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炸裂的诸侯王

作者:我要吃山竹
    各路诸侯王齐聚长安,一年一度的朝见开始,与此同时,关中各地的粮食产量已经汇总完毕,排名已见分晓。
    刘彻要举行祭祀大典,在太庙之中展示今年推广新粮食的成果。
    大汉以前是没有太庙的,各个皇帝驾崩后都是单独建立庙宇,比如刘邦的高祖皇帝庙,文帝庙,景帝庙。
    祭祀的时候,刘彻需要先后前往各位先祖的庙宇中单独祭祀,礼仪非常繁琐,耗费也颇为巨大。
    听陆鸣说过太庙制度后,刘彻早就下令进行更改,从一帝一庙变为多帝一庙,除了各种实际好处外,还非常适合刘彻的炫耀行为。
    陆鸣严重怀疑,他就是为了装杯方便才早早的改变宗庙制度,
    就是为了在新粮食推广后,能方便他去显摆,
    放到一个庙里,去一次,可以和所有先帝全都显摆一遍,
    要是以前的一帝一庙,刘彻至少要把同样的事情重复三回。
    未央宫里,
    “陛下,赵王派人去找过宗正刘受,对外说是为他新出生的孙子录入属籍,但是有人听到他们曾谈及天命。”
    绣衣使者江充努力压抑着心里的冲动,他当初之所以逃亡长安,全都是拜赵王刘彭祖父子所赐,
    父兄都被斩首示众,赵王父子却都活的好好的,
    此仇不报,他这辈子都憋着一口气。
    眼下他决不能暴露出来一点心思,免得让陛下起疑。
    “知道都说了什么吗?”
    这个时候,双方谈及天命,不用猜都知道是在谈什么。
    “断断续续能听到一点而已,无法确定具体内容。”
    让陛下知道他们谈了天命就好,胡乱猜测的话,意图太明显。
    “下去吧,不得轻举妄动。”
    屏退江充,刘彻命人召来宗正刘受。
    “东西都看完了?”
    刘彻的话语中隐含怒气。
    “回陛下,臣收到奏报后没有任何耽搁,当时就已经看完。
    衡山王长子和次女的所作所为真是触目惊心,还有衡山王后,同样令人震惊。”
    衡山王的长子刘爽,勾引衡山王后徐来身边的婢女 ,并且试图勾引王后徐来,
    衡山王的次女刘无采出嫁后被休回娘家,回来后和奴仆私通,和宾客私通,
    衡山王后徐来一方面联合刘无采污蔑刘爽不孝。
    更炸裂的是,现任王后徐来涉嫌用巫蛊之术诅咒前任王后,也就是太子刘爽的生母。
    当初要不是前任王后病死,也轮不到徐来上位。
    一桩桩一件件都很炸裂,但宗正刘受实际上没有太过惊讶,
    无他,见得多了。
    他处置过的宗室人员中,干过什么的都有,没一个冤枉的 ,
    如果没有宗室身份,全都得死上几回。
    刘彻又拿出一份奏折,脸色十分不好,
    “看看吧,这是检举江都王的。”
    看着刘彻的脸色,刘受还有些奇怪,莫非是江都王要谋反,才让陛下如此愤怒?
    转头一想又觉得不可能,江都王除非是疯了才敢谋反,而且就算他疯了,他的手下也不会疯,
    现在谁不知道朝廷的兵锋所向无敌,卫青、霍去病、陆鸣三人战无不胜,
    火器的威力连匈奴人都扛不住,诸侯王们拿什么扛。
    莫非江都王又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刘受翻开奏折,这些年,还有什么是他没见过的,就不信江都王还能搞出什么新花样。
    刚开始,刘受的脸色还好,看到后面时他已经脸色发白,
    “呕…”
    他想吐!
    还真有他没见过的,江都王真是让他开了眼。
    “你觉得是真是假?”
    刘彻直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上次已经放他们一马,竟然还不知收敛。
    “臣觉得要是编造的话,不会编造的如此匪夷所思。”
    不说别的,单说江都王因为想看人与禽兽生子,就让人按住宫中奴婢的四肢,让…
    他有脸做,刘受都没脸说,要是有人编造罪名污蔑他,何必编造的如此离谱。
    “朕已经下令,让江都国相国与内史全力核查,你做好准备。”
    早就有人告发刘建,但刘彻一直没有惩治他,只是让相国和内史对他多加规劝。
    没想到他在淮南王谋反案之后还不知收敛,做下如此荒淫无道的事情,
    简直是丧心病狂,把皇室的脸都丢光了。
    “你先回去做好准备,但不要惊动江都王,等核实结果传到长安再做打算。”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等核实结果,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人证和物证就已经齐全,
    否则谁敢空口无凭的指证一位诸侯王。
    ……
    诸侯王朝见的过程礼仪复杂且严格,斋戒沐浴都是基操,
    从衣着到举止都有严格要求,还要行稽首礼,跪地叩首的那种,
    如何奏对也有要求,还要献上贡品,方方面面的内容,在陆鸣看来都是服从性测试。
    要是一个诸侯王在这个过程中都不能恪守礼节,足以反映他对皇帝是什么态度。
    麒麟殿中,陆鸣默默的看着这一整套流程,直到奏对完成后才算结束。
    “今年是推广红薯、土豆和玉米的第一年,红薯共栽种六万一千二百八十三亩,土豆共栽种两万零七百六十八亩,玉米十万三千五百一十六亩,
    合计十八万五千五百六十七亩。”
    大农令郑庄中气十足,汇报着今年的产量情况。
    下面要汇报的就是产量,郑庄深吸两口气,压抑住激动的心情。
    “玉米平均亩产八百九十五斤。”
    郑庄的声音都在颤抖,哪怕玉米的亩产是三种新粮食之中垫底的存在,
    但是想比以往的粮食玉米的产量简直高到天上去了。
    大殿中的百官对于新粮食的产量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免疫,没有太惊讶,
    但诸侯王们却没有免疫。
    八百九十五斤的亩产让他们纷纷倒吸一口冷气,为全球变暖做出微薄贡献。
    他们早就听说过新粮食产量很高,也知道玉米是其中产量垫底的存在,
    却没想到第一年推广就能得到这样的平均亩产。
    常见的黍和粟的产量不过是二三百斤,偶尔有五六百斤的亩产,那都是最上等田地才能达到的产量。
    玉米的平均亩产竟然能达到接近九百斤,简直恐怖如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