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族人送别
作者:螳螂爱跳舞
雾气浓重,笼罩着小池村,遮住了山峰轮廓。
春雨连绵成线,打在树叶上,打在河流里,让池塘和水田溅起一圈圈波纹。
水流在屋顶汇聚,从屋檐落下,砸出一个个小坑。
整片天地似乎都只剩下了雨声,显得格外宁静。
“小平安,小平安,要平平安安的长大。”
陈及冠站在婴儿木床旁边,手中拨浪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乐得床上的婴儿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
门窗紧闭,屋里的光线显得有些昏暗,陈招娣躺在床上,脑门上还戴着兔皮帽子。
她温柔看着这一幕,心里像是抹了蜜一样。
“要是爹娘还在,不知有多热闹。”陈招娣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陈及冠手一顿,拨浪鼓立马停下,小平安停止笑声,乌黑明亮的眼睛好奇盯着他。
陈招娣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立马道:“冠哥儿,你莫要难过。”
陈及冠笑笑,“阿姐,我不难过,爹娘不在,你心里也不好受。”
他对娘亲倒是没什么感觉,自出生就没见过,完全没有印象。
至于秀才爹,还是有些思念的,毕竟前世今生就没怎么体会过父爱。
但好歹有个成人灵魂在体内,加上见识多,很多事情都能看开。
阿姐就不一定了,她心里的压力肯定比自己大,秀才爹走了后,她忙里忙外,还要想方设法送自己去读书,也不知道多少个夜里愁得睡不着。
陈招娣不想提这个话题,问道:“你明日当真要走了?”
陈及冠轻轻点头,“不错,县试在四月份,如今已是三月底,夫子同我说了,明日就出发去府城。”
“府城......”
陈招娣担忧看着他,自己连县城都没去过,小弟就要去府城了?
听说府城很远,要走几天几夜,这要是出个好歹?
关键是冠哥儿太小了,实在让她放心不下。
陈及冠自然知道阿姐在担心什么,宽慰道:“放心吧,阿姐,有夫子和姐夫同我一起去,更何况我们还要请镖局呢,出不了事。”
陈招娣自然知道轻重,总不能不让冠哥儿去参加府试吧,不说冠哥儿能不能同意,村里族人首先就会站出来反对。
冠哥儿科举不是他自己的事情,而是承载着整个陈家宗族的希望。
她低着头,语气落寂,“这孩子生的不是时候,你县试俺便没有陪你,如今府试也没有陪你。”
陈及冠佯装生气看着她,“阿姐,你说的这是甚话,莫非还怪上小平安了不成,小心以后小平安不亲近你。”
说着,他摇晃拨浪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你说是不是呀,小平安?”
小平安立马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想努力伸出手拿拨浪鼓。
可衣服裹得有些厚实,他的力气又太小,自然动弹不得。
陈招娣噗嗤笑了一声,“平安这么小,哪里能听得懂你说话,阿姐都懂,就是心里不踏实,四月便是你的十岁生辰,怕是也庆祝不了。”
陈及冠对生辰本就不在意,哪怕是整岁的生辰,但还是不想拂了阿姐好意,于是道:“等我回来,把生辰宴补上不就是了?”
陈招娣重重点头,“成,待你回来,把童生宴和生辰宴办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陈及冠好笑看着她,“那就借阿姐吉言,此去定要带个童生功名回来。”
陈招娣眼里满是自信,“冠哥儿,你一定能考上的。”
陈及冠心里不免多了些压力,但自己好歹是县案首,想来考个童生功名是不成问题的。
自己一个县案首都没考上童生功名的话,真的要在科举历史上开创新篇了,不知会有多少人笑话自己。
“阿姐,那今年咱们办的宴席可不少,我的生辰宴,童生宴,还有小平安的百岁宴,你也不怕村里族人说闲话。”
“俺们又不收礼,平白请他们吃肉喝酒,哪儿的闲话可说?”陈招娣理直气壮。
说的也是,都是自家人,收礼是不可能的,但陈家族人总是很朴实,不可能来白吃白喝,到时候多少会表示一下。
直接拿铜钱应该不可能,大多是砍一捆柴禾,或者背一竹兜的猪草,就算是送礼了。
别觉得很奇怪,前世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在偏僻的农村依旧有这样送礼的方式。
说着闲话,陈及冠看着阿姐红润的面庞,心里也是十分欣慰。
坐月子半个月,阿姐休养的还算不错,每日的鸡蛋和油水是没少的。
他甚至还在白马镇的药铺开了两副药,都是大补的药材,每次炖鸡就放一些药材和红枣进去,补气补血。
雨在傍晚的时候就停了。
第二天,日出而林霏开,朝阳上升,雾气被染成金色。
“阿姐,你就不要出来了,免得吹风坏了身子。”
穿着一身蓝色绢布圆领长袍,束着丝绸腰带,腰带上还挂着玉佩和荷包的陈及冠轻声道。
陈招娣抱着熟睡的小平安,眼眶泛红,轻轻点头。
将阿姐的面容记在心里,拿起包袱转身走了出去。
苏虎已经准备好了,或许知道要出院门,他也收拾了一番,穿着棉布制作成的程子衣,看上去少了几分凶悍气息。
他没有给牛车套上车架,而是拿着两个大包袱,有些激动,又有些不舍。
来到院门外,不出所料,村里人们几乎都来相送。
陈大山自然站在第一个,和陈及冠并排相站,一起在村里人的簇拥下来到村口。
“冠哥儿,俺们就送你到这儿了。”
陈及冠看着乌泱泱的人潮,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朗声道,“七叔公,还有大伙儿,你们的心意我收到了,都请回吧,待我考取童生功名回来,请你们喝酒吃肉。”
“好,冠哥儿,俺们等着你回来。”
“以后俺们村就有童生老爷。”
“冠哥儿好生厉害,才不过十岁,就能考取功名。”
“听说还是县案首呢,知道县案首是啥不,就是县城的第一。”
陈大山听着村里人的议论,笑的合不拢嘴,将一个荷包递过来,“冠哥儿,大伙儿的心意,不多,莫要嫌弃。”
陈及冠直接收下,“七叔公,那我们就先走,家中阿姐劳烦费心照顾,一个月的月子一定要坐足。”
“冠哥儿尽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