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船上吟诗
作者:螳螂爱跳舞
下午的时候,陈及冠和苏虎出门,采购了一些吃食和水果。
回到院子里,看见方景河坐在躺椅上,一边用折扇轻轻扇动,一边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区区童试罢了,与县试相差无几,只是难度要稍高些罢了,无需担忧。”
“安平四年,我乃是县案首,府试同样是前三甲,云文尽管放心。”
“只要细心些,把字写好写,取得童生功名也不是很难。”
“当然,考前最好拜上一拜,祈祷自己不要分到臭号,不然便是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发挥。”
陈及冠走进去,笑着问道:“不知该拜谁,是拜孔圣人,还是拜文昌菩萨?”
方景河见了他,洒脱一笑,起身拱手行礼,“冠弟。”
陈及冠同样拱手行礼,“方兄。”
两人落座,方景河一本正经说道:“自然是都要拜的,拜孔圣人是为了文道顺遂,拜文昌菩萨是为了天运在我。”
周云文若有所思,打定主意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坚持拜。
陈及冠没把这回事放在心上,只是打趣道:“小弟多谢方兄赐教。”
方景河摆摆手,“这些只是小把戏,打铁还需自身硬,冠弟你乃是县案首,自然无需理会这些。”
方景河也没什么正经事,也是闲着无聊,从周云武口中得知陈及冠来了,便上门来喝茶聊天。
说老实话,他在宁县还真没几个好友,他觉得其余学子要么就是读书读傻了,整天之乎者也,就像是周云武一样,无趣的紧。
要么就是喜欢投机取巧,看重他县令公子的身份,尽显讨好。
要么就是敬而远之,同样也是因为县令公子的身份,害怕得罪了他。
而且方景河心高气傲,不愿与庸才交流,认为县学里面的学子大多愚钝,配不上当他的好友。
倒是陈及冠入了他的眼,长得和他一样俊俏,又有才华,说话不卑不亢,不会因为他有一个县令父亲就巴结或者疏远。
所以这才愿意亲近他。
世上有些人就是如此,讨好不行,远离不行,就要这种不在乎的样子才能吸引到他们。
紧接着方景河又说了一下自己童试时的经验,让他们作为参考。
陈及冠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奇问道:“方兄,你乃是安平四平取得童生功名,为何迟迟未去考取秀才功名?”
方景河瞬间没了话说,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陈及冠摸摸鼻子,“方兄,为何迟迟不语?”
方景河没好气的看着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那是我不想考得秀才功名?非要说我落榜你才高兴?”
“噗嗤......”
周云文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看着方景河杀人的目光,赶忙捂住嘴。
就连一向古板的周云武也忍不住嘴角微翘,随后立马收敛住。
“周云武,你方才是否笑了?”方景河怒道。
周云武面无表情摇头,“并无。”
方景河哼了一声,“秀才功名何其难也,今日你笑话我,他日我定要取笑你等,特别是你,周云武,你何尝不是院试落榜?”
周云武眼神暗了暗,但身子依旧坐的笔直。
“额......”
陈及冠有些尴尬,认真道:“方兄,周大哥,下次院试,你二人定能榜上有名。”
方景河也不是真的生气,气氛缓和过来后,众人又是有说有笑。
直到日薄西山,方景河这才带着仆人离去。
......
第二天,上午时分,几人收拾好行李,来到了码头。
码头不大也不小,散发着陈旧而神秘的气息。
码头的地面由一块块粗糙的青石板铺就,历经无数岁月的磨砺与行人的踩踏,石板表面已变得光滑而凹陷,缝隙间还倔强地生长着几株翠绿的青苔。
高大的石砌堤岸守护着码头,其上爬满了墨绿色的藤萝,随风轻轻摇曳。
不远处,几艘老旧的木船慵懒地漂浮在水面上,船身被岁月染成了深沉的褐色,船舷上的油漆早已斑驳脱落。
绳索在风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码头上十分嘈杂,来往的力工普遍赤裸脖子,头发挽起来,扛着沉重的货物。
往远处看去,水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洒在上面,仿佛是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
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泛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味和水汽味道,混合着岸边柴草燃烧的烟火气和船只上散发的桐油味道。
陈及冠等人找到顺风镖局所在地,三当家李三亲自领着他们上了一艘沙船。
沙船在古代很出名,平底方头,吃水浅,逆风航行能力强,但破浪性能差,所以适合在较为平缓的江河中行驶。
船上的人不少,能看到一个个穿着长袍的学子,身旁似乎是有家里人领着。
陈及冠还在里面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都是在县试中见过。
看来李三并无骗人,这艘船几乎就是为学子准备的。
啧啧,镖局还真挣钱,一人八百文,一艘船起码三十个人,那就是二十多两银子。
船舱是不能进去的,四人找到一个角落,将行李放在一起,随后四人围绕着行李而站。
苏虎紧紧跟在冠哥儿身边,一双虎目不断打量四周。
陈及冠心情还算放松,靠在栏杆上,看着微波粼粼的江面。
不一会儿,待人到齐以后,码头上的人解开粗大的麻绳,几个水手顺势用木棍顶了几下码头的木板,沙船顺着反作用力朝河流下方驶去。
陈及冠第一次坐这种船,显得十分新奇。
沙船离开码头,来到了河流中间,随着水流暗波涌动,沙船也微微摇晃。
陈及冠握着栏杆,看见了朝阳倒映在江水中,看见了白鹤掠过江面,看见了长江两岸的绿荫,也看见了远处山林雾气升腾。
心情瞬间大好,颇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诗兴大发,吟诵道:
“江面生红日,绿水浮金鳞。”
“风吹两岸绿,雾遮游人眼。”
“白鹤知我意,垂首啸山林。”
“舟行三千里,此去跃龙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