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齐心协力
作者:云淡淡
清晨醒来。
姜淼淼习惯性掀开被子,坐起身来。
再发会呆,等着喜儿给她拿牙刷牙粉,巾帕。
刚坐起身,就打了个哆嗦。
啧啧!好冷。
才想起这会已经入冬,而且还是在京城过的冬。
比江州冷的不是一点点。
她打了个寒颤,汗毛都竖起来了。
陆青瑶进屋,就看到裹着被子坐在床上打哈欠还有些迷糊的小闺女,“淼淼醒了吗?醒了就起来吧。”
小家伙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张粉嘟嘟的小脸,和一头鸡窝似的乱发。
陆青瑶接过喜儿手中还冒着雾气的巾帕,盖在闺女脸上,抹了一把。
被擦了一把脸,淼淼瞬间清醒了,嘟囔道:“阿娘,轻一点。”
她拨了拨额前黏在一起的刘海,这才一骨碌滑下床。
“阿娘,外祖母起床了吗?”
“早起了,今早你外祖母让大家一起陪她用早膳,可别去晚了。”一般吃完早膳就该叙话了,她娘今日应该是有话对大伙说。
陆青瑶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拿出新做的小袄子给闺女穿上。
还挺合身挺好看的。
今日不止闺女添了新衣,府里每一个人都有,下人也有,全是自家布庄铺子送来的。
姜淼淼还挺喜欢自己的新袄子,颜色喜欢,款式喜欢,就连衣服上的样式纹样也喜欢。
淡鹅黄色花朵刺绣小袄子,袖口、衣摆和裙摆都镶嵌了白色的毛边边。
毕竟是按自己要求做出来的,很合心意。
这往后也算是实现穿衣自由了吧。
她乖巧的坐在铜镜前,任由阿娘给她梳头,手里撸着啾啾,目光落到一旁毛茸茸的帽子上。
“阿娘,我想戴公主姑姑给缝的帽子。”
“好,那阿娘就给你绑个小辫。”戴上帽子后,毛毛中间露出粉嫩嫩的小脸蛋儿,耳下是几根翘起来的小辫。
可爱到不行。
姜淼淼被阿娘和喜儿捯饬完后,这才往外祖母院里去了。
实际上她日日都要往外祖母院里去一趟。
阿娘说这几日不用念书,外祖母回来了,让她多与外祖母培养感情。
所以就休沐了好几日。
书虽然没念了,但每日的字帖还是要临摹的。
淼淼很是自觉。
早上陪外祖母和叔婆,下午就去公主府练字。
因为在家练字,二哥一看到她那鸡爪子似的字,就会跟她急眼。
阿娘每次都是过来看一眼,就默默走开了。
她大概觉得二哥说的话有些刺耳,毕竟她这个当娘的,字也同样跟鸡爪子似的。
每日晨起,她都要陪着外祖母和叔婆用早膳。
阿娘还说有淼淼相陪,两位老人家东西都要多吃几口。
淼淼在外祖母面前的人设就是个乖宝宝,自然说不出一个不字。
为了两位老太太的健康着想,她就不得不早起陪吃陪聊了。
老人家觉少,起的又早,外祖母还有晨起打拳的习惯,难怪流放一圈回来身体依然硬朗。
可外祖母也是个嗓门大的,打完拳还不见外孙女来,就要亲自来找她。
才进院子就开始喊:淼淼……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
姜淼淼:……
呃!!
