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萧宁!至!

作者:长工绝剑
    朝阳破晓,晨曦洒落洛陵。
    这一日的天,格外高远,湛蓝如洗,恍若神川万里清明之日降临人间。
    而这座帝都的城门前,早已人山人海。
    自卯时三刻起,百姓便聚集于此,只为一睹今日之大事——天子亲战剑圣秦玉京!
    此战之前,长安巷议,满京皆知。
    此战之后,或载千秋,或遗骂名!
    就在百姓们纷纷议论之际,伴随着一阵金锣清响,一道中气十足的喝声自高处传来:
    “陛——下——驾——到!”
    这一声,犹如平地惊雷,掀起千层波澜!
    人群如浪,百姓皆躬身退让,自觉为君王让出大道。
    “轧——轧——”
    马蹄滚滚,车辚缓行。
    今日的萧宁,并未乘御辇,而是身着一袭玄青蟒纹战袍,手执赤金腰带,头戴玄冕,骑着一匹通体如墨、鬃毛如铁的神骏黑马,自城门而出。
    他腰脊挺拔,目光沉定,神色不怒自威。
    天子之仪,山川不动,风雷皆息!
    一时间,所有百姓都怔住了。
    谁能想到,昔日香山书院中那被众人视为纨绔的昌南王爷,竟能在短短数年之间,脱胎换骨,成了如今这般英姿凛然、气吞山河的大尧天子!
    百姓们下意识地跪了,不是因礼,而是出于震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
    朝臣随行,分立两翼。
    文臣之中,以郭仪、许居正、霍纲三人领衔,衣冠楚楚,神色肃穆。
    武臣方面,则是元无忌、荀直、蒙尚元等人统领禁军内卫,身披甲胄,威风凛冽,肃然而立。
    更有御林军三百,银甲映日,护卫前后,步伐如一,杀意沉凝,竟在这一条通往十里长亭的官道上,构成一道俨然不可撼动的天子御道!
    而萧宁,便是踏着这无形之路,一步步走入众生之目,天下人心。
    “陛下,果真天人之姿。”
    “昔日传言皆虚,今日一见,方知何为真龙。”
    “能有此君,吾大尧不灭!”
    百姓纷纷低语,惊叹不止。
    便是远处街口的小贩,卖早点的婆婆,也停下了手中活计,抬头远望,眼中满是骄傲与敬意。
    有人更是红了眼眶,颤声道:
    “我们当年,还曾笑过他是纨绔。”
    “可谁曾想到——今日为了我等百姓,他竟要亲自上阵,以身应战啊……”
    那话未尽,四周人心皆震!
    是啊,皇帝亲自比剑!
    这不只是气魄,更是血肉中写满的担当!
    谁能不敬?
    谁能不服?
    谁能不动容?
    ……
    而百官之中,许居正、郭仪、霍纲三人对视一眼,眼中浮现的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这天子出征之姿,他们早已料到,可真正看到的这一刻,却比他们想象得更盛三分。
    “他真的准备好了。”霍纲轻声感慨。
    “是啊。”许居正叹息,“我们……终究还是拦不住。”
    郭仪却是沉默,只是看着那背影,眼中渐渐浮出一抹淡淡的欣慰与决然。
    “愿天佑我大尧。”他说道。
    ……
    萧宁骑在马上,耳中虽听得风声人语,心中却宁静如山。
    他目不斜视,只往前看。
    十里长亭的轮廓,已隐隐映入远处晨雾之中。
    朝阳之下,血色天光洒落长街,照在他玄袍之上,犹如披上赤红战甲。
    他的剑未出鞘,但一身风骨,已压得四野无声。
    就连那不远处,已经布阵候着的秦玉京,也蓦然抬头,望向远方。
    “来了。”他淡淡开口,语气中竟带着一丝期待与赞赏。
    身旁弟子道一轻声道:“师尊,此人……不凡。”
    秦玉京微微一笑:
    “确是不凡。”
    “昔日尚觉此子尚嫌稚嫩。”
    “而今日再观——”
    “倒也真有了几分‘大敌将临’的味道了。”
    他双手负后,神情冷静,望着那一道穿越晨雾而来的天子之身,缓缓道:
    “这一剑,倒值得出。”
    ……
    十里长亭,将迎一战。
    苍穹在上,万众瞩目。
    天子未语,剑锋已寒!
