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宋文茵觉得苏静宜没安好心

作者:想瘦同心
    秀兰、黄董氏和秀青听了后,纷纷拿起书来看。
    “这就是织毛衣的签子吗?”秀兰看了会儿书,指着桌子上的竹签问。
    黄婉贞点点头,“是,一共送了七副,要是不够,再去买。”
    “对了,我去叫小石头,把汽车上的毛线搬后院去。”
    汽车是宋家的,宋文茵要回家的时候,势必会开走,到时候忘了拿,还得麻烦人家司机送一回。
    再回来的时候,秀兰三人已经拿着书不见了,黄婉贞也不急着去找他们,直接回了工作室。
    “这织毛衣真的能赚钱吗?”宋文茵游移不定的看了苏静宜一眼。
    “这谁知道了,到时候拿到‘华美服装’那一试便知。”黄婉贞虽然很有信心,但在这个时代时间长了,说话也学会了留三分。
    “要是赚了钱,还得真谢谢静宜。”宋文茵见苏静宜只一个劲儿的喝茶,不搭话,又开口试探道。
    黄婉贞这才反应过来,刚刚她多话了,宋文茵问的不是她,索性也闷头喝起茶来。
    屋内瞬间陷入寂静,过了几分钟,还是何阑珊打破了平静,“你们这儿真无聊,不待了,我去别处转转。”
    她走后,苏静宜也没多待,笑着告辞离开了。
    转头,宋文茵就让黄婉贞少跟苏静宜接触,“我总觉得她没安好心。”接着为了佐证她的判断,宋文茵还帮黄婉贞回忆了过去,“刚上高中那会儿,她的小跟班叶孟瑜,整天不阴不阳的针对你,她要是个好的,怎么不拦着?还是你跟我们做了好朋友,那叶孟瑜才收敛了。”
    “我看她接近你,定是有所图谋。”
    黄婉贞觉得宋文茵的话,也不算空穴来风,刚进学校第一天,她就跟苏静宜和叶孟瑜闹过别扭,后来她融入了宋文茵的圈子,两边不怎么来往,才安稳到现在。
    “那个苏静宜,从进高中就想接近我,当时教务处给我安排的宿舍,就是跟她一间,她什么来头?”
    宋文茵满脸不屑道,“什么来头?舔洋人屁股的来头,她爹是外交部次长,一点一点爬起来的那种,刚开始只是个小领事,后来靠着跟洋人关系好,爬到次长位置的,现在是下一届总长的热门人物。”
    “叶孟瑜呢?”
    “外交部总务司副司长,没什么本事,靠的是太太的娘家,叶孟瑜的大舅舅是内务部总长孟鹤章,那真是个厉害人物,前朝的进士,听说有过目不忘之才。”
    黄婉贞都要被宋文茵的话,惊出眼珠子了,“这些事,都谁告诉你的?你身边还有说话这么不讲究的人?”
    黄婉贞真是误会宋文茵了,因为她本身就是个不讲究的人,“哎!这些资料我都看过,我们这样的人家,出来混之前,都被家里上过课,什么人能得罪,可以不知道,但什么人不能得罪,一定要牢牢记在脑子里。”
    “不是吧?谁给你上的课?”黄婉贞怀疑的看向宋文茵。
    “我妈啊!我家是闺女,妈妈教,儿子,爸爸教,我跟我爸见面不多,不熟。”
    黄婉贞:“……”
    “你什么表情?我说的是真的,我爸常年在外当差,目前在保定府,没大事,是不回来的。”
    “怪不得,你有事都是找哥。”黄婉贞感慨一句后,接着道,“保定府也不远,你要是想你爸,可以让你家司机送你过去,当天应该就能回来。”
    宋文茵撇嘴,“我才不要,都说了,跟他不熟!”
    “你爸有姨太太?”黄婉贞猜测道。
    宋文茵抿着嘴,斜眸她一眼,“不是你想的那样,我爸的姨太太都还不错,是我爸这个人太重男轻女了,他眼里只有儿子,我在他眼里,别说跟我哥比了,就是那些姨太太生的儿子,不管成器不成器的,都排在我前边。”
    黄婉贞安抚地拍拍她肩膀,“那就自己强大起来,不用父亲,咱一样能长成优秀的参天大树。”
    宋文茵泛着泪花,满脸倔强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回来后,黄婉贞就被黄董氏拉回了后院,一进门,就看见秀竹坐在小凳子上织毛衣。
    “可以啊!这么快就会了?”黄婉贞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学会的竟是秀竹,要知道从黄家出来的几个人里,属秀竹识字最少,她敢确定,秀竹连那编织书上的字都认不全。
    “我这丫头,那可是做针线活的一把好手。”秀竹还没说什么,黄董氏先骄傲上了。
    “行,既然这样,那秀竹就去织毛衣吧,这做饭伺候你的事,我另外再给你雇一个。”
    说起这事,黄董氏是有些不乐意的,“这秀竹从小就跟我身边,我离了她,不习惯。”
    “那你咋还让她学织毛衣?”黄婉贞给她出主意,“你在这儿干的时间也不短了,瞧瞧有没有中意的,咱们可以多给她点钱,把她挖你这儿来。”
    黄董氏勉强点头同意了这事,秀竹面上不说,心里却高兴的很,看着原在府里不如自己的秀兰,秀青,现在手底下管着好几个人,威风的紧,她心里好不是滋味,一直在找机会,得二小姐的青眼。
    昨个儿在秀兰那看到编织毛线的书,她就知道机会来了,织毛衣跟打络子差不多,不过一个用手,一个用竹签,她先看了最简单的织法,在心里琢磨了会儿,上手就能织了。
    不出半个月,秀竹就当上了织毛衣组的小组长,她不但学会了简单织法,还学了麻花和太阳花等稍复杂的花型。
    黄董氏那边,原本看上了朱喜琴,朱喜琴更喜欢在铺子里卖货,就介绍了家里的亲戚过来,没几天就摔了黄董氏一盏喜欢的茶碗,心疼的黄董氏立马就让人走了。
    最后也不知道是海立还是海米告诉玉丫的,得了陈师傅的准许,玉丫来了鸽子胡同,试了几天,不但没出错,还能腾出手来帮海米带会儿珍珍。
    “这玉丫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力气比秀竹还大,一下子能挑两担水。”黄董氏一边做着针线,一边跟黄婉贞絮叨玉丫的厉害之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