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忆前世,如茵欲收服孙氏
作者:方橙意
她将差事办的极好,自家姑娘要做的东西也差不多收尾了。
如今贴身伺候姑娘的活计都交给半夏四人,她便帮着姑娘盯着府内的暗处。
府外自有有她兄长盯着。
只是没想到她刚闲下来一点,就盯到了五姑娘那边的消息。
“姑娘,五姑娘身边的细辛偷偷出了后门,奴婢兄长的人一直暗中尾随……”
秦如茵顿住笔,抬头看紫苏,“没有打草惊蛇罢?”
“姑娘放心,奴婢兄长派出的人都是很机灵的。”紫苏认真回道。
秦如茵点头,“继续盯着,小心谨慎,咱们这位五姑娘可不一般,不要马虎大意小看她。有消息再报给我知晓。”
紫苏应是。
接着又禀道:“姑娘,三夫人院子里也有消息传出来,据说三夫人又不理三少爷了,三少爷已经两夜都歇在书房里头……”
“正好,等会我去三嫂院子里。”秦如茵说完继续动笔,这是这一批最后一幅字画结合的木制识字卡片了,最后几笔,一气呵成。
紫苏一面应着,一面凑上来看。
“姑娘的字越发精益了!”紫苏赞叹。
原身本就写得一手极漂亮的簪花小楷,秦如茵最擅长的是正楷。
大应朝朝野上下正好都极追捧越来越工整端丽的楷书。
对秦如茵来说,这也算歪打正着了。
她长兄家的两个小侄女和二兄家的侄女都已经识字描红了,二兄家的小侄儿还小。
但孙氏的大哥儿已经在读论语了,小哥儿在读千字文。
描红描的却是台阁体。
台阁体是大应朝写奏折的官方指定字体。
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练台阁体了,二房那对父子可真是野心勃勃啊。
好在她年幼时有点写字上的天赋,又能静的下心来,便被喜欢书法的院长妈妈逼着学了不少字体。
尤其正楷,练的最好。
隶书和篆体也还不错。
后来她考上大学后又喜欢上了国画,尤其喜欢鱼虫花鸟和山水国画。
再后来,她又喜欢上了充满童趣的简笔画。
上辈子她一生虽短暂,才二十六岁。
她喜欢艺术,最后却进了一家大公司的销售部。
赚了很多很多钱,她将大部分的钱都捐给抚养她长大的孤儿院了。
院长妈妈心疼她,让她不要再捐了,多留些自己用,工作也不要那么拼命,多爱惜自己……
可她已经停不下来了,哪怕累的不堪重负。
因为她的时间不多了。
她希望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多挣些钱,让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们过的更好。
也让院长妈妈和所有爱她的孤儿院长辈们用上更多更好的科技产品,不再那么累……
这辈子,托原身的福,她有那么多爱她血脉亲人,她也爱他们!
她如今这个身体比她上辈子的身体也健康太多了。
这辈子,她一定会过的平安顺遂,幸福快乐,让疼爱她的院长妈妈和孤儿院里的长辈们放心!
当然,那个时空,她年纪轻轻离世也没什么狗血不幸发生。
而是她本身就遗传了很严重的家族遗传病,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她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时间到了后,她就来了这个时空。
对她而言,只要她认真学习过的技能,哪怕是为了消遣的,最终都是有用处的。
比如现在。
她之前就打算替长兄二兄和二姐家的小朋友制作些简笔画木牌。
上面画上简笔画,写上漂亮的楷书,或者写上朗朗上口的诗词,成语等。
其实就是她曾经那个时空给幼儿启蒙的字画卡片那些……
至于让紫苏买的上好的皮子,她是要画些小孩子们的衣服样子。
让大房制衣最厉害的丫鬟妈妈们做成了可爱又保暖的小衣裳。
可不光给孙氏的孩子们的,她的兄长和姐姐的孩子是必定有的。
给孩子们制作学习的启蒙字画卡片她亲自动手,小孩子小衣裳的样子她也亲自画,至于制作衣衫她真的不擅长。
毕竟她小的时候,孤儿院里照顾她们的妈妈们教她简单的针线活,比如钉扣子,缝开缝的衣角她都能扎的一指头的血。
也是巧,原身针线活也烂极了,倒是解放她了。
而擅长的事只要认真去做,做起来总是很快的。
不到三日她就画了上百张简笔画,留白处要么是大字,要么是名诗词,要么就是成语。
寥寥数笔,春日的桃花、夏日的荷塘、秋夜的弯月、冬日的寒梅……
农夫和蛇,曹冲称象、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先做好的这一批都已经分给了她嫡亲的小侄女们,二姐家那份也派人送了过去,孩子们都喜欢极了。
长嫂和二嫂都感激她,又给她塞了不少好东西。
二姐也打发婆子又给她送了一套赤金头面首饰。
至于长姐,她还没有孩子,秦如茵单独送了她三幅自己临摹的李幼儒大师的仕女图。
长姐也十分惊喜收到她的礼物。
打发大丫鬟给她送来了三册原身没看过的《风土杂记》。
那上好的白狐皮配着其他布料经过制衣人的巧手做出来的冬春两季的小衣裳也可爱又新潮。
至少在整个京都,那都是独一份的!
