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战歌已唱,该出发了!
作者:梦中的虚语
湖心公园的午后阳光像融化的蜜糖,洒在嬉戏的孩子们身上。
曲招娣张开双臂当“老母鸡”,身后一串“小鸡”紧紧抓着她的衣摆。
米小满扮演的老鹰龇牙咧嘴,小短腿蹬得尘土飞扬。
“抓到你啦!”米小满一个急转弯,逮住了落在最后的小五。
小女孩咯咯笑着,圆脸上泛起红晕,她的眼睛已经能看清这个世界了。
鲍燕青和黄小倩站在树荫下,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孩子们。
树梢上,谢灵运晃荡着双腿,树下一猫一狗慵懒地打着盹,都对这场幼稚的游戏兴致缺缺。
花坛边,时莱和李万基并肩坐着。
“我是不是又给你惹麻烦了?”李万基的目光黏在那五个新来的孩子身上。
时莱偏头看他。
阳光给好友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这个往日里吊儿郎当的公子哥,此刻竟显出几分难得的认真。
“这几个孩子的生活费我可以承担。”李万基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年轻的时候心怀正义,热情冲动。
看世间善恶林林总总。
于世界交手刀剑相碰。
你已出手,我岂能不同?
时莱笑着摇了摇头,“钱的事情不用担心,养活几个孩子,我还够用。”
李万基不再坚持,只是突然说:“去过京城,我就回去上班了。”
“收心了?”
“嗯,不玩了。”
他的目光转移到黄小倩忙碌的身影。
这个倔强的姑娘让他看到了另一种活法。
尽管对黄小倩的很多做法并不认同,但依然为她的执着和顽强而钦佩。
每个人都是月亮,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但她依然可以散发出明亮的光。
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路。
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留念,看见马思祖从小桥上走过来,他打了个招呼,起身拍拍屁股去湖边等外卖。
马思祖是来汇报情况,然后把黄小倩等人先送回青城山。
“五个孩子,三个是未婚先孕,其中两个的母亲还不到二十岁,最小的那个是视力问题被弃养,另外一个是亲爹找了后妈。”
时莱点点头,这些信息他都知道,让马思祖查一查,是为了走程序。
“能不能给他们把户籍转到我那?”
“没问题,这次我们省选送的人员里有两个来自公安系统,这点事打声招呼就行。”马思祖沉吟了会,询问道:“要不要追究这五个孩子家长的法律责任。”
“这是你们的事情,我不插手,我把孩子教好就行,他们以后会在青城山生活,等他们自己能思考的时候,再决定要不要跟着我修道。”
“否极泰来啊!”马思祖由衷的感叹了下。
现在系统内,特别是龙组系统,都知道时莱和谢灵运两人有完整的修炼功法,在这个灵气刚刚复苏的时代,占尽先机,能跟着他修行,未来这天下哪里去不得?
“黄小倩是什么情况?”
马思祖沉默了会,叹气道:“她的情况比较复杂,她也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因为性格倔强一直没有人收养,九岁时,她亲身经历了院长把两个来初潮的智障少女送去切除了子宫,从此就对那个地方充满了排斥。”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两个少女只有两三岁的智商,护工清理月事嫌麻烦,那个院长就想着干脆摘除子宫。”
“这样的人,应该送去把蛋给割了。”时莱愤恨着。
“呃......这个院长是女人。”
时莱猛地攥紧拳头。
玛德,你自己都是女人,何苦去为难两个女孩?
智障就不是人吗?
她们就没有生育权?
深吸了一口气,他沉默了好一会,转头看向马思祖,“麻烦你一个事情。”
马思祖精神一振,挺直了腰杆,“真人,有事您尽管吩咐。”
时莱看向护着孩子们的鲍燕青,说,“查一查你们江城,有多少聋哑和智障的弃婴,统计个数字,等我回到青城山,你把人送来。”
姑娘已经学会了符水,正好把这份功德给她。
“是。”
时莱抬头看着天空,缓缓道:“英烈们想看到的盛世,不该是这个样子。”
听到这话,马思祖也看着天空,用力的点了点头。
生老病死是人力不可违,但我们流血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生有所养,老有所依,病有所医吗?
时莱招了招手,把黄小倩叫过来,吩咐着去青城山的事情。
“你一会回去收拾下,今晚就有人送你们过去,到了地方会有人安排。”时莱见黄小倩还要再说什么,摆手打断她,“地下室的环境太恶劣了,你要是真为孩子们好,就早点过去。”
黄小倩不敢再犹豫,“好,一会我就回去收拾东西。”
“不会让你和孩子们分开,我那里还会收养更多的孩子,也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人来帮忙照顾,放心吧。”
黄小倩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李万基抱着一大包外卖回来,他点的是金拱门。
别管垃圾不垃圾,小孩子爱吃就完了。
米小满跑的满头是汗,靠在时莱的膝盖边,美滋滋的嘬了口冰可乐,拍了拍旁边的李万基的屁股,“基哥,谢谢你请客!”
“大师兄同学高兴就好。”李万基笑得见牙不见眼,丝毫没在乎米小满的称呼,这是他自己要求的,喊叔叔太老了。
在山上待了段时间,他知道,能被大师兄拍屁股,是极大的认可。
“我很高兴。”米小满肯定道,看向几个小朋友,小眉毛拧起来道:“豆豆、娇娇,你们为啥子不吃?”
两个最小的小朋友吓了一跳,连忙伸手要去抓薯条,又被米小满喊住,从时莱身边的小包包里翻出湿纸巾,一边给他们擦手一边嫌弃,“一点都不讲卫生,饭前要洗手手。”
两个小朋友缩了缩脖子,不敢反驳。
吃完了快餐,小朋友们已经疯累了,坐在树下休息,听黄小倩教她们唱歌。
教的是《玉盘》。
这首歌天生就是让孩子们唱的,稚嫩的嗓音清脆悠扬。
谢灵运静静的听着,待一曲唱罢,她轻声道:“自周始,只要稚童唱战歌,就代表除稚童外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出征了,战歌起,护幼子,存血脉,藏典籍,留文脉,出征!”
时莱大笑,“你这么说倒是很应景,正好我们要打仗。”
谢灵运嗤笑着,“那些人还不配。”
时莱就拍着手站起来,“战歌已唱,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