果想学,时莱说不得也要认真的教。
结果,他真的一句都不提。
至于买下一套四合院的事......
时莱听说过一些小道消息,据说这个老头年轻的时候和港城女首富有点绯闻,如果是真的,八十年代买一套四合院应该不算难事。
大佬的风流韵事他也不敢问,只能低着头喝茶。
“见过乔西了?”
“嗯,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他堵了我的路。”
“呵呵,怨气不小啊。”常威手指点了点时莱,笑问道:“对他有什么评价?”
“因为太想要成功,而变得患得患失,这种心态已经成为了他的最大障碍。”
“嗯,比较中肯。”常威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后天晚上吧,这两天让小孩子们先玩好。”
“可以,到时候我让人给你清场。”常威浑不在意的挥了下手,又嘱咐了一句,“战略上可以藐视,战术上要重视。”
“我知道,到时候师弟会给我压阵。”
“有谢真人出面,那我就不担心了。”常威看了眼和范团儿聊的起劲的姑娘,沉默了会。
小道士实力平平,但那个姑娘不简单,自己居然看不透。
有她陪着,不会出事。
聊了几句闲话,常威眉头微蹙,“倭国那边传来消息,有个阴阳师加入了这个国际联盟,姓安倍,是安倍晴明的后人,我们怀疑他也找到了传承。”
说着,怕时莱对阴阳师不了解,把桌面上摆着的一张纸递过来。
上面写着安倍晴明的资料,这是一个活跃在平安时代中期的阴阳师,在当时有传言,“不知源义经,但识晴明公”。
时莱扫过一眼,轻轻的放在桌面上。
不过是些学了点鸡毛蒜皮的小鬼子而已,据说22年夏天曾经和道家在郑州斗过一次,当时电闪雷鸣,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对于倭国,时莱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小时候就盛传他们的工匠精神,洗过的马桶可以直接舀水喝。
那时候他还很小,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喝马桶里的水。
谁知道这帮家伙现在马桶水不喝了,开始喝核废水。
至于工匠精神......狗屁工匠精神,要是说别人拍不了的电影他们拍的很好,那还有可能。
暮色渐沉时,厨房飘来葱烧海参的香气。
常威系着围裙颠勺,时莱在一旁切蓑衣黄瓜。
他是真的没想到,这样的大佬居然还有一手如此精湛的厨艺。
餐桌上,琉璃盏盛着的开水白菜清如琥珀。
两个半小朋友把松鼠鳜鱼戳得千疮百孔,赞不绝口,夸的常威眼角笑纹比桌上的菊花豆腐刀工还细密。
唯有李万基战战兢兢,连转桌盘都不敢用力,生怕惊动那位正在给谢灵运布菜的老人。
他知道时莱现在人脉广,可特么来之前不知道这么广啊!
要不是理智尚在,他这会恨不得拍张照片发朋友圈。
暮色漫过五进院落的抄手游廊,范团儿让人牵来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
“这是我娘家的重侄孙,真人看看,能收下吗?外门就行。”她挽着谢灵运的胳膊,声音轻柔,丝毫不闻苍老。
小男孩仰着脑袋,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转,没用老祖提醒,直接匍匐在地上,对着时莱就磕了个头,“弟子范烦,拜见真人。”
如此机灵的小孩子,时莱很喜欢,拉着他的胳膊起身,又上下打量了下,笑着点点头,“好,既然老夫人舍得他吃苦,那等我离京时带上。”
范团儿大喜,一直把他们送到巷口。
剩下的两天,时莱真的只是玩和吃。
第二天早起看过升旗仪式,然后在故宫逛了一圈,直到天黑才去便宜坊吃了烤鸭。
第三天去爬了长城,站在烽火台上远眺北方。
直到当天夜里,等小朋友们都入睡,他们才从屋里出来,叮嘱了鲍燕青几句,悄然出门,乘坐龙组的车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的,不只有取经人。
时莱坐在车上,把赶山鞭从葫芦里取出,眼神逐渐冰冷。
谢灵运就坐在身边,玉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露出一抹令人心安的笑意。
......
五一放假,免费帮家长们带孩子,反正我要写书也不能出门。
经验不足,只适合带20岁左右的女孩,有想法的可以给我留言,我免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