不到一刻钟,全家都知道她姜淼淼赖床,睡懒觉了。
虽然还是小朋友,但她也是很要面子的。
跟外祖母和叔婆用完早饭,还要陪她们唠嗑,再去后院喂鸡喂鸭喂羊。
外祖母很健谈,不拘小节,是一个很开朗的老太太。
估计阿娘老了以后,也会像她那样吧。
而叔婆则是静静的听着外祖母说话,时不时点头答应一下,笑眯眯的看着老姐妹。
遇到路坑洼的地方,还会相互搀扶一下。
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分享。
她俩给人的感觉就不是妯娌,更像是姐妹。
姜淼淼看外祖母吃早膳,大概是锻炼完之后消耗有些大,吃的很多。
跟她陪不陪的关系不大。
她感觉自己是被阿娘给套路了。
姜淼淼每日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捡鸡蛋鹅蛋,无关年龄,哪怕是前世在现代,她也喜欢。
白乎乎一个个的捡起来往篮子里放。
就跟挖宝是一样的感觉。
前世她拍的都是田园风光美食题材的,日常与鸡鸭鹅为伴。
或许是前世遗留下来的习惯,她现在闲来无事,就喜欢倒腾小动物。
至于老本行她就是给秀秀姨出出主意,只动嘴不动手,毕竟现在的她,连灶台高都没有。
淼淼发现两个老太太精力还挺旺盛的,直接接手了阿娘和姨姨的菜园子。
冬日里的菜园子没什么活,主要是地窖里。
阿娘一来就扩建了地窖,在里边埋了韭菜根,这会已经开始出韭黄和韭芽了。
两个老太太割韭黄割得不亦乐乎。
看着后院窑洞里鲜嫩的韭黄,姜淼淼不得不佩服一下古人的智慧。
也明白了阿娘为何宁愿住在城边带院子的大宅里,也不愿住市中心的小宅子。
这简直可操作的空间太多了。
养了鸡鸭鹅羊等动物,粪便便可以用来种韭黄。
姨姨说,韭菜在夏季虽是寻常的蔬菜,但在冬日可就金贵了,特别是韭黄,价格可能超出夏日数十倍。
外祖母说韭黄是宫廷赏赐的御用菜品之一。
因着阿娘真的很懂商机,又有天时地利相助,所以她家京郊的草场也挖了许多地窖,种韭黄供给一品居。
养了那么多羊啊鸡的,粪便可不就派上大用场了。
又加之冬季运河封冻,来往漕船都无法抵达京城,一般清明前后才得以解封。
在这种时候,韭黄这种新鲜蔬菜就显得尤其珍贵了。
也是京城一品居生意最好的时候。
可以说在京城的酒楼中,一品居是独具特色的存在。
有区别于其它酒楼的独特食材,源源不断的羊肉、竹笋、山珍干货菜肴,如今又增加了一道韭黄。
姜淼淼觉得这些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时机和稀缺性。
特别是那竹笋,在江州时觉得还好,可到这京城后,价格简直翻了好几翻。
而且运过来的还不是最新鲜的带壳竹笋,毕竟也保存不住。
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用陶罐密封保存的或是笋干。
即便这样还是增加了许多运输成本,贵倒也正常。
姜淼淼其实还帮忙想了各种保鲜的办法,甚至让二哥去看了许多相关的书籍。
终是没法子。
毕竟现代有空运,古时没有。
不过幸好有冰窖,许多东西在运河封冻前运来储存,倒是勉强够过一个冬了。
姜淼淼就发现许多东西物价差异太大的原因,贵就贵在运输和保存上边。
特别那冰窖,一年四季都不能断。
冬季虽然冰多吧,但耐不住保存的东西量大,毕竟要挺过一个冬日,以待开春航运通行才能补给新的食材。
所以其实阿娘入京以来就一直很忙碌。
忙着调配食材。
这一整个冬日的食材,都得在航运停运前准备妥当。
大批大批的笋制品和活羊都得在入冬前拉来,特别是活羊,更得提前运入京城,虽然都是待宰的羊羔,但还是得提前运到京郊的草场适应气候。
京郊的草场不大,这也是没法子的。
天子脚下,哪里都是寸土寸金。
来到京城后,姜淼淼就时常听阿娘说一句话。
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估摸着今日外祖母唤全家去,也是想为阿娘分忧吧。
吃早膳的时候,就是静悄悄的。
虽然外祖母那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但大家都没敢说话。
外祖母骂起人来可凶了。
家里最小的淼淼也很会看眼色,乖乖啃她的包子。
连吧唧声都没有了。
陆老太太扫了一眼屋中众人,这才开口说道:“今儿叫大家来呢,一则是瑶瑶给你们每人都置办了几身冬衣,你们一会去管事嬷嬷那里领了回去。”
晚辈们齐齐应是,然后就是谢过阿娘。
淼淼看所有人都面露喜色,就连平时挑三拣四的二舅母和云表姐,也和颜悦色了许多。
这一改变,还是从她去公主府那日开始的。
芝芝小姐姐回来后,就在陆芝云面前炫耀了一番,说公主像仙女一样好看,公主还让人给她们做了许多许多好吃的。
走的时候,还给她和淼淼一人送了一对小金镯子。
原本陆芝云是不信的,总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可丫鬟们都说了,是公主府的嬷嬷送俩孩子回来的。
陆老夫人继续说道:“你们回京城也有些时日了,一个个好手好脚的,啥也不干,才回来几日就都胖了一大圈,别以为有丫鬟伺候着,就以为回到了从前,真把自己当小姐夫人供着,老身瞧着也都恢复得差不多了,是该找点活做做,总不能让瑶瑶一直养的你们。”
“母亲说的极是,儿媳也闲的心里发慌,正想着能为三妹妹做点什么。”蓝氏连连点头。
“孙儿也正有此意。”陆茗熹站了出来,“祖母,我不想科考了,我想跟着姑姑学做买卖。”
他先前就同姑姑说了,姑姑的意思呢,是让他自己决定。
所以他今儿又郑重其事的对全家人说了一遍。
陆老夫人看着闺女,“瑶瑶的意思呢?”
