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龙象般若功
作者:有贵金不换
甚至一些在中原地区绝对不敢贩卖的刀剑兵器,在这里也能明目张胆地贩卖。
这些刀剑兵器在中原地区被视为违禁品,然而,在这个地方,似乎没有这样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地买卖这些危险的物品。
不仅如此,一些因为贫困实在是吃不上饭的人,在此卖身为奴的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可能是因为生活所迫,无法维持生计,只能选择将自己的自由出卖给他人。
这种情况在中原地区是非常罕见的,因为那里的社会制度相对较为完善,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而苏城逛了一圈后,竟然发现了一个书摊。
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毕竟在这样一个偏远之地,他原本以为不会有人对读书有兴趣。
并且,怎么会有人在这里摆摊卖书呢?
在中原地区,卖书通常是那些家道中落的人才会做的事情。
一般来说,人们买书都是在正儿八经的铺子里进行,那里的书籍种类更丰富,质量也更有保障。
苏晨走到书摊跟前时,才发现这里售卖的都是一些佛经,而且多为一些密宗佛经。
苏晨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他知道密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其经典和教义都有着相当高的价值。
看到这些密宗佛经,苏晨的兴趣顿时被激发了起来。
毕竟,苏晨这趟的目的就是想要寻找一些典籍传承之类的知识。
现在见到这些密宗佛经,他当然想要看一看,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呢。
苏晨缓缓地蹲下身子,拿起地上那几本略显破旧的佛经,翻看一番之后。
苏晨操着那不太流利的蒙古语,与摊贩的主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价还价。
苏晨之所以会说蒙古语,完全是因为他在来的路上,与沿途遇到的人们交流时所学到的。
他拥有着AI的录入能力,这使得他几乎能够在听到一次之后,就牢牢记住那些陌生的词汇和句子,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尽管他已经掌握了蒙古语的基本知识,但由于口语练习的时间较短,所以说起来还是有些不太流利。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与摊贩主人的交流,甚至他不仅能听懂,而且读写方面也基本没有障碍。
经过一番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苏晨终于成功地将那几本佛经纳入了自己的囊中。
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医馆里售卖的一些药品。
在这个高原且气候寒冷的地方,苏晨的医馆所售卖的这种秘药效果极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因此,这些药品在这里几乎可以当作硬通货来使用。
完成交易后,苏晨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集市里又转了一圈,仔细查看是否还有其他自己需要的物品。
然而,一番寻觅之后,他并未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便决定继续他的旅程。
事实上,此时此刻的苏晨虽然面色平静,但是心情即紧张,又充满了兴奋。
苏晨之所以既紧张又兴奋,是因为刚刚在地摊上,他就认出了刚才他买的那几本书的名字。
其中有一本书上面赫然写着“龙象般若功”几个大字。
所以,苏晨才会迫不及待的将几本书籍买下。
苏晨,在路边找到一个安全的山洞。
静静的盘腿坐在那里,拿出自己买来的龙象般若功,仔细研读起来。
苏晨经过长时间的深入研究,终于惊讶地发现,原来龙象般若功竟然也是一本专门修炼真气的秘籍!
尽管它通常被视为一种练体之法,但实际上,它是通过真气的催动来锻炼身体的。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龙象般若功已经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价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整本的龙象般若功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地摊上,被人随意叫卖。
当然也有可能是卖书的老板是蒙古人,不认识上面的藏族语言。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天地灵气尚存的时代,龙象般若功能够正常修炼,那么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
即使有人想要出售它,恐怕也只会选择出售前面几层的功法,而绝不会将整本秘籍都拿出来售卖。
苏晨凝视着手中的龙象般若功,他叹息道:“罢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就算不能修炼,将它作为一种参考资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尽管由于天地灵气的枯竭,使得所有修炼真气的秘籍都变得无用武之地,但苏晨相信这本龙象般若功对自己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毕竟,它与中原武学所强调的经脉、丹田等学说截然不同,或许能为他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而是起源于印度的脉轮学说,主要是中脉,心轮,海底轮,顶轮。
并且,苏晨心中暗自思忖着,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使得那传说中的龙象般若功再度现世呢?
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
然而,经过一番试验之后,苏晨却惊讶地发现,当以内力取代真气来施展龙象般若功时,其威力竟然大打折扣,与密宗护教功法的赫赫声名完全不相称。
面对这样的结果,苏晨果断地放弃了继续尝试的念头。
但是,苏晨并没有气馁。
毕竟,他深知这龙象般若功并非自己此行的主要目标。
他明白,即使无法让龙象般若功重现世间,这与中原武林截然不同的修炼逻辑,必定会对他未来的修行有所助益。
而且,苏晨的真正目标乃是追求长生不死,而非单一的战斗力提升。
虽然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但他始终清楚自己的目标。
调整好心态的苏晨,收拾好东西,录入书籍,再次踏上了寻找灵鹫宫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