    晨风拂动长亭旌旗,光芒渐盛,天边已现出一抹微微亮色。
    随着人流喧嚣渐止,大尧天子萧宁英姿出场,那一刻,整个十里长亭仿若静止。
    而在高台之上,卫清挽悄然立于观台之后,目光落在那一道正缓步行入剑台的身影上,唇角微弯,眼神柔和如水。
    她未说话,却早已将那份悸动深藏于心底。
    那是她的夫君。
    曾经少年懒散,如今风骨凌然。
    曾经于她耳侧低语求缘,如今于万人之前,负大尧社稷而上。
    他的每一步,似踏于金阶之上,步步生辉。
    那一袭玄裳如墨,长发高束,金纹微动,阳光洒落肩头,仿若天光为之铺路。
    卫清挽目光微微发潮,似是想起过往种种。思绪翻涌,却终归宁静。
    “夫君啊……”她在心中轻声唤了一句。
    这一声唤,不带娇嗔,不染悲苦,只余沉静与敬佩。
    那是一名妻子,在天下人之前,对夫君最深沉的信任。
    她的目光,从未偏移半分。
    哪怕那剑台杀气渐盛,哪怕对方是举世第一的秦玉京,她依旧没有一丝动摇。
    哪怕下一瞬,山崩地裂。
    她都不会移开目光。
    就在她身侧,卫青时同样一袭甲衣,神情凝肃。
    那本是少年意气最盛之年,可此刻,他却满脸沉重,眼中尽是钦佩与惶然交织。
    “姐……”他低声道,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情绪,“你说,姐夫……真能接下那三剑吗?”
    卫清挽转头看了弟弟一眼,未答话,只是静静注视着前方的萧宁,似在用沉默给予回应。
    卫青时嘴角动了动,最终自己轻声开口:“我……突然想起了在香山书院时的事。”
    “那时,谁不是背后说他是个纨绔?就连我……也常常在你面前抱怨他,不学无术,不懂军政,还一天到晚风流成性。”
    他说着,轻轻摇头,脸上泛起苦笑。
    “可如今……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他这一步?”
    “明知危险,却为了一州之地、一国之民,不惜以身犯险。”
    “明知可以不战,却偏偏亲临此局。”
    他望向前方的那道身影,心中五味杂陈,情绪交织成一股难言的情愫,堵在心口。
    “姐夫啊……他已然不再是当年的姐夫。”
    “他已经是……真正的天子。”
    卫清挽轻轻抬手,拍了拍弟弟肩膀,眼神温和。
    “他还是你姐夫。”
    “只是……”她语气微顿,望向台前,“你姐夫现在,肩上多了千万人命,脚下踏着的是大尧的江山。”
    “他走出的每一步,都已不是为自己。”
    卫青时眼中微热,低声点头。
    “是。”
    “我懂了。”
    他双手缓缓握拳,那是一名少年武将,在真正看清了榜样的背影后,许下的沉默誓言。
    一旁风起,旌旗猎猎。
    高台下,万人齐聚。风声混着人声,汇成如海涛涌动之势。
    而在所有注视中,那道玄裳金纹的身影,已然走上剑台。
    天光映其背,金芒绕其首。
    他一步步踏出,宛若天子登临——
    那是大尧的主君。
    是百姓的希望。
    是她的夫君。
    ……
    观台上,卫清挽轻轻吸了口气,双手悄然交叠在胸前,指节泛白,却不曾颤抖。
    “夫君。”
    她在心中低声喃喃。
    “你已走到了此处。”
    “剩下的……我只能为你祈福。”
    风起帘动,旗影如波。
    那女子身姿亭亭,神色温婉,唇边轻启之际,眼角却泛起细微泪光。
    她未哭。
    只是,风大了些罢了。
关闭