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前往东北
作者:一只小牛奶
"嗖!嗖!嗖!嗖!..."
16枚火箭弹几乎是连续发射,形成一道壮观的"火流星",划过天空,落向远方的大型靶区!
短短15秒内,16枚标准型高爆火箭弹全部发射完毕,远处靶区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爆炸此起彼伏,浓烟连成一片,地面仿佛被犁过一般翻腾起来,场面之壮观令人窒息!
当最后一声爆炸平息,整个测试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太不可思议了!"
"这简直是奇迹!"
"我们有了火箭炮!真正的火箭炮!"
军方代表们激动地涌向李铭,争相握手祝贺。甚至有几位老将军热泪盈眶,说这是他们从军以来见过的最振奋人心的武器测试。
"李铭同志,"段老走上前,郑重地握住李铭的手,"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了这种武器,前线形势将彻底改变!"
"谢谢段老,"李铭谦虚地说,"这是全厂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那些曾经持中立态度的技术专家们也纷纷围上来,眼中满是钦佩和热情。
"李工,我想加入你的团队,"一位机械专家主动请缨,"这种武器太令人兴奋了,我愿意全力以赴改进它!"
"我也是!"一位火工技术专家举手,"我在北极熊学习过特种推进剂,或许能帮上忙!"
"还有我!"更多的专家纷纷表态,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李铭欣慰地点头,他知道,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效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但他也注意到,李教授一伙人已经悄悄离开了测试场,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怨恨和不甘。
"他们会做什么?"赵部长低声问李铭。
"大概会去找靠山告状吧,"李铭轻描淡写地说,"不用担心,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接下来就看成果说话。"
测试结束后,红星厂举行了简单的庆功会。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李铭却在思考下一步计划。
庆功会上,他站起来敲了敲杯子,示意大家安静。
"同志们,"李铭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传遍了整个会场,"今天的成功只是开始。我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前方的路还很长。"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我提议,在继续完善现有火箭炮系统的同时,我们应该开发新一代远程火箭炮,射程可达30公里,配备更先进的制导系统。"
这个提议引起一片哗然。
30公里射程?那几乎是当前最先进型号的三倍!
"李铭同志,"一位资深工程师迟疑地问,"这...可行吗?我们连现有型号都才刚刚掌握..."
李铭微微一笑,"六个月前,你们也不相信'龙牙-1'能一次试飞成功;三个月前,你们不相信'红箭-1'导弹能击落高速靶机;一周前,你们不相信我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开发出火箭炮系统。"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但我们做到了,不是吗?那么,为什么不相信我们能再创造一个奇迹呢?"
会场安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李铭的话再次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和斗志。
就在这时,庆功会的大门被推开,一位通信员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加急电报。
"赵部长!加急电报!"
赵部长接过电报,快速浏览一遍,脸色顿时变得异常严肃。他走到李铭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李铭的表情也随之凝重起来,他向众人挥手示意安静。
"同志们,"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刚刚收到重要消息——白头鹰空军再次大规模轰炸白头山,已经逼近我国东北边境。组织决定,我国将参与这场战争,支援白头山人民抗击侵略者!"
会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震天的口号声:
"打倒帝国主义侵略者!"
"保卫祖国领土完整!"
"坚决支援白头山人民!"
李铭等人群稍微平静后继续说道,"根据上级命令,我们红星厂将迁往东北,在那里建立新的生产基地,直接为前线提供武器装备。三天后出发,请大家做好准备。"
这个消息虽然突然,但没有人表示异议。
相反,工人和技术人员们纷纷表示坚决服从命令,愿意到前线去,为祖国的安全贡献力量。
当晚,李铭和赵部长加班到深夜,制定迁厂计划。
"关键设备必须优先运走,"李铭指着一份清单说,"尤其是这些特种加工设备和测试仪器,缺一不可。"
赵部长点点头,"人员方面呢?"
"技术骨干全部带走,生产工人精简一半,"李铭思考道,"另外半数留在这里继续生产基础型号,支援全国各地。"
他们一直讨论到凌晨,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最后,李铭拿出一份地图,在东北靠近边境的地方画了个圈。
"这里,地势隐蔽,交通便利,又靠近前线,是理想的新厂址。"
赵部长皱眉,"那里太靠近战区了,会不会有危险?"
李铭坚定地摇头,"越是靠近前线,我们的支援就越及时。何况..."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冷峻,"谁敢轰炸我们的土地,就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三天后,一支庞大的车队从红星厂缓缓驶出。几十辆重型卡车装载着关键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数百名工人和技术人员乘坐客车跟在后面。
临行前,全厂举行了简短的誓师大会。
"同志们,"李铭站在卡车顶上,向全体员工挥手,"我们即将前往东北,那里离战火更近,条件更艰苦,但也更需要我们的力量!"
他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厂区,"我相信,不管在哪里,我们红星厂的同志们都能创造奇迹!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们出发!"
"为了祖国!为了和平!"人群齐声呼应,声音响彻云霄。
车队缓缓启动,驶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