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陈小旭给出的建议

作者:钟看不钟用z
    “你这是早就开始拉拢腐蚀国家干部了吧?你从哪学的这一套?”陈小旭似笑非笑的看着钟卫华。
    俩人已经来到了房间门口,钟卫华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反驳道:“你说这话,我就不乐意了,我这是正常的人际往来,哪里算是什么拉拢腐蚀。”
    “再说了,我就用这个考验干部?哪个干部经不起这样的考验?”钟卫华嘟嘟囔囔的引用了两句经典台词。
    “好哇,我现在说一句,你能蹦出三句来,怎么?结了婚,就不耐烦了?”陈小旭眯着眼,有些酸意的开口:“要知道,我们还没领证呢。”
    钟卫华顺手关上了门,一把将陈小旭扑倒,在她耳边厮磨着开口:“没领证怎么了,没领证也是夫妻,我现在就要施行我丈夫的权利。”
    陈小旭感受到他的脸颊在自己的耳垂与脖颈间摩擦,有些难受,便用力推开了他,“你要死啊,这大白天的,想写什么呢。”
    “嘿嘿嘿~看你以后还顶不顶嘴了。”钟卫华也没想真做些什么,毕竟这大白天的,又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得给她一些适应的时间。
    帮她整理好了所有的行李,钟卫华这才累得气喘吁吁的躺在床上,还有很多东西没地方放,只能把旅行箱打开,当成储物柜来使用。
    “待会儿我带你出去吃吧,现在这个点,食堂也没菜了。”钟卫华抬起胳膊,看了看时间。
    “我都行,你累坏了吧?”陈小旭拿起手巾帮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然后便顺势枕在了他的胳膊上侧躺着。
    “刚好再去百货商场逛逛,看看房间里还缺点什么,都买点回来。”钟卫华抚摸着她的额头,轻柔的说。
    俩人就这么静悄悄躺了一会儿,直到陈小旭的肚子传来“咕噜咕噜~”的声响,俩人才爬起来。
    “早上都没吃吧?”钟卫华有些责怪的询问。
    “路上带着的吃完了,我早上就没吃。”
    钟卫华打开抽屉,里边还放着前两天买的一些饼干,递了一块过去,“你先垫吧垫吧。”
    陈小旭接过饼干后,正巧看到了抽屉中钟卫华的昨天写的手稿,有些好奇的开口,“卫华,这是你最近创作的小说吗?”
    “对,你可以看看,给我提点意见。”
    陈小旭拿起手稿,饶有兴趣的念了起来,“火星上酿酒的人。”她抬头看了一眼钟卫华,有些惊奇,“你这是创作了一篇科幻小说?”
    “对,第一次写这个类型的,你帮我看看怎么样。”
    陈小旭将手里的饼干放下,认真的擦了擦手,这才双手拿住手稿,认真的看了起来。
    钟卫华看着她的表情一会儿一变,心里有些期待。因为他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题材,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要说借鉴吧,他脑子里没有这种科幻类短篇小说的储备,他以前也就看过一点《三体》这类小说,并且还没看完,实在是没得借鉴。
    并且文人的臭毛病嘛,他身上也有一些,虽然前世是个扑街作者,但是谁还没点文人风骨呢,能有写原创的水平,他也不愿意一直搞什么借鉴和抄袭。
    终于等到陈小旭放下手稿,她脸上笑容明显,“卫华同志,可以啊,没想到你写科幻类题材也写的这么好。”
    听到了媳妇的肯定,钟卫华的心也放了下来,得意的开口:“那是,也不看看,谁是我媳妇,有这么优秀的媳妇,我还能差到哪去?”
    陈小旭轻笑了一声,娇羞道:“你这人,天天没个正形。”不过陈小旭想起了什么,询问道:“你在小说里提到的‘旅行者二号’的轨道参数,是自己想的?”
    钟卫华点了点头,解释道:“其实我也不太懂这个,我都是根据杂志上看到的数据瞎写的,也不知道准确率咋样。”
    陈小旭沉思了一会儿,这才开口:“我觉得这方面数据还是得严谨一些,因为爱看科幻类小说的人,通常都是天文爱好者,如果你的数据太离谱,很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导致小说的口碑不太好。”
    钟卫华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个数据,自己也很难找到参考。
    “我们刚才来的路上,我好像看到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他们那边肯定有数据,要不咱们去问问看?”陈小旭给出了一个方法。
    “这?行吗?”钟卫华有些不自信,犹豫着开口。
    “这怎么不行?你现在也算是知名作家了,现在又在上影厂工作,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呢?”陈小旭白了他一眼,“你现在怎么娘们唧唧的,一点没有咱们刚认识的时候那种自信了。”
    钟卫华听到这句话,立马拍了拍胸脯,“行,那我就去试试。”
    被自己媳妇鄙视了,这怎么能行,他决定找回场子。
    “不过,我觉得还得谋划一下。”钟卫华眼珠子转了转,顿时有了个想法。
    他附在陈小旭的耳边,悄悄说了些什么,陈小旭一边听着,一边不停的点着头。等到他说完计划,陈小旭咧着嘴,快速的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卫华,你太聪明了。”
    “那是。”钟卫华得意的昂着头,想了想应该怎么开展计划,没多久便有了想法。
    不过今天是没准备好,所以还得往后推一推,今天还是先解决肚子的问题吧。
    出了厂区,就在不远处就有公共汽车站台,钟卫华看了看站牌儿,便知道自己要坐26路车出发。
    这年头,上海的公交车通常都是4分-1毛钱,按站计价,如果是市区线的话,一般都是5分钱。
    像是一些经常坐车的人,通常都会办张月票,听上影厂的同志说,好像是6元/月,但是钟卫华没有这种需要,所以他并不需要。
    公车上,一名女性售票员手持票夹,操着一口上海口音,“到阿里哒?”
    “我们去淮海中路。”
    “一人五分,两人一毛。”
    钟卫华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毛票,递了过去。
    她刚收到钱,从票夹中扯下两张车票,紧接着看向后边的过道,尖着嗓子喊:“后头空来兮,脚缩一缩!”
    钟卫华护着陈小旭,刚巧身边有人下车,便双双坐了下来。
    “咱们这事去哪?”陈小旭对一切都挺好奇,虽说鞍山的发展也并不差,但是和上海比起来,那还是差了一大截的。
    就不算经济的话,光论城市性质,也有很大的区别。鞍山市由钢铁主导的单一型重工业城市,而上海的性质则是综合性工商业+轻工业+金融中心的模式。
    如果说鞍山是正值壮年的中年男人,那么上海就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活力十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