“阿娘,我先前在陆家老宅搜罗出一个陶罐,里边藏了些银子首饰和银票,换成银子有个一千两左右,我自作主张,又添了两千两,以您的名义投到了我同孙家合伙开的布庄里,年底还可以收些利钱。”
陶罐?
几人面面相觑。
只有家里的男人才会干这种事,估摸是私房钱。
除了林氏,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是谁藏的,但都默不作声。
林氏怕夫君在外边给别的女子钱花,然后莫名其妙的领些人回去。
所有钱都攥在自己手里。
陆家老二陆秉文本也不是那样的人。
但想到或许是自己常年在外不归家,妻子身边又只一个女儿,总让她患得患失的,所以也随由着她。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那钱多半是陆老太太给儿子的。
这会儿管他是谁藏的,反正都充公了。
陆老太太点头,这样也好,陆家一时半会也无法起复。
小辈们也不能干耗着,总得给自己挣个产业回来。
芝芝和茗熹都还好说,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芝云。
年纪耗大了。
在流放地那地,没有希望也就不会失望。
现在回来了,母女俩反倒是急得不成样。
连给人申国公做妾,继而成国公夫人的馊主意都想了出来。
虽然是她亲孙女,但扪心自问,芝云这德行真没资格进国公府。
从前因退亲一事受了不小挫折,又随她们去了流放地,都心疼她,怕她做出什么傻事,所以纵着她,反倒是纵不知天高地厚了。
说来也是她的错。
这要是说了亲事,还得筹办嫁妆,又是一大笔花销。
说不得还得用瑶瑶的钱。
想想都心疼。
她紧握着闺女的手。“瑶瑶,就如你所言,这些账,全都一笔一划的记着,待你爹爹和兄长回来,让他们连本带利的还你,一家人就是要齐心协力家才能兴旺,这一家子的人就全由你安排做主,谁敢有什么怨言,小心我抽人。”
“阿娘,你说的哪里话,我不也是陆家女儿,出一份力,照看好嫂嫂和孩儿们,让阿爹和哥哥们没有后顾之忧才是要紧的。”
陆青瑶说完,又道:“至于茗熹和芝芝我是这样安排的,茗熹往后就跟着我经商,打理布庄,若以后能独当一面了,就负责布庄的生意。”
“好,我听姑姑的。”陆茗熹举双手赞同,他早就迫不及待想自力更生了。
他是陆家在京城唯一的男丁,有这个义务撑起陆家。
没有让姑姑独自一人撑起陆家的道理。
芝芝小朋友听到姑姑说她名字,直接跑过去站在她跟前,“姑姑,我呢,我能做什么?”
“你呀,就跟着淼淼念书吧,空了同淼淼陪祖母和叔婆解解闷。”陆青瑶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这个年纪的京城闺秀们已经念了许多书,开始学规矩礼仪了。
但小侄女在流放地把功课给落下了。
得补一补的。
蓝氏没什么意见,儿子的意思,也正是她所想。
女儿有小姑子安排人教导,她挺开心的。
就是这样白吃白住小姑子的,她住得都不安心,她看着陆青瑶,“三妹妹,你瞧我能帮你做点什么,你尽管安排。”
陆青瑶早在心中盘算过了,便直接道:“大嫂不如帮我打理府中事务,如何?”
大嫂蓝氏,是父亲部下的女儿,打小就与大哥定下娃娃亲。
几乎是蓝家按着当家主母来培养的。
别看她出生武将世家,可是文武双全的,往外一站,也是端庄得体的大家闺秀。
更别说打理后宅了,将府中中馈交给她,陆青瑶很放心。
蓝氏没想到小姑子这么信任她。
她也不扭捏,当仁不让接了下来,“三妹妹放心,我一定将府里打理得妥妥当当的,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这也算是尽一份力,为小姑子减轻些负担了。
此言一出,林氏坐不住了,小姑子这是明明白白的偏向大房。
什么好差事都让大嫂一家给占了。
从前在陆家,就是大嫂当家,这会居然还是她掌管中馈。
这一家子,就没把她当自己人嘛。
她巴巴的看着陆青瑶,眼底隐隐有些不满,“三妹妹,那我和云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