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概不外借
作者:铁锅炖大蛾
这丫头现在的鬼主意肯定多,听听也无妨。
“与其说他是来借粮的,倒不如说他是来打劫的,既然是来借,那就拿出诚意来,这来借粮还空着手来,他这不是空手套白狼是什么?”
“咱们一旦答应借了,来年那老东西一定不会还。”
小海棠一点儿都不客气地说着,反正杨荣昌听不到,也无所谓。
杨荣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多多少少也都了解了,说得好听借十万斤,来年还十五万斤,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借粮还借出高利贷来了。
“你说得有道理。”
“所以与其借粮,咱们不如卖粮。”
小海棠双眼亮晶晶地泛着光,接着说:“他在晁县帮着庆王敛财,自己也做了替人开后门买官的勾当,想来是没少赚的。”
“单是他在晁县修建的园林,都不知道价值多少个十万斤的粮食了,所以咱们就高价卖给他们,婶子觉得呢?”
杨荣昌可不缺钱,作为庆王的狗腿子,这个时候庆王是帮不了他的,交上去的粮食,大多是要充当军粮的,军粮可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稍有不慎,军队出现了问题,就要问责他们这些当官的,人头落地那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儿。
“可是我们现在并不缺钱。”
“我们是不缺钱,但修建城墙需要钱,建粮仓需要钱,锻造兵器也需要钱,婶子不是说,云县太平不了多久了吗?”
“所以咱们何不趁机捞一把大的,用以壮大云县,若是将来云县真的遭难,咱们也能有抵挡之力。”
他们生在云县,长在云县,云县就是他们的家,家在哪儿他们就在哪儿。
四清哥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不是吗?
“你说得有道理。”
陆晚会心一笑,这想法还真是与她不谋而合。
“杨大人,我都说了这事儿不是我能做主的,你也知道,咱云县的粮食都是宣义夫人带着人种出来的,你这要借粮,也该去找宣义夫人商量,而不是我呀!”
程县令现在是个会踢皮球的,反正死活不松口,杨荣昌也没法子。
他要敢找陆晚早就去了,何必来找程博。
那还不是因为以前把陆晚得罪了,如今她授封,自然不敢去,倒也不是他这个官儿低于陆晚,主要是这气势上就输了好几个头。
“你才是云县的父母官,这云县你说了才算,她一个女人家说了不算!”
“难不成你堂堂一个县令,还真要叫一个女人骑到你头上去了?”
“程大人,杨大人。”
这话刚落地,陆晚的嗓音就飘了过来,杨荣昌后背莫名一凉,寻思着刚刚的话陆晚应该没听见。
这娘们儿怎么走路都不带有声音的?
过来也不打声招呼。
“咱们两县相邻,如今晁县有难,若是不帮也有些说不过去。”
杨荣昌立马笑容满面:“到底是宣义夫人深明大义。”
陆晚挑眉,如今深明大义这个词儿,也算是用在自己身上来了。
“宣义夫人放心,这十万斤粮食也不是白借,等到了来年粮食收成之时,我便还你们云县十五万斤粮食,怎么着你们云县都不亏的。”
还?
他这个人说话可从来都是说话不算话的,他说还那肯定就是不还的。
再说了,他们是同僚,这都是为国之事,谈得上什么还与不还的?
杨荣昌心里就是打定了主意拿了这十万斤粮食,到时候直接翻脸不认人,一口咬死不认这事儿就行了。
当老赖嘛,这事儿他有经验,也不是一回两回这么干了。
“借?”
陆晚轻笑出声:“我想杨大人应该是误会了,我们云县的粮食,是概不外借的。”
“什么?”
杨荣昌神色陡然一变,不借?
不借她在这里说什么,把他当猴玩儿吗?
“杨大人别急,这粮食都是咱们云县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与程大人若就是这般答应借了,百姓们难免抱怨,毕竟大家都是要张嘴吃饭的。”
“但既然杨大人有难,我与程大人商量了一番,将这十万斤的粮食低价打包全部卖给杨大人如何?”
“如此一来,也就不必等到来年杨大人再来还我们粮食了。”
陆晚笑吟吟地说着。
“卖?”
“这都是互相帮助的事情,怎能用金钱来交易?”
“不妥不妥!”
杨荣昌兜里有钱,却是个极其抠门儿的人,这些年他跟在庆王屁股后面敛了不少钱财。
便是庆王手指缝里随便漏点儿出来,都能将杨荣昌养得油光水亮,膘肥体壮的。
“这怎么会不妥呢,我们又不会真的收了杨大人您的钱,只是做个样子给云县老百姓看,如此也才好有个交代不是?”
陆晚笑吟吟地说着,程博两手插袖口里,一副全权交给陆晚处理的态度,反正他是不管的。
杨荣昌算是看明白了,陆晚就是想要赚他身上的钱。
他咬了咬牙,问:“那宣义夫人打算怎么卖?”
“十万斤粮食,咱要的也不多,十万两银子,加良驹百匹,牛羊各百,如何?”
“什么?”杨荣昌脸皮狠狠一抖,瞪着陆晚:“你怎么不去抢!”
陆晚一脸无辜相:“杨大人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这怎么能算是抢呢,不过是在帮杨大人解决燃眉之急罢了。”
“您缺粮,现在放眼整个沧州,只怕是没有哪一个县城能一口气拿出十万斤粮食来吧?”
“且我云县的大米,都是远销江南等地的,杨大人,谷贱伤农啊!”
陆晚笑眯眯地说着。
小海棠和程博心里都是惊了又惊。
十万斤粮食,陆晚张口就要十万两白银,还要牛羊马等牲口各百匹,其实她这跟抢也没太大区别了。
唯一的区别,陆晚这是在明着抢。
还把抢说得那么冠冕堂皇。
“你、你这个悍妇!”
“你当你云县的粮食是金子做的吗?”
杨荣昌脸皮子抖动得厉害,交粮期限在即,他却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来。
以往年没有交这么多,他东拼西凑,倒也勉强能凑出来,今年是实在凑不出这么多粮食了。
更别说这是大旱之后的第一年,庄稼地里的收成都不好。
唯独云县粮满仓,这让人瞧了如何能不心生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