成品出来后,丫鬟婆子们挤成一圈,啧啧称奇。
长嫂和二嫂欢喜的不行,侄儿侄女们小团子一般,为了这些衣裳也差点“打成”了一团。
最后还是母亲李氏做主分下去的。
孩子们虽小,也懂事,祖母亲自分的,都认。
给孙氏两个儿子的小衣裳也已经准备好了。
秦如茵如今在做的是这些识字和诗词等卡片,等墨汁干了,她便让人整理好,用个精致的花梨木盒子装上了。
这日下着淅沥细雨,有些阴冷。
孙氏的两个儿子又咳嗽了,孙氏便没让孩子跟着先生读书。
她自己亲自陪着她两个儿子描红。
秦如茵带着半夏和辛夷两人,领着几个捧着托盘的小丫鬟就过去了。
孙氏见她过来很是惊讶。
毕竟这位六姑娘极少一个人踏入二房的东院。
孙氏带着两个孩子过来迎她。
两个小豆丁穿还穿着厚厚冬衣,都瘦的很。
秦如茵和孙氏互道了安好后,孙氏便让两个孩子喊秦如茵。
“六姑姑安好!”
“六姑姑安好!”
两个小豆丁被孙氏教导的很好,即便身体不是太舒服,还冲着秦如茵笑得可爱。
秦如茵心中一软。
“铮哥儿,慎哥儿也好。六姑姑给你们带了小礼物,你们看看喜不喜欢。”秦如茵说完就给辛夷半夏两人点了点头。
辛夷和半夏两人让小丫鬟们捧着托盘呈上来。
孙氏脸上已盈满笑意。
嘴里却客气道:“六妹妹来我这儿,我和两个哥儿高兴的很,哪里还用带东西来?”
秦如茵笑着回:“这两日一直淅沥小雨,也不见天晴,我便给孩子们弄了启蒙用的小东西。”
“近来听我长嫂二嫂说铮哥儿和慎哥儿总是咳嗽,我便想起来给孩子们做些保暖轻便又耐穿的小衣裳。”
孙氏性子一向淡然,但此刻也红了眼。
她也没出声,亲自走过去看了秦如茵为她两个哥儿准备的小礼物。
待看到一张张薄而光滑的泡桐木板,上面有勾勒的画面,端正圆融的楷书,孙氏双眸陡然一亮。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引用古诗)
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墙角几枝红梅星星点点的傲雪开放。
画面意境鲜活都不缺。
她一个读尽圣贤书的大人尚且喜欢不能自已,何况孩子们了。
“这些……都是六妹妹自己画自己写的?”
秦如茵笑着点头,“我的画和字不及三嫂,三嫂若觉得用得着,就给孩子们玩玩,用不着便……”
“用得着!”孙氏一下抓住秦如茵的双手,看着她的眼睛,认真道:“你这画技我看不出来,但看得出巧思和灵气……字也好!用得着的!”
“只是难为你,眼看你的婚期越来越近了,还要替小猴儿们忙这些……”
秦如茵含笑打断她,“三嫂不说这个,我在娘家也只有不到十日了,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我很欢喜。”
孙氏能感受到她说孩子们时的真诚。
她刚说完,就听到两个小豆丁欢呼起来。
“长兄,我这个是牧童骑黄牛!”
“弟弟,我这个是后羿射日!”
孙氏和秦如茵都转过头去看两个小豆丁。
“六妹妹你瞧,你两个侄子喜欢的很呐!”说完,她就落下泪来,“我这个做母亲的……都许久没见到两个孩子这么欢喜过了……”
秦如茵忙拿出帕子给她擦泪,轻声道:“三嫂,两个哥儿欢喜,您也该欢喜呢。”
母亲当着孩子们的面哭,会吓到孩子们。
孙氏也回过神来,感激的看了一眼秦如茵,就着秦如茵递来的帕子飞快的将眼泪擦干。
不好意思的说:“让六妹妹见笑了。”
秦如茵摇头,“哪里?三嫂是一片拳拳爱子之心,我知道的。”
两人正说着,老大铮哥儿起来。
慌得孙氏忙亲自上去给他拍背。
秦如茵皱了皱眉头,“铮哥儿咳的有些厉害啊,可请大夫看过了?”
不提还好。
孙氏闻言眼眸陡然一厉。
秦容功他根本就不是个人,根本不配当她孩子的父亲!
(加更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