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一个月内搞出来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这哪是什么简单的资料,分明是一套完整到变态的技术宝库!
    他的脑海中不仅有清晰的图纸,甚至连每一个零部件的材料成分、热处理方法、表面加工工艺都一清二楚。
    猛地抽出一叠白纸,开始疯狂地画图。
    手中的铅笔几乎要冒烟,一张张图纸在他手下诞生,从发动机的压气机叶片轮廓,到机翼的气动外形,再到机炮的供弹机构,每一笔都精确到近乎偏执的程度。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窗外的天色从深蓝变为灰白,李明远终于放下笔,揉了揉几乎要抽筋的手腕。桌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图纸,粗略一数至少有上百张。
    他拿起第一份图纸,是WP-5涡喷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图。
    这台发动机是歼-6的心脏,最大推力2700千克,虽然比起后世的涡扇发动机简直是原始人的石斧,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顶尖技术了。
    压气机7级,燃烧室采用环形结构,涡轮单级,推重比约为4.1,和北极熊的VK-1发动机性能相当,但在可靠性上更有优势。
    李明远轻抚着图纸,回忆起前世看过的资料。
    歼-6虽然是北极熊米格-19的仿制型号,但经过了龙国航空工业的自主改进,尤其是在高空性能和武器系统上有显著提升。
    服役后,一直是龙国空军的主力战机,直到后面才逐渐退役。
    在战争中中,歼-6曾多次与敌军F-4幻影战机交手,虽然整体技术代差明显,但凭借优秀的机动性和龙国飞行员的勇猛,依然取得了不少战果。
    他又拿起机身结构图。
    歼-6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中单翼设计,后掠角45度,翼展9米出头,机身长14.5米左右。
    这种设计在超音速飞行中有出色的稳定性,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机动性能。
    再看武器系统,其中最让李明远感到兴奋的是30mm机炮系统。
    这种大口径机炮威力惊人,每分钟可发射550-650发炮弹,初速850米/秒,有效射程近2000米。
    这在空战中绝对是一把利器,尤其是对付敌国的轰炸机时,几乎是一击毙命。
    PL-2空空导弹则是另一个技术亮点。
    虽然在前世,这种导弹要到十几年后研发成功,但有了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李明远相信可以在大幅简化后提前推出原型机。
    PL-2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红外导引近距格斗导弹,有效射程仅有7-8公里,但放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划时代的武器。
    "总工?您没事吧?"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助手小王一脸担忧地探头进来,"您一晚上没出来,大家都担心..."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满桌的图纸,还有李明远通宵未眠却异常亢奋的面孔。
    "小王,快去把核心团队的人都叫来,"李明远的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发颤,"就说我有重大发现!立刻!马上!"
    小王愣了一下,随即飞快地点点头跑了出去。
    不到半小时,实验室门外就聚集了一群睡眼惺忪但精神抖擞的工程师们。
    "进来吧,都进来!"李明远打开门,脸上难掩兴奋之情,"我要给大家看个好东西!"
    工程师们鱼贯而入,当他们看到桌上那堆图纸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老刘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图纸,推了推老花镜,"涡...涡喷发动机?"他的声音骤然提高,"卧槽,这是完整的涡喷发动机设计图!"
    "不仅如此,"李明远笑着拿起一叠图纸,像变魔术一样在众人面前展开,"这是一整套超音速战斗机的全部技术资料,我给它起名叫'歼-6'!"
    实验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不可能...这太复杂了...您是怎么...一个人...一夜之间..."张工结结巴巴,几个词拼不成一句完整的话。
    "总工,这些图纸的精度,简直匪夷所思!"王工小心地抚摸着一张截面图,"每个细节都这么完美,连公差标注都如此精确..."
    "理论上可行吗?"李明远直接问道,他知道这些老工程师们虽然没见过喷气式战斗机的完整设计,但基础理论知识绝对过硬。
    老刘捧着WP-5发动机的进气道设计图,仔细计算了一番,然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
    "不仅可行,而且...而且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叶片的这个角度,压气比的设计,燃烧室的结构...每一处都经过精密计算,我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设计!"
    其他工程师也纷纷点头,虽然他们无法理解李明远如何在一夜之间完成这套复杂的设计,但作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判断出这些图纸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这款战机的性能如何?"张工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李明远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介绍:"歼-6,最大飞行速度1150公里每小时,接近音速,实用升限16000米,航程1400公里。武器系统包括三门30毫米口径火神机炮,每门机炮每分钟可发射550至650发炮弹。另外,它还可以挂载我们将要研发的PL-2空空导弹,这是一种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导弹,或者挂载常规炸弹进行对地攻击。"
    "16000米?"赵工倒吸一口冷气,"那岂不是说可以轻松拦截敌国的U-2侦察机?"
    "没错,"李明远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而且不只是拦截,歼-6的火力足以在几秒钟内将U-2撕成碎片。它的航电系统包括一个简化版的搜索雷达,能在30公里外发现目标,即使敌机躲在云层中也无所遁形。"
    实验室里再次陷入震惊的沉默。
    "这...这太革命性了!"王工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有了这种战机,我们不仅能够保卫太阳国的领空,甚至可以对敌国形成空中威慑!"
    李明远点点头:"但我必须提醒大家,虽然设计图已经完成,但从图纸到实际飞行的样机,中间还有漫长的工程过程。特别是发动机,这是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需要克服无数技术难关。"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我计划将项目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攻关WP-5发动机,这是整个项目的关键;同时进行机身结构设计和材料筹备。第二阶段开始组装原型机,进行地面测试。第三阶段进行试飞和性能调整。如果一切顺利,1个月内我们就能看到第一架歼-6在蓝天中翱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