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合道大汉国运,雷公助我!
作者:花神六
......
墓室重归死寂。
李昊的手中却多出了一粒带着温热的粟米。
黑乎乎,还散发着微微的霉腐味。
旁边的秦良玉喃喃出声:
“哪有什么符水,只是百姓饿了,符水里面加点米汤,百姓就能挺过来了。”
“哪有什么撒豆成兵,是把豆子分给百姓,他们就会成为你的兵。”
“符水不治病,却治的是人心。”
“陛下,还望以史为鉴。”
李昊这次并没有再跟她争辩几句,而是握着那粒粟米,默默的点了点头。
饿死还是战死,相信没有人会选择第一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之言,警世之言。
墓室之中,忽然传出了一阵爽朗又苍老的笑声。
李昊的面前,倏地出现一道身影。
并不是幻觉,也不是虚像。
而是真真正正有血有肉之人,一个苍老的道士。
道士看着他微微颔首。
“贫道张角。”
啊...李昊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能确定这就是真实的人,张角怎么出现在了这里,他怎么还活着,那这墓又是谁?
原著小作者下料真是猛啊!
但表面却强作镇定,好歹自己也是一国之君,是法相境的高手,岂能如此不堪。
他微微躬身:
“见过大贤良师。”
“你我还真是有缘,我刚刚苏醒,就碰到了你们,恰恰你们还通过了刚刚的幻境考验。”
张角双手捏出法诀,李昊的身份已经了如指掌。
“不错,为君者爱民,你算是个合格的皇帝,比那灵帝要强太多了,旁边这个女娃也不错,性烈如火,嫉恶如仇,这种脾气能成为大唐高官,大唐可比大汉强多了。”
“大师过誉了,一个是王朝末年,一个是刚刚立国,没有可比性,谁又能知道再过上几百年,大唐会不会变得比大汉还要黑暗...”
李昊前世曾翻阅过史书,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国祚能够绵长。
无非两三百年而已。
立国、大兴、中庸、势微、破灭...
没有朝代能够逃脱这个宿命。
就是这方世界有超凡,无非也只是延长一点国祚,而无法更改这个宿命。
“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至少你现在皇帝做的还算不错,尤其是你政治贪腐的手段,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大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不是早...”
“早死了是吧,当年大势已去,贫道亦是强弩之末,已经无力回天。”
“那日灵力枯竭,终是熬不住,昏死了过去。”
“直至今日,天地大变灵脉暴涌,方才苏醒。”
李昊心中猛地一惊。
他尝试去探查张角修为,神念刚刚触碰就感觉到一股浩瀚伟力似乎可以将他顷刻炼化。
根本看不出来半分。
大贤良师是什么修为...
还有他刚刚说灵脉暴涌,难道...现在已经进入了系统所说的仙门群立的版本?
此时外面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昊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大世降临,就意味着大机缘。
这方世界规则限制,人族已经早就无大帝了,或许......
“此墓亦非贫道之墓。”
张角面容苍老,一双眸子却异常犀利,似乎轻易一眼,就能将人看个底朝天。
“这是当年为大汉所掘之墓!”
“贫道打碎了大汉国运,镇压在了此地,你既然也算的上是个明君,这方国运可以送给你。”
“这...”
国运之说,太过虚无缥缈。
李昊所听说过的,也就是女帝姬瞾继位之时,让云麓书院学子在皇宫前高耸圣人言,为其辩经,汇聚中原国运。
“恕晚辈直言,俗话说得到民心者得天下,国运,应该就是民心,而民心,又如何能够实质化?所谓镇压,会不会只是自我救赎的安慰...”
李昊说的很是坦诚。
若是国运能够镇压,那又有谁还会对百姓施以仁政?
轻点高手,护住国运,万事大吉。
“得民心者得天下?”
张角沉思,这句话倒是和他不谋而合,只不过,他倒没有想到民心儿子,如今从李昊口中而出,似乎是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
“说的好啊,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是国运,外物镇压又有何用,没有民心,国运再昌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民心,的确比九节杖好用。”
“是我落了小道了,所谓国运,不过是苍生用命托举的祭器,每道政令,都在往这祭器里添血——”
“你又让我高看了你一眼。”
张角轻抚花白胡须,听这种话如同痛饮烈酒,丹田中都带着一股醇香。
“如此,送给你倒是更放心了。”
张角右手摊开,掌心之中自起一股吸力,整个墓室,忽有金色光芒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棺材之中,更是出现了一头透明的金色长龙。
轰——
一声龙鸣,响彻四野。
金色之光在他掌心中慢慢汇聚而成一道几乎浓郁成实质的光芒。
“那就不说他是国运,只是皇家香火,此物刚好适合你这个境界。”
“这方世界,规则坍塌,根本无法合道成功,今日这国...这份香火就送于你,你刚好可以拿来合道,而打破桎梏。”
合道大汉国运...
李昊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初吕布的介绍上,也只是写着合道十八路诸侯。
而如今,自己却要合道国运。
那晋升之后,肯定不知道要比吕布强大多少...
但他也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
欲承其冠必承其重。
自己够格吗?
“这...晚辈何德何能,能够合道如此神物...”
“不,你有德,爱民便是德。”
张角不由分说,手掌轻轻在李昊肩膀上拍了一下,那金色光芒便进入了他身躯之内,消失不见。
“你手中的那粒粟米,也有妙处。”
李昊已经无暇分心去感受体内变化。
他摊开手心,那粒散发着霉腐味的粟米,还隔着千年传着温热。
张角手指轻轻一点。
黑色粟米开始震颤,竟突然有紫色雷霆环绕其上,轻盈灵动如同青蛇吐信。
墓室暗影忽然扭曲成上古雷纹,霉斑竟在掌心烧灼出《太平经》残章。
粟米之上,密密麻麻,肉眼无法可见的小字在这一刻也显化而出。
丁酉年冀州赵二狗、丙午年兖州王五妹......
这哪是什么粟米,这是大汉末年百姓的血泪。
这一霎,李昊也明白了这粒粟米所蕴含的神通。
他将粟米再度握紧。
抬头看天。
暴喝一声:
“